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演出要開始了,這邊票子還在快遞箱里拿不出來,一家人跑了5趟,都吃了“閉門羹”。這叫一個急!可是,過了一天,快遞收貨箱的運營方格格貨棧卻發來短信,向王先生收取1元錢的超時“保管費”。
“他們一邊說設備壞了,‘困’著人家的快遞不給,一邊要你付超時‘保管費’,收件人因快件延誤造成的損失,完全被他們忽略。”王先生說,投遞員把他的快件塞進格格貨棧的柜子之前,根本就沒有跟他商量:“在這個過程中,格格貨棧的受益方不是我,為什么要把他們工作環節中出現的錯誤,轉嫁給我們收件人呢?”
件難取 跑了5趟都吃“閉門羹”
3月28日上午,王先生的手機收到一條快件提取信息,提示他憑“提取碼”到小區西門的格格貨棧取件,超期收取1元/天。“我當時在路上,我家一直有人在家,快遞員為什么不送上門呢?”王先生覺得晚上回家的時候再去取件,應該來得及,就沒當一回事。
快件是朋友寄給他的演出票,離演出的日期很近了。當晚9點多,王先生下班回家,特意繞道去了小區西門。“我根據上午收到的提取碼信息,按照格格貨棧顯示屏上的操作指引輸入,結果屏幕上提示:系統錯誤,稍后再試。”
過了一會兒,王先生再次輸入提取碼,仍提示“系統錯誤”。
隨后,王先生按照格格貨棧上面留的電話號碼撥打設備方的電話。但電話語音提示“人工服務的時間是上午9點到晚上9點”。王先生注意到,他收到提取碼的時間是上午8點47分,等第二天上午格格貨棧的人上班接電話,那就剛好超過一天了。
“他們系統錯誤,應該不會向收件人收錢吧?”王先生說,3月29日一早,他還在上班的路上,就收到格格貨棧的短信:您的快遞已超期,將收取1元/天超期保管費。
“1元錢不是問題,關鍵是演出在即,票子還被‘困’在里面!”王先生說,為了盡快拿到票,9點一到,他立即撥打了格格貨棧的電話。
人難找 打了近20分鐘電話才接通
王先生說,撥打格格貨棧的人工服務電話,也是一件非常考驗人意志的事情:“一大串提示語后,就是漫長的等待。期間不斷提示你去關注他們的微信號,下載他們的APP。我都懷疑他們是蓄意讓你等很久,等你沒耐心等下去,你可能就會下載他們的APP,他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排隊等了6分鐘后,語音提示說等待超時,稍后重新撥打,然后電話直接就掛斷了。王先生說,他連續撥打了3遍,才接通格格貨棧的電話:“讓我打了近20分鐘的電話啊!這樣的企業,哪里是便民啊?簡直就是在戲弄人嘛!”
工作人員聽了王先生的陳述后,表示會盡快派人維修。如確因貨柜故障,造成王先生不能取件,那么這1元錢的“保管費”就不收了。
4月3日中午,記者撥打格格貨棧的電話,正如王先生所說,考驗人的6分鐘等待后,電話自動掛斷。記者連續打了4次才接通,電話那頭毫無歉意地說,打電話的人太多了。
如果實在電話聯系不上對方,是不是關注他們的微信號就能解決問題呢?記者關注微信公眾號后,馬上收到提示信息:綁定手機,下載APP,新用戶送一盒海南空運的芒果。公眾號底端的熱鍵,也不是聯系客服,而是“格格鮮果”的鏈接。記者點擊進去后發現,是一個電商平臺,涉及到果蔬買賣、鮮花以及家電維修等服務內容。
實際上,快遞公司的人也很難找。為了聯系王先生家附近的中通快遞公司,記者撥打中通快遞公司的95311電話,等待時間也很長,中間也有自動掛斷的情況。終于接通后,接線員給了記者一個固定電話和一個手機號碼,記者撥打過去,都已經停止服務。
事難辦 48小時才能排除故障
好不容易接通電話后,王先生問格格貨棧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貨柜什么時候能夠修好?對方回答說,通常情況48小時內能夠修好。王先生有點著急了,說萬一快遞里是生鮮食品,能等48小時嗎?
