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5萬多瓶假奔富被曝光,不僅讓市民感到震驚,鄭州葡萄酒的經銷商們也是連連咂舌。作為近些年國內進口葡萄酒的當紅品牌,奔富在其市場火爆的背后,假貨橫行不僅讓消費者難以辨別,也讓那些正規廠商頭疼不已。
為什么造假者會盯上奔富?奔富市場究竟有多亂?如何才能辨別真假奔富?記者為你一探究竟。
奔富為什么這么火
在得知鄭州查獲5萬瓶假奔富后,富邑集團3月26日晚間發表聲明:對于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公安分局近日成功查獲假冒品牌紅酒案,致力打擊違法行為,富邑葡萄酒集團表示由衷贊揚與感謝。富邑集團并針對此次河南地區制假售假的違法案件,建議消費者通過官方授權的銷售渠道購買正品葡萄酒產品。
奔富,英文名為“Pen-folds”,其中文名來源已經不可考,但根據流傳已久的說法,南方商人早年覺得這款酒不錯,在民間起名時加入了討個吉利的說法,故命名奔富,后來奔富葡萄酒的擁有者富邑集團,也覺得“奔富”一詞朗朗上口,所以用來作為中文正式名稱。
奔富,漂洋過海從澳洲來到中國,一度曾火得不得了。
奔富在內地的走俏,得益于南方商人的助推。河南省酒業協會葡萄酒培訓中心主任田曉明說,奔富最早是通過廣東商界人士傳到內地的,奔富跨產區、跨莊園的混釀的口感和特質或許更符合南方人口味,經過粵籍商人的推動,奔富最終走俏國內。
奔富的火爆,還因為趕上了好時候。2013年,拉菲公海灌裝造假被媒體曝光后,跌下神壇。進口葡萄酒急需一款領軍品牌以填補空白,奔富,或許就這樣舍我其誰登場了。客戶的點名需求和口口相傳的口碑,讓奔富格外走俏。
奔富的走俏直接拉動了價格的全線上漲,這些年,奔富幾乎以每年10%的價格上調,從BIN2到389、407、707……連國外葡萄酒權威人士都認為:“中國市場是推動奔富葡萄酒拍賣價格提升的主要原因。”
奔富市場有多亂
一業內人士稱,奔富有多火,市場就有多亂,造假就有多猖獗。“我剛看到大河客戶端推送的消息,5萬瓶假奔富!不得了,一方面是我們這些正規經銷商手里缺貨,一方面是假貨橫行,很可怕。”一位不愿具名的奔富經銷商告訴記者,雖然奔富市場亂象及其造假情況他們有點見怪不怪,但如此多的假奔富還是讓他們感到吃驚。
奔富有多亂?一位葡萄酒資深人士告訴記者,大致可以區分為真貨和假貨。“假貨簡單,就不是奔富,造假的葡萄酒嘛。”有些假貨大量充斥市場,而且造價手段越來越高級,有的是在公海貨船灌裝,有的更厲害,在澳洲本土灌裝,“也是澳洲酒,只不過假冒奔富牌子,但口感差不多,很多品酒師都能被蒙住。”
所謂“真貨”,又可以分為三種:行貨、水貨和平行貨。
行貨最好理解,真酒真身份;水貨也好理解,真酒假身份。“現在進口渠道多,進口企業多,從港澳那邊,甚至走私過來的奔富,沒有經過正規的海關渠道,這些都是水貨。”一位資深奔富經銷商說。
所謂平行貨,大致類似于通常所說的竄貨。“比如甲公司,他代理的奔富407是發往南美洲的,他弄到中國大陸來,出手的價格比國內這些區域代理拿到的價格要低;國內也有,比如B公司負責華中市場,他把華中的貨賣給華北的經銷商。”一位經銷商說,還有更亂的,富邑集團有時候還會就一些指定子品牌和國內一些商業巨頭合作,“這還沒完,要知道,現在是個地球村,國內跨國企業很多,一些大型跨國連鎖超市,人家手里也有奔富的銷售權啊。”
如果有些不法企業把水貨、假貨當做平行貨來銷售,那就更亂了。很多奔富經銷商最為感嘆的一句話就是:奔富太多了,奔富的水太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