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利國際影城所售的3D眼鏡,成人、兒童,男款女款皆有。
保利國際影城前臺關于3D眼鏡需自備或購買的通知。 最近一段時間,中國電影(17.210, 0.07, 0.41%)市場紅紅火火,各類國內外大片令人看花了眼。常去看電影的朋友一定知道,這兩三年以來不少影院已經開始不再免費提供3D眼鏡,甚至明確提醒消費者眼鏡要么自帶,要么花錢在電影院買。3D眼鏡“只賣不租”的模式,不同消費者有不同看法,觀看3D電影,電影院是否必須提供眼鏡?電影院的做法是否對消費者公平呢?消費者又有哪些考慮?
消費者抱怨:3D眼鏡越買越多
其實,早在2015年,已經有影院嘗試不再提供免費3D眼鏡。到2016年、2017年,越來越多電影院對3D眼鏡開始收費。相比之前免費和租賃,3D眼鏡額外收費讓部分消費者提出質疑。網友“鐮鼬”直言很不合理,既然是3D電影,3D眼鏡使用費已經包含在票價里。再說,電影院提供的免費眼鏡,雖然體驗一般,但很多時候看電影是一時興起,不一定會隨身攜帶眼鏡,電影院應該免費提供。
麻煩還不止于此。之前就有市民抱怨,各電影院3D眼鏡還無法通用,如A影院買的到B影院使用,結果令人頭暈。影院工作人員解釋是3D格式不同,觀影者只能重新購買。由于買了又不便隨身攜帶,即使帶了也不一定匹配,3D眼鏡越買越多,有的市民家里已經攢了數十副。
3D眼鏡收費還是免費,也引發不少糾紛。廣州12345政府服務熱線客服人員告訴南都記者,去年初到現在,有關3D眼鏡投訴受理單數有120多件,一些涉及眼鏡押金,一些涉及收費知情權,有消費者因網絡購買電影票時網上未提示“不提供3D眼鏡”而投訴,經有關部門協調退了票。
隨機調查30家有20家要收費
經常在廣州越秀、天河區看電影的王先生告訴南都記者,他發現從去年開始,自己常去的幾家電影院實行3D眼鏡收費。南都記者也隨機走訪、電話詢問30家廣州地區的電影院(集中在越秀、天河、白云、海珠、荔灣等區),發現有20家不再免費提供3D眼鏡,比例占2/3,開始收費時間多數集中在2016年、2017年,如中華廣場電影城、百麗宮影城(天環店)、永漢電影院、五月花影城等回復眼鏡自備或在影院購買。
南都記者了解到,各影院所售3D眼鏡多分為普通、夾片兩類,普通的價格便宜,夾片一般較貴。至于眼鏡定價范圍差距不小,普通款有的1元、2元、3元、5元、10元;夾片的價格包括5元、10元、15元、30元不等。有電影院低價售賣時表明是優惠價,如UAIMAX花城匯電影城在網絡購票界面注明:如需購買眼鏡,可憑當天影票+2元/副換購(原價10元)。如影院不再提供免費眼鏡,一般會在官網或售票網頁標明,在影廳現場也能看到提示,例如保利國際影城(中環店)前臺、自助售票處均有較顯眼的通知公告。
目前,仍提供免費眼鏡(免押金,使用完回收)的則有飛揚影城(天河城店)、市一宮、青宮電影城、萬達國際影城(白云萬達廣場店)、哈藝時尚影城(赤崗店)、大地影院(員村店)、平安大戲院等影院。此前,有媒體報道橙天嘉禾影城在國內最早取消免費眼鏡,但南都記者咨詢橙天嘉禾影城(白云店)工作人員,對方回復2018年初影院又開始免費配發。
應該給消費者選擇的權利
不同消費者確實也有不同消費習慣、需求,而市場條件下最好的狀態就是并存,有人鐘意免費,有人更喜歡購買。
“WEINAN YU”告訴南都記者,影院免費租賃的眼鏡有時候會有鏡面磨損、手印油漬什么的,并且對戴眼鏡的人很不友好:大部分沒有夾片。因此,他更喜歡買個自己用。
至于收費問題,網友“李某人”認為無可厚非。在他看來,一方面影城計入賣品,有一大塊利潤可得;另一方面,銷售眼鏡,對觀眾而言也干凈,“但應該保留免費提供,給消費者一個選擇權”。有的影城既有免費提供又銷售眼鏡。
這種有選擇權的模式在南都記者采訪東莞某影院人士時得到印證。他說,其所在的影院既有免費派發,也有現場售賣的,“給消費者多個選擇”。只不過,雙模式之下還是需要對免費眼鏡人工消毒,影城付出的成本并沒有降低。
焦點
收費基于什么原因考慮?
電影院:衛生+觀影體驗
3D眼鏡收費的電影院基于什么原因考慮呢?不少電影院提到兩個方面:衛生、觀看體驗。期遇·藝電影城(北京路店)工作人員回應,如免費提供,恐不衛生,經常消毒也是麻煩。保利影城(中環店)在現場購票機上的相關解釋稱自備是為了眼部健康,杜絕眼部、皮膚疾病的傳播,給消費者更優質的觀影體驗,并對電影院眼鏡消毒問題回應:影城工作人員會按時清潔眼鏡,但即使經過清潔程序,眼鏡也可能存在細菌殘留(目前市場上的3D眼鏡材質均無法承受高溫消毒)。
收費對消費者是否公平?
律師:可能涉嫌強迫銷售
電影院3D眼鏡額外收費對消費者是否公平?廣東大同律師事務所律師朱永平說,一個前提事實是,3D電影必須戴3D眼鏡看,它是配套的。這種情況,電影院可能涉嫌捆綁銷售、強迫銷售。從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來看,消費者有知情權、選擇權。
朱永平建議,電影院可以采取把眼鏡費用打入票價的做法,如此讓消費者明確知曉,再根據市場競爭情況作出理智的消費選擇。除了要給消費者選擇權,經營者的商業行為還應符合消費者的消費習慣。
小知識
觀影3D眼鏡以被動式圓偏振為主流
影院提供或售賣的3D眼鏡是什么類型?消費者自行購買有什么要求?南都記者詢問各影院時,不少影院工作人員對前一問題未予回答,對后一問題則表示市面上大部分3D眼鏡在該影院皆可使用,但具體要試了之后才能確定。熟悉3D眼鏡的專業人士介紹,目前用于觀看電影的3D眼鏡以被動式圓偏振為主流。眼鏡行業創業者章偉忠解釋,3D眼鏡大致分三類:分色式,如舊式的紅藍眼鏡、杜比開發的新型分色眼鏡,目前比較少用;分時式,即電子快門式眼鏡,造價成本偏高;分光式,即偏光眼鏡,使用廣泛。分光式中,IMAX用的是線偏振;占比更多的則是圓偏振。一般電影院免費配套的3D眼鏡,鏡架材質用較硬的ABS塑料制成,舒適度較差;鏡片選用材質也較低廉,0.3mm的偏光片,側光看還能發現波紋般褶皺,其視覺效果并不太好。
他告訴南都記者,無論是考慮衛生還是舒適度,他傾向于購買。他以自身在廈門所購夾片眼鏡為例,一副5元,價格還好,就其品質來說賣得算低了。算上運營成本的話,不覺得影院能有太大利潤可賺。如果消費者有更高的視覺品質要求,當然可以自行購買。建議經常看電影的人可以入手一副,基本要求就是鏡片大于等于0.65mm,當然也要選靠譜的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