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從太原市消費者協會官網獲悉,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隨著物質水平的逐漸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也發生了變化,開始注重生活品質,尤其是一些老年人,退休后時間富裕,開始注重身體保健,各種保健品、醫療器械越來越受到他們的青睞。但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的陷阱與投訴。
老年人有時間、有工資,兒女又不在身邊照顧,身體機能開始老化,對健康非常重視,但對外防范意識不足,維權能力低,一些不法經營者針對這些特點,通過開展免費旅游、免費講座贈送小禮品、免費義診、專家講座等形式,將老人集中起來進現場洗腦,打著親情牌、健康幌子誘導老年人購買一些高價位的保健品,但實際效果往往并不理想,想維權卻不容易。而這些人一般不具有合法的經營資質,銷售人員多數不提供公司名稱、固定營業場所、營業執照、辦公電話、負責人姓名等等有關信息,一旦出現問題,所有聯系方式均失效,這些都給相關部門的查處帶來困難。
那么,如何解決老年人掉入保健品陷阱的問題呢?太原市消協發布警示,提醒老年消費者及家人:
一、子女有時間要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聊聊天,體體檢,順帶介紹一些防范知識。
二、面對所謂的愛心講座、免費體驗旅游、免費贈送、打折促銷等情況,老年朋友要放棄心理貪欲,不要占小便宜,應理性對待,多加思考,特別要謹防上門推銷或者游街的推銷人員,要堅決說“不”。
三、不要被保健產品推銷者宣揚的神奇功效所迷惑,保健產品是沒有治療疾病的功能的,察覺身體不適時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去檢查就醫,科學用藥,以免貽誤治療時機;
四、如果一定要購買保健產品,就必須要注意辨別是否它屬于正規產品,了解服務商的合法資質和證照手續,詳細查看使用說明書了解產品功能特性,購買前多與家人溝通商量。
五、要注意保留所購產品的發票、合格證、保修卡等消費憑證,方便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