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全面展示淮安在經濟、文化、旅游、交通等方面的發展與變化,淮安市委市政府組織的“圓夢小康 崛起江淮”大型全媒體新聞行動于近日正式啟動,數十家中央、省、市新聞媒體就淮安淮揚菜文化、臺灣農民創業園、陽光扶貧等方面展開調研采訪。
推動“美食之都”申創
9月8日至10日,“一帶一路”淮揚菜國際化高端研討會在淮安召開。世界中餐業聯合會監事會主席武力、江蘇省僑辦副巡視員盧勝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研究中心秘書長李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美食組聯絡官哈特曼等國內外嘉賓以及美食之都城市代表等齊聚淮安,共同探討淮揚菜創新發展,為淮安申創世界“美食之都”建言獻策。會上發布了以“拓展國際視野、弘揚美食文化、強化人才培養、擴大交流合作、推動綠色發展”為主要內容的“一帶一路”淮揚菜國際化淮安宣言。
淮安市長蔡麗新表示,此次高端研討會是淮安申創世界“美食之都”的一項重要舉措,旨在從更高層面、更大范圍展示淮安特色美食與文化,分享傳統文化保護利用和創意產業發展經驗。下一步,淮安將緊扣申創標準,力爭早日申創成功,讓淮揚美食香飄世界。
淮安作為淮揚菜的主要發源地,2002年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淮揚菜之鄉。從2002年起,該市通過連續舉辦美食節、烹飪比賽等活動,積極推廣和保護淮揚美食。淮安市委書記姚曉東介紹,2017年6月,淮安開始籌備申創世界“美食之都”工作。今年4月,淮安正式啟動申創工作。申創工作啟動,標志著淮揚菜國際化迎來新的契機,淮揚美食香飄世界的夢想離實現更近一步。
實際上,對淮安來說,申創世界“美食之都”意義非凡。淮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顧坤說:“將有助于帶動淮安食品產業發展,而食品產業在帶動淮安高質量發展、推進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處于重要位置”。”
淮安市政府還召開媒體座談會,介紹了近年來淮安市食品產業發展狀況。據了解,早在2016年,淮安食品產業產值就已經超過千億元。目前淮安市已成為全國重要的最大的飼料生產基地之一,也是江蘇省重要的煙、酒、肉制品、熟食休閑食品、糧油食品及水產品生產基地。
大力發展現代化農業
2009年,經農業部、國臺辦批準,淮陰區在碼頭鎮設立了國內第29個臺灣農民創業園,總規劃面積約96平方公里。目前,該創業園已經有包括特色農業、深加工和現代農業冷鏈物流配送等十余家臺資涉農項目落戶臺創園。
淮安皇達花卉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該公司致力于臺灣特色蝴蝶蘭品種的引進和栽培,是園區臺資花卉重點企業和外向型現代農業的典范,也是淮安市首家花卉園藝出口企業。在高標準智能溫室里,呈現在眼前的是一片花海,潔白如玉。據介紹,此品種正是V3蝴蝶蘭,花瓣潔白、毫無瑕疵。該品種直徑約八厘米,花瓣比一般蝴蝶蘭厚,用途廣泛,也是貴賓胸花、新娘捧花、花籃插花的高檔素材,在日本、韓國、東南亞特別俏銷。一位正在勞作的農村婦女告訴記者:“一支就能賣到5美金,一個小型冷庫的蝴蝶蘭正常情況下能賣到3萬美金。”
除了吸引臺商外,淮安市本身也在積極發展特色農業。近年來,淮安市圍繞優質稻米、高效園藝、規模畜禽、特色水產和休閑農業“4+1”現代農業產業,每年安排額5000萬元引導資金,全力推動農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2017年全市農業“4+1”產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79%,獲“中國稻米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市”稱號,盱眙縣被中國漁業協會認定為“中國生態龍蝦第一縣”,8個小鎮入選省農業特色小鎮。同時,淮安各地通過實施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分置改革,推動土地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累計流轉土地面積341萬畝,占確權頒證實測面積的60%。淮安正在通過多種舉措,探尋現代化農業的發展之路。
從品牌建設來看,近年來,淮安市提升農業發展質量,農產品品牌建設一直處于全省領先位置,創成中國地理標志8件、中國馳名商標7件,擁有地理標志證明商標120件。洪澤湖大閘蟹品牌價值80億元,躋身全國“十大名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