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構建監管機制開展質量提升
安徽省安慶市全面推進質量信用體系建設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全面推進質量信用體系建設,積極構建以質量為基礎、以信用為核心的市場監管新機制,為‘信用安慶’建設奠定質量基石、為‘質量安慶’建設提供信用保障。”安徽省安慶市工商質監局局長張黎明在接受中國質量報記者采訪時介紹說。
近年來,安慶市工商質監局充分發揮職能優勢,著力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優化市場營商環境,積極探索市場監管新模式,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企業是市場的主體。安慶市工商質監局以組織企業編寫、發布《企業質量信用報告》、主動簽署《企業誠信承諾書》等活動為載體,引導企業牢固樹立“質量第一、誠信為本”的經營理念,推動企業落實質量誠信的主體責任,建立健全企業質量誠信自律機制,積極營造“誠實守信、以質取勝”的良好社會氛圍。2017年度,全市政府質量獎獲獎企業、馳名商標以及名牌生產企業等151家企業編寫并發布了《質量信用報告》。廣泛動員全市各相關行業317家企業主動簽署了《企業質量誠信承諾書》。
資源共享實現市場共治。安慶市加強對全市涉企信用信息歸集,建立信用信息資源共享機制。該市先后出臺了《安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安慶市公共信用信息征集共享使用實施意見》、《安慶市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公示實施方案的通知》等一系列相關規定,全面推進涉企信息歸集公示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和常態化,推動各有關部門及時、準確、完整地對各類涉企信息進行整理歸集。按照“誰產生、誰提供、誰負責”的要求,堅持“統一歸集、依法公示、共享共用”的原則,依托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安徽)和安慶市“信用安慶”網站,將涉企信用信息向社會予以公示。與此同時,推動“信用安慶”信息平臺與國家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無縫對接,實現涉企信用信息自動交換和實時更新,進一步擴大信用信息資源的社會共享率。截至5月底,安慶市涉企信息歸集部門達到30個,歸集行政許可信息76366條,行政處罰信息10836條,隨機抽查結果信息5723條,為全市質量信用體系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
安慶市以落實“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制度為抓手,推進跨部門聯合執法檢查,將各部門依法履職檢查情況納入市場主體的社會信用記錄,加快部門之間、市縣之間企業信用信息的互聯互通和協同共建。建立以隨機抽查事項清單、檢查對象名錄庫、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隨機抽查監管細則為主要內容的“一單兩庫一細則”,明確檢查事項,規范檢查流程,明晰檢查方式,構建完善跨部門聯查的基本框架。截至2017年底,市級29個部門建立隨機抽查事項775項,縣級部門建立隨機抽查事項5376項。對隨機抽取的檢查對象開展聯合執法檢查,按照“一次抽查、全面體檢、綜合會診”的原則,通過跨部門執法聯查方式,實現企業質量信用信息多部門、全方位歸集,推進質量信用體系社會共建。截止到5月份的數據顯示,全市共開展隨機抽查115批次,其中跨部門聯合檢查13批次,涉及政府35個部門,累計抽查企業1.2萬戶,占全市企業總數17.1%。
打造行業信用標桿,完善質量誠信評價機制。該局有針對性的以各級政府質量獎、安徽名牌、安徽省著名商標等生產經營企業為對象,試點開展企業質量信用等級評價。堅持好中選優的原則,質量誠信示范標桿企業,在品牌榮譽評選時給予適當傾斜。突出抓好企業質量誠信體系建設,引導企業自覺遵循市場契約規范。
誠信享便利、失信受懲戒。安慶市對守信企業在企業申請名牌產品、質量獎等質量獎勵時優先推薦。對失信主體在獲得榮譽、生產許可等事項中依法予以限制或禁止,對嚴重違法失信主體實行市場禁入制度。由安慶工商質監局聯合市相關部門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關于失信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編制了部門聯合懲戒措施目錄,明確了聯合懲戒的具體規程。依法將公示信息弄虛作假、未按規定履行年報義務等存在失信行為的企業納入經營異常名錄,向社會公眾予以警示。2015年至今,已累計將1.7萬戶次企業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在政府采購、工程招投標、國有土地出讓、授予榮譽稱號、金融授信等工作中,對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者嚴重違法企業名單的企業依法予以限制或者禁入。
記者了解到,該市還制定了《安慶市工業產品生產許可獲證企業分類監管實施方案》,根據企業履行產品質量主體責任情況和實現程度,對企業進行分類評價,將企業信用等級與監管模式改革和檢查頻次等有機結合,對不同信用等級的企業制定不同的監管措施,實行信用監管、加嚴監管、責任監管和常態監管的差別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