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巨頭企業相繼殺入出行板塊,且紛紛瞄準網約車細分領域,各自出招欲瓜分市場蛋糕,行業呈混戰之勢。北京商報記者于4月3日獲悉,攜程旗下的攜程專車已正式獲得網約車牌照,可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網約車服務。這意味著攜程在合作模式之外,即將開啟自營網約車業務。攜程也成為繼美團與高德之后,又一家跨界出行的老牌互聯網企業。業界認為,在網約車領域,攜程屬于后來者,該公司之所以有底氣加入戰局,主要依靠自由行及商旅客群。由此可見,現階段出行市場不再是單純的價格導向性,業務協同、服務細化成為后來者的主要訴求。不過面對如此激烈的競爭,未來誰能從大浪淘沙的網約車市場中脫穎而出,仍是一道待解之題。
拿下牌照
目前,攜程集團旗下的攜程專車獲得的是天津市交通委代交通運輸部頒發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線上服務能力認定》,也就是“網約車牌照”。在獲得該服務能力認定后,攜程專車可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網絡預約出租車線上服務。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網約車牌照”分為線上服務能力認定和線下服務能力認定兩方面。其中,線上服務能力又分為全國范圍和區域范圍。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此前美團已經獲得了南京、杭州網約車運營資格,其線上服務能力認定也是全國范圍,但目前涉獵的市場只在杭州、南京、上海等幾個城市。
事實上,攜程早有布局網約車市場的動作。從2014年開始,攜程專車就開始搭建平臺,起初是吸引網約車平臺入駐,在運營三年后,依托于攜程的機票、酒店產品,不斷接入各種專車服務商。在拿下牌照后,攜程專車將正式推出自營的專車服務。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攜程專車服務主要是通過攜程已有的酒店、機場和旅游資源,解決用戶旅游出行場景中的點對點地面交通需求,包括接送機、接送站、接送景點、旅游包車、城市內用車等。攜程相關負責人表示,商旅人士是攜程專車服務的重點對象。
據攜程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攜程專車在預約接送機領域已占一定的市場份額。一直以來,攜程都在采用平臺+自營的策略模式,通過三年的運營經驗,攜程在吸引滴滴與首汽等傳統網約車服務入駐的同時,推出自營的網約車服務,以滿足異地出行的游客需求。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OTA實際上就是一個平臺,針對專車的發展,既有自營的部分又有合作的部分。就攜程來說,在定制游、美食領域都有自己布局的業務,但同時也有與供應商合作的部分。
亦喜亦憂
據攜程國內專車事業部CEO李喬介紹,網約車市場規模龐大,行業前景難以限量。據交通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網絡預約出租車用戶規模達2.25億,但卻只有10萬名網約車司機具備上崗資格。面臨超過2億人的需求,即使加上出租車,網約車市場的供需矛盾也十分尖銳。需求量的提升為企業提供了機會,但同時也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競爭。
截至目前,除了攜程外,還有高德地圖、美團以及首汽約車、曹操專車等多家企業都在爭奪網約車的市場份額。不過,攜程負責人也表示,雖然當前市場競爭十分激烈,但在旅游、出差旅客個性化出行需求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據介紹,攜程專車是通過細分“旅游交通”市場的方式,針對目標人群差異化對應出行服務。同時,該負責人還透露,目前去哪兒專車也在嘗試組建自有供應鏈,并圍繞機場、火車站、酒店、商圈、景區等焦點區域,與攜程網、去哪兒網的機票、酒店、門票、度假等業務聯手提供一站式的旅游出行解決方案。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楊彥鋒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攜程選擇從專車領域切入網約車,是其一站式旅游平臺的自然延伸。他認為,目前攜程的汽車票、專車等業務發展良好,如果針對旅游客流精準推送,有其一定優勢。另外,他還介紹,之前攜程也是易到的重要股東,是網約車的早期投資者,對網約車的運營有實際經驗。未來,在網約車的大競爭格局中,有望依托旅游垂直領域的優勢成為重要的競爭者之一。
此外,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此前滴滴出行和首汽約車都是攜程移動旅行平臺上重要的網約車資源。如今從平臺合作到直營競爭,攜程與滴滴、首汽之間的關系也錯綜復雜起來。對此,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王興斌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在市場競爭中,企業之間分分合合是十分正常的。“相較于其他旅游企業,攜程具有品牌、客戶的優勢,這無疑對其在網約車市場的布局有所助益。不過由于攜程此前沒有置身于自營網約車行業中,對于網約車的管理以及定價等方面未有豐富經驗,發展狀況還有待觀察。”
出行混戰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在攜程正式入局前后,出行市場迎來多家頭部企業。
3月21日,美團打車繼南京之后正式登陸上海,上線出租車及快車兩種服務。三天后美團打車宣布,進入上海首日,美團日訂單量即突破15萬單,第二天更是達到25萬單。在開城第三天,即3月23日當天完成訂單量最終突破30萬。其中,上海新用戶中有近50%再次成單。同日,美團點評CEO王興宣稱,美團打車已拿下了進駐市場1/3的市場份額。進入上海一周,美團打車在上海累計服務乘客超220萬人次,全部訂單中有40%與吃喝玩樂相關。
在美團打車來勢洶洶的同時高德地圖也高調入局,后者于3月27日宣布推出順風車業務,正式在北京開啟車主招募。除北京外,高德地圖還在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城市開啟了車主招募,并陸續將該業務擴展到全國更多城市。目前,該業務已在成都、武漢上線。
此外,出行老兵們也在摩拳擦掌。不久前,易到宣布將對現有業務模式進行一系列調整,包括免除車主傭金、改善出行體驗、實行階梯返利、下調乘車資費等,打破網約車傳統的傭金模式。同時,還推出“免傭金+階梯返利”計劃,在全國47個地市選擇47萬車主,實行免傭金政策,并對車主施行階梯返利。4月2日,嘀嗒出租車在現有8個城市基礎上再開通9個新城市,包括成都、重慶、南京、武漢、西安、長沙、鄭州、青島和咸陽,在試運行期間,以上城市當地出租車司機注冊比例超過70%,3分鐘應答率超過80%。
在移動出行格局穩定的情況下,短時間進入多個互聯網企業并不常見。“從整體市場來看,新入局的幾家根基業務都比較牢靠,具有一定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份額。”智察大數據分析師劉大偉介紹,“它們進入出行市場的目的更多是從原業務的場景出發,去切出行細分市場的蛋糕,它們不需要顛覆行業格局,而是希望可以在自有業務的基礎上做延展,擴張生態版圖。”
他進一步說,“拿攜程、美團和高德來說,它們本身的業務跟出行的關系就很密切,尤其是攜程和高德掌握著海量的出行需求入口,它們不需要在前期去搶奪出行流量入口,追求的是更穩定的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