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又出事了,這次是6死3傷,這已經是最近第三起工地險情。
?7月26日,安徽六安市金安區碧桂園城市之光建筑工地發生一處圍墻和活動板房坍塌,造成6死3傷。
?7月12日,碧桂園杭州蕭山項目地基裂痕,路面塌方,殃及旁邊居民樓。
?6月24日,碧桂園上海奉賢項目售樓處模架坍塌,造成1死9傷。
故事傷亡的背后,是一個拼命的碧桂園。
“我們將永遠謙卑下去,努力為社會提供又好又便宜的房子。”
四個月前,在碧桂園業績發布會上,碧桂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國強說,在中國前十大地產公司中,碧桂園房子價格最低,他很開心。他的理想是把房地產做成麥當勞,四處開店,速度至上。
今年一季度,蒙眼狂奔的碧桂園拿到195個項目,其中三四五線的有146個。漳州御江府項目集體“喝雞血”召開誓師大會:15天沖刺4000萬,全力以赴,使命必達。
為了沖刺目標,碧桂園素以“高周轉”著稱——摘牌當天即出圖,拿地后四個月開盤,五個月資金回籠,六個月資金回正。
“高周轉”背后,碧桂園的數據很華麗:
2017年碧桂園合同銷售5508億元人民幣,躍居行業第一。2018年上半年,碧桂園實現合同銷售額4124.9億元,同比增長42.8%。《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碧桂園集團以335.7億美元的營業收入排名第353位,比去年提升114位。
但代價也很慘重,除了事故頻發,已建好的項目也是問題不斷。
江蘇太倉、河南鄭州、四川瀘州、安徽阜陽、浙江杭州……甚至遙遠的馬來西亞,都出現了碧桂園業主不滿房子質量,拉著大橫幅討說法的報道。
“高周轉”模式或許沒錯,但速度太快代價也很慘重。那么,碧桂園事故頻發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高周轉”模式到底是好是壞?碧桂園背后,當前房企的處境如何?小巴采訪了幾位大頭,來聽聽他們的分析。
張大偉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
過于追求增長速度難免會出現問題
規模越大出現問題的概率也就越高
近期碧桂園項目出問題主要是兩方面原因:
①過于追求增長速度難免會出現問題,不規范、趕工期等導致質量出現問題的概率增加了。
碧桂園的“高周轉”模式,所謂的“456”,即拿地后四個月開盤,五個月資金回籠,六個月資金回正,其實在一二線城市是做不到的,更多的是發生在三四線城市,更多的是走政策方面的一些空子,當地可能會因為大牌房企的進入而做出一些改變。
從今年一季度情況看,房企盈利情況良好。不過,隨著調控的影響逐漸顯現,信貸政策收緊,企業資金成本上漲,房企的利潤率將有所降低,部分企業資金鏈開始吃緊。
房企采用“高周轉”模式,核心原因是房地產進入新常態,所以借此模式來提高單位時間內資金的利用率。
這么做的弊端也很明顯:一方面透支了市場的購買需求,另一方面也會造成產品問題。集團層面對產品有把控,但到了各個項目之后,各個經理人可能不見得執行得那么到位。
②出現問題和規模也有關系。規模越大,管控難度比之前規模小的時候難度大,出事情的概率也會加大。
對開發商來說,或許是一千個項目中一個項目出了事,但對于購房者來說,一套房子出事對于一個家庭來說就是百分百出事了。
劉德科
德科地產頻道總編輯
碧桂園需要做的太多了
做老大,該有做老大的責任與尊嚴
碧桂園事件僅僅只是爆出來的悲劇。當前中國的房地產施工尚處于非常粗糙的原始階段,只要管理稍有懈怠,必出事故,只不過萬幸沒有人員傷亡,才不被輿論關注。
碧桂園是目前中國房企銷售額排行第一,所以大家都愿意看碧桂園出問題。做老大,就該被監視。做了銷售額的老大,但還不是這個行業最受尊敬的企業之一,更該被公眾監視。
調控需要一家或者幾家知名房企瀕臨倒下,來祭旗。拿碧桂園祭旗,是最好的。
不過很遺憾,碧桂園一下子是倒不掉的。與其興高采烈地期待碧桂園瀕臨倒下,不如去奢望一下,碧桂園們能否真心實意地去推進住宅工業化進程,不要再沉溺在那些粗糙而原始的施工技藝中。
我們的調控,總是控房價,很少觸及產品本身。可以從簡單的做起:禁止房企使用傳統腳手架,必須使用自動爬架。這樣,至少可以少死不少人。
做老大,該有老大的責任與尊嚴。碧桂園需要做的事太多了,我們還是期望看見他們能做一些事關責任與尊嚴的事情,哪怕是簡單的改進。
盧俊
真叫盧俊公眾號創始人
高周轉是主流開發模式
資金鏈問題是本質原因
高周轉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主流開發模式,大部分的開發商拿到項目后都不會囤地,而是以最快的速度進行開發售賣。同時,這種高周轉也保證了市場足夠的供應,從而使房價不會太離譜。
但是,碧桂園的周轉確實是最快的。且和其他房地產開發商不同的是,碧桂園在時間節點已經卡死的情況下,還希望通過兩倍、三倍的人力對周期進行進一步壓縮。這也是碧桂園為何頻頻出問題的關鍵,因為周期是存在極限的。畢竟,原來需要兩個月才能造好的房子,不能試圖通過四倍人力就強行在兩周之內完成。
其實,維權事件每年都會發生,為什么今年特別多呢?我認為本質原因在于開發商出現了資金鏈問題。毫無疑問,今年是資本最緊張的一年,對于高負債的開發商來說是痛苦的,而速度之王碧桂園更是苦不堪言,這也倒逼著碧桂園只有以更快的速度進行開發,才能還錢并把利息補上。
當然了,資金鏈不好投射到客戶端上,就變成了購房者會更加謹慎。這對于品質類開發商來說是個很好的機會,因為它們會吸干市場上僅存的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