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聯合福田區消委會等單位,委托深圳市品質消費研究院對塑料手機殼進行試驗,共同對線上線下熱賣的28個品牌30款手機殼進行了比較。據調查,有九成用戶使用塑料保護套,手機殼是消費者每天高頻使用和接觸的物品,兒童也會玩耍甚至入口咬噬。但塑料制品中可能含有大量有毒有害化學物質。對此,我國尚無強制性的標準或法規。
隨著手機日益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移動終端,由手機催生出來的手機殼便就五花八門的遍地開花,手機殼不僅可以防摔防刮蹭,還更美觀、好看,甚至彰顯個性!市場上各式各樣的手機殼,也讓人動不動就想買買買!
據工信部《2017年通信業統計公報》顯示,國內手機用戶總數已達到14.2億戶,手機用戶普及率達102.5部/百人。其中,75%的手機用戶選擇使用手機殼,全國約有10億手機殼用戶,全國手機殼近七成來自深圳。
大家買手機殼的初衷就是為了能夠給手機有個安全的套套,然而,卻不知道有些手機殼是有毒的。
據調查,有九成用戶使用塑料保護套,手機殼是消費者每天高頻使用和接觸的物品,兒童也會玩耍甚至入口咬噬。但塑料制品中可能含有大量有毒有害化學物質。
手機殼中可能含有的塑化劑、多環芳烴、重金屬、短鏈氯化石蠟等有毒有害物質,而這些重金屬元素一旦被人誤食尤其是小孩,不會被人體正常代謝掉。從而會對身體產生極大的危害。
研究表明,接觸塑化劑較多的人群中,女性的內分泌系統會產生紊亂,對生育也有影響,兒童生殖系統的發育會直接受到影響。多環芳烴是國際公認的強致癌物質,一旦進入人體,便迅速溶于腎臟、肝臟、脾臟等器官,殘留在人體內的多環芳烴會累積,引起如皮膚癌、肺癌、胃癌及肝癌等病變。鉛元素能直接傷害人的腦細胞,破壞骨骼,引起腎衰竭。
塑料手機殼是由化學物質構成,歐盟早在2007年就開始實施《化學品注冊、評估、授權與限制法規》,即REACH法規。歐盟的REACH法規涵蓋了大約68類3000多種限用物質和65種強制不得使用的禁用物質,其中許多物質對人體會產生危害。
而在12日召開的試驗結果發布會上了解到,23款手機殼超出國際一流標準,沒有檢出有毒有害化學物質,占比近八成;11款手機殼老化測試結果未達到4級,易發黃變色。值得關注的是,在試驗過程中,蘋果等5款手機殼被檢出有毒有害化學物質,含量超出限值要求。此外,女生喜愛的“ 水鉆閃粉彩膜 ”手機殼,鉛含量超出標準限值1550倍。
經過試驗,參與測試的13款手機殼上榜五星級品質榜,201項化學測試項目沒有檢出有毒有害化學物質,老化測試48小時,抗發黃等級達到4級以上,產品耐用,不易發黃變色。10款手機殼上榜四星級品質榜,201項化學測試沒有檢出有毒有害物質,老化測試結果未達到4 級,但產品易發黃變色。兩款手機殼上榜三星級品質榜,201項化學測試中有1項測試檢出限用有毒有害化學物質,但檢出值在標準允許范圍內。
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朱毅對包括多環芳烴、塑化劑等在內的環境內分泌干擾物有多年的關注。她說,目前前沿研究認為,環境內分泌干擾物對人體造成傷害的可能性比較復雜,如果現代工藝已經可以將含量降低,企業有義務盡責。
關于毒性,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朱毅介紹,劑量決定毒性,這是現代毒理學的基本法則,也就是說毒性和劑量是一個線性變化的關系,只要這個劑量足夠的少,我們可以認為風險足夠低,但是環境內分泌干擾物它并沒有遵循線性增長的規則,以前的傳統毒理學無法解釋它的毒性,因此,我們應該進一步重視微量的環境內分泌干擾物可能對人造成的危害,比如肥胖、心血管疾病、不孕不育。目前工藝水平限度內不可避免的有害物質的暴露風險,經過風險評估可以接受的,我們不必放大、渲染,但是通過改善工藝,可以降低風險,是廠家的天然責任和義務。
而針對此次的比較試驗的結果,蘋果相關人員解釋,針對你這個問題,我們的官方并沒有說明,就是沒有表示我們這批手機殼有問題,您可以多關注我們官網的聲明,如果您覺得您的手機殼就像網上說的那個樣子,建議您可以致電直營店問一下,因為蘋果公司是從來不會對第三方發布的說明做評論的。
而小米公司的相關人員解釋的是,只要是在官方官網售賣的保護殼,七天內可以退貨,超過七天的無質保的。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誤解,公司有兩點說明。他們拿的是歐盟的一個標準,那個標準是適用于兒童餐具檢測的標準,這個歐盟標準其實并不是用于手機殼的生產的,第二點是目前行業其實沒有一個手機殼的相關的檢測,但是我們的標準是通過北京市這邊相關部門的檢測和認定的,企業標準也是通過北京市相關部門的審查和認可,這個我們有必要出來強調,沒有標準不代表我們企業就不制定一些對消費者負責的標準。
結語:
透明材質手機殼相對更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手機殼并不是價格越高越有質量保障。在此次比較試驗發現的5款問題手機殼中,蘋果品牌型號為MR672FE/A的手機殼,蘋果官方網站售價288元,為30款樣品中最貴的產品。
記者提醒廣大消費者,透明材質的手機殼可能更容易發黃變色,但相對更安全。消費者應通過正規渠道購買有品牌的手機殼。同時,警惕閃粉水鉆手機殼,越漂亮的手機殼可能越危險。
相關負責人介紹,手機保護套中可能含有塑化劑、多環芳烴、重金屬、短鏈氯化石蠟等有毒有害物質,提醒消費者請勿入嘴咬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