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國的汽車保有量是2.17億輛,機動車駕駛人數量達到了3.85億。在這樣的數據背景下,也逐漸熟知了一個概念--汽車召回。
近日,一份來自長安馬自達的汽車召回公告,引起了媒體的關注。這份公告顯示,長安馬自達決定召回2016年5月30日至2017年3月24日期間生產的部分CX-5汽車,共計45639輛。而這份公告早在6月12日就已經出現在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的網站上。該公告還顯示,此次召回范圍內的車輛,是由于供應商制造原因,轉向器小齒輪熱處理回火不充分,在長期使用且極端情況下,可能導致轉向器小齒輪損壞,影響車輛方向操控,存在安全隱患。
汽車召回,本屬常見的情況,但此次馬自達CX-5的召回,卻引發了不小的質疑。據了解,馬自達CX-5是于2012年2月在全球市場亮相,之后在國外市場贏得不少好評,銷量也極為可觀,甚至因為在國外市場的成功,馬自達當年還實現了扭虧為盈。而國產版本的馬自達CX-5,是于2013年6月,在長安馬自達下線。資料顯示,長安馬自達,屬于合資汽車企業,由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和日本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共同出資組建,雙方各占50%股份。值得注意的是,國內對于國產版本此款車型相關零件的消費者投訴,事實上在2014年,就已經出現了。
廠方給出的解釋是供應商制造的原因,另外是它有一個很重要的限定語是在長期使用且極端的情況下,會導致一系列的問題。就這個問題,它是致命不致命、危險不危險?《新聞1+1》直播連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市場研究分會秘書長(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崔東樹,他認為供應商問題是汽車行業,尤其整車企業面臨著一個共性的問題,由于整車企業的零部件大部分都是由一級、二級、三級供應商所供的,所以供應商的問題是比較嚴重的問題。
而長安馬自達出現這次故障問題,它的用詞是很準確的,是在極端情況下可能會導致故障隱患,而且是長期使用,在汽車的使用很多說明上會明確標識,在轉向器轉向時不要打到極限程度,而且不要長期極限性的打輪,所以這樣的話故障發生是極其偶然的一個情況。從目前來看,汽車轉向器是一個極其重要的零部件,而且會帶來嚴重影響。所以從廠家到消費者,應該說對這個故障都是極其重視,這是一個比較大的質量的隱患問題。
國家質檢總局表示,召回跟質量并沒有必然的聯系,召回的多不意味著就是質量問題多,更大的作用是要促進企業對產品安全標準的提高,這又該怎么理解?崔東樹認為召回不一定質量有問題,這句話說的特別準確。在國外,召回是極其頻繁,尤其是汽車由幾萬個零部件組成,某些零部件它在某些極端狀態下可能會存在一些隱患,因此企業總在進行一定的一個召回的一個行為,這個也是常態化的一個工作。國家推動也是把這些小概率事件或者是超小概率事件給一個更好的解決,讓廠家和消費者都能夠理性的看待這個召回事件,對整個召回和整個消費者權益,應該是一個極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