過年回家,看到家里一堆一堆的保健品,理療儀,是不是又心疼又生氣?被成功忽悠并且確實患病的老頭老太的固執程度是超乎想象的,跟受教育程度無關,跟從業經歷無關。這個春節里,到底如何機智地跟愛買保健品的爸媽聊天?
子女勸父母不要買保健品的場景,總讓人想起《西游記》。
行者道:“師父,你面前這個女子,莫當做個好人。他是個妖精,要來騙你哩。”三藏道:“你這猴頭,當時倒也有些眼力,今日如何亂道!”那唐僧那里肯信,只說是個好人。
為什么唐僧每次都不信悟空的話?為什么每次勸父母不要買保健品時都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首先,要明白假保健品銷售屢禁不止的深層原因是利用了人性的弱點。
1、利用人的貪婪與恐懼。貪戀長壽,恐懼死亡。
2、利用人在情感上排斥一切與自己意愿相違背的建議。
3、利用人更傾向于相信身邊發生的事實、經驗,而不是理性。
其次,要明白你是一個人跟一群專業騙子在戰斗。現在賣保健品的套路很深:擺攤量血壓賣假藥的,以免費旅游名義搜集名單的,免費做理療的,發雞蛋大米辦講座的,家訪、開會、洗腳送溫暖。無孔不入,防不勝防。
第三,換位思考的話,這個問題更容易回答一點。
五十而知天命。人到了五十歲就能知天命嗎?有人說,中國的老年人一向迷茫,和青年人一樣。如果年輕時的苦與累變成了病痛,夢想由環游世界變成了環游菜市場,時光留下的傷痕,醫生治不好。空巢的寂寞,醫生也治不好。陪伴你的沒有子女,只有孤獨。這時候,出現一個人、一個組織把你當親爹親媽,取得信任后告訴你,吃了這個保健品,你就會和從前一樣充滿活力,遠離衰老和病痛。你會選擇相信嗎?你讓小孩子停止尿床,讓少年停止早戀,勸中年人別搞中年危機好好過日子,讓老年人別買保健品,你覺得這事兒有那么容易嗎?
作為子女,在跟父母聊保健品這點事兒之前,一定要明白,你在試圖改變別人腦子里的想法,你在跟人性抗衡,以前帝王還迷戀煉丹求長生不老呢,自己爹媽買個保健品,只是因為,他們也是普通人,恐懼死亡,貪戀長壽。
想勸說老人們謹防忽悠不買街頭保健品?答案是,在如此專業和不要臉的營銷策略下,幾乎不可能。怎么辦?“從絕望中尋找希望”吧!。心里有了這個底,和爸媽聊起天來,姿勢會正確很多,也會有可能讓費勁唇舌的你不會春節里跟他們吵得不歡而散。
根據親身經歷和身邊朋友的斗爭經驗,當父母癡迷于保健品買買買,有以下這些小攻略可供為人子女者參考。
問題:發現父母開始關注保健品了,但還沒到癡迷洗腦的程度。
對策:行動要趁早,在保健品銷售員給父母洗腦之前,先打上預防針。如果父母身體健康,早打預防針,早點灌輸有病要上正規醫院,不亂服藥的觀念,收集點受害者的例子,有事沒事兒在他們面前滲透一下。
問題:父母已經癡迷保健品聽不進去怎么辦?
女兒:媽,你自己就是醫生,搞了一輩子西醫怎么還信江湖騙子的?
母親:搞了一輩子西醫,我分得清誰是騙子。
女兒:你看這些科普文章……
母親:就你說的對,人家都不對是吧?
對策:如果他們正癡迷于此,看下他們正在吃的到底是什么,如果有條件送檢的,可最大程度上減少風險,防止鑄成大錯。盡管目前送檢門檻很高。有網友建議,由于檢測需要試劑,所有成分都檢驗工作量很大,所以在藥品送檢時,要有明確指向,比如你懷疑保健品里有激素。如果家里經濟沒那么緊張的,吃點安慰劑也就算了,不過是騙點錢,可多數時候這些騙子的鼓吹會影響就醫,甚至由于誤信黑心藥劑,醫療器械引發生命危險。
問題:父母已經到了油鹽不進的程度,拒絕就此溝通交流。
兒子:爸,我去藥監局查了,你買這個一萬的某某治療儀,上面的注冊信息和市面上1000元以內的大品牌儀器沒區別啊!
父親:不用你給我買,我自己有錢!
對策:自己變身保健品推銷員,挑選一些適合他們的保健品買給他們,不讓騙子有機可乘:媽,這是我托人從國外買的特供藥,18888元一盒,專治某某某。你試試?
問題:無比迷信 “高科技”,“專家”
女兒:都是騙人的!
父親:這是專家說的!高科技產品!
對策:父母更容易相信來自“權威”專家的聲音。因此,保健品銷售商往往請一些所謂的專家來大談特談所謂的“國際健康新理念”、“高科技產品”,讓老人“心悅誠服”。那么,我認識的權威比你認識的所有權威都權威,你帶父母去掛個特需號,越貴越好,可能專家的一句話,就解決了你幾年來說破嘴皮子都沒能解決的問題。
總之,跟老人們聊保健品這個話題時,以下的姿勢可能是正確的:
1、一定不能對老人發火,要耐心。多哄哄他們,他們會很開心。
2、一定不能表現出“你被騙了是因為你傻。”
3、老年人被保健品迷惑,可能被這些包裹著的關愛親情所迷惑。平時多關心老人、陪伴。
4、明白他們只是害怕衰老生病和死亡,只是現在我們還無法想象。
5、如果可以,管住老人的錢。給他們找個靠譜利息較高不能提前贖回的理財渠道,至少別被騙得傾家蕩產。
6、告訴他們,誰家的那誰用過效果不好,原理實際上是什么,然后給他們買個更好的替代品。
7、把騙子被曝光信息讀給老人聽、網頁調成大字號打印給老人看。有條件的可以自己編個假新聞做成報紙,這樣的軟件不止一個。親測有效。
8、正確的事在做了,亂七八糟的事就少了。比如每年一體檢,知道父母到底是什么情況。
9、多問問自己:是不是只是訓斥父母不要被騙,卻沒有關心他們到底哪里不舒服?是不是只強調要去正規醫院看病被父母拒絕后就放棄了溝通?是不是自己真的想了很多正規的辦法去給他們治療?讓他們看到希望?
10、都是有工作的人,當你投入了足夠多的愛,耐心,時間,卻還是架不住那幫全職忽悠的小禮物,不要太自責。
11、如果實在勸不了又證明是無害的,可以考慮不要剝奪他們的樂趣,不要摧毀他們的自信,不要試圖刷新他們的三觀。
離苦得樂,戀生怕死,都是人之常情。而好逸惡勞、貪得無厭同樣也是人性。時間有限,不要急于打敗人性。證明對方是騙子不是你要做的工作重點,能讓父母感覺到你的愛,比你無數的證明更有用。多陪陪他們吧!不僅僅限于這個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