對方卻不緊不慢地說,他們跟快遞公司有約定,生鮮食品不得使用快遞柜,且在使用快遞柜之前,需事先跟收件人或者發件人商量。
那么,如果因為格格貨棧的延誤,給收件人造成損失,是格格貨棧賠還是快遞公司賠呢?格格貨棧方面說,他們只提供收貨柜,僅跟快遞公司有協議。如擔心延誤,收件人需跟快遞公司或投遞員聯系。
王先生特意翻了一遍手機,沒有發現快遞方或者格格貨棧跟他協商使用收貨柜的電話或者短信。為穩妥起見,王先生又特意詢問發貨人,得知快遞公司、格格貨棧也沒有跟對方聯系。
“也就是說,快遞公司將我的快件放進格格貨棧的貨柜,是擅自的,并沒有按照相關規定跟我協商,還要找我收取‘保管費’,那就更沒道理了。”王先生認為,格格貨棧為快遞公司提高了投遞效率,節約了人力成本,他們之間的權利與義務是對等的,格格貨棧竟然向第三方收取“保管費”,有些霸道。
“我以為他們放下電話就會派人去維修貨柜,排除故障,讓我盡快把快遞拿走。可是,這一次我又想錯了。”王先生說,這一上午,家人跑了3趟貨柜,還是拿不出快遞,因為根本就沒有人來維修!
3月29日下午5點半,王先生又收到格格貨棧的短信:“快遞因長時間未取已被快遞員取出”,后面有一個快遞員電話。這時,離演出開場時間已經不足24小時。
話難聽 “運維人員不可能看在貨柜邊”
為了盡快拿到票,王先生不得不跟中通快遞員聯系。“快遞員說,如果你真的那么急,就自己過來拿吧!”王先生說,“這叫什么服務態度?是我送快遞還是他送快遞?我們付了快遞費,還要自己去取件?”
在王先生的堅持下,快遞員終于把快遞送到了他家里。
記者通過格格貨棧的聯系電話了解到,其客服在南京,在上海片區只有少量的貨柜運行維護人員。王先生認為格格貨棧沒有及時維修貨柜,格格貨棧方面給出的說法是:我們那么多柜子,不可能每個柜子派一個人在邊上看著。有問題了,客戶可以撥打我們的電話。我們接到報修之后,半天時間,最多也就一天左右,當然有的故障需要兩天排除。如果快件比較緊急,比如火車票、飛機票,他們也會特殊處理,專門給運維打電話,讓他們立刻趕過去。但是客服人員趕過去,也是需要時間的。
格格貨棧的客服強調,上海這邊片區較大,每個運維人員要對應多個柜機,比如幾十個柜機配備一個運維。運維的工作地點也不是固定的,他們要到處跑。作為一個快遞代收點,他們只跟小區物業合作,跟快遞員沒有接觸;對于業主稱快遞員沒有跟他協商就把快遞放進了格格貨棧,建議業主跟快遞公司聯系。
記者聯系到那名快遞員后,他并不覺得擅自把收件人的快遞塞進貨柜的做法有什么不妥當。
[消費者質疑]
如果是急件
損失由誰賠
“從收到格格貨棧的第一個短信開始計算,我這個快遞在格格貨棧和快遞員那里,整整耽誤了48小時!”王先生說,要是火車票、飛機票這樣的急件,在家門口延誤48小時,導致票據作廢,誤人大事,這個損失到底該不該賠,誰來賠,怎么賠?
王先生認為,無論是格格貨棧還是快遞公司,從心里都沒有考慮收件人一丁點利益。他們只想著如何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記者短評]
少一點套路
多一份真誠
王先生的遭遇,不是1元錢的問題。
快遞員跟收件人商量好,把快件投進格格貨棧等代收貨柜,不是問題。
代收貨柜進到小區,占用業主共有面積經營,只要是真心提供便民服務,也不是問題。
問題是,你進入小區,跟業主們就是鄰居,就是朝夕相處的一家人。
可是,你掐著秒表跟鄰居們收超時“保管費”;為了讓鄰居們使用你們的電商平臺,讓業主們拿著電話等待那么長時間,套路太深。
鄰里守望,貴在真誠。如果還記得代收貨柜設立初衷的話,希望這些貼著便民標簽的快遞代收貨柜能夠不忘初心,用真誠、用熱情,拂去套路的塵埃,為鄰居們貼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