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真的是不能當飯吃的,為美好買單的代價,我認了!我要退車!可不可以退車!”11月28日,蔚來的第1589號車主,一位ID名為“遙遠”的女車主在提車兩月后,在蔚來的官方APP上大倒苦水,什么奇葩事都遇到過的她,忍無可忍要求退車。
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新勢力造車的交車難題一直被業內詬病,而在上周,作為國內新勢力造車頭部企業的蔚來汽車,剛剛宣布一萬輛下線,解決了產能瓶頸。
然而,隨著車輛交付數量的不斷增多,蔚來汽車的首款量產車型——ES8在市場上遭遇到的質疑聲也越來越大。
而值得注意的是:車主“遙遠”的抱怨很快被迅速放大,“圍觀者”越來越多,在微博等公共平臺,迅速成為熱點事情。“車主也沒有想到能引起那么大的反響。”一位蔚來的工作人員感概。
確實,如果從傳播熱搜上來看,蔚來車主遭遇的問題,其他新能源汽車相信也遭遇到,但是,作為新能源汽車中以營銷能力著稱的蔚來汽車,打造粉絲經濟,圈粉無數。
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粉絲經濟帶來的是透明消費,能夠讓產品一夜爆紅,同樣負面也能迅速放大,所以,愉觀車市認為:在喧囂過后,考驗新勢力造車的,不變的依然是車輛品質,因為體驗也是首先建立在品質上的。
擾人的車主投訴不斷
根據這位女車主的控訴,在這兩個月中,她分別遭到了包括補漆補半個月、nomi(蔚來的車載人工智能系統)半夜唱歌自嗨嚇到保安、后視鏡不能動、車門開不了、系統常死機、換電螺絲卡住、充電故障等等問題。于是,忍無可忍的她發出了“誰再買蔚來誰是孫子”的咆哮。
雖然針對此事,蔚來相關負責人向《愉觀車市》表示已在第一時間協調解決了問題,“車子在維修中,已為這位車主提供了代步車的服務。”
但是,作為新造車勢力中最受矚目的“明星”之一,這樣的控訴無疑讓蔚來的品牌力遭受到了巨大打擊。
處在風口浪尖之上,新造車勢力的這場交付關并不好過,來自用戶的真實聲音就是擋在他們面前最高的墻。
值得關注的是,以上女車主并不是唯一對ES8產品質量存在問題提出質疑的人。
早在此之前(9月),獨立車評人“38號美系性能控”,就發表了一篇關于蔚來ES8的評測文章。在這篇1.6萬字的長篇測評文章中,其分別從機械素質、續航、換電、智能化、OTA(遠程系統更新)、整車完成度、個人隱私七大方面做了全方位的測評,并直接指出,“嚴格意義上來講,蔚來ES8這款車并不算是一款已經完成的產品,或者說就是目前市面上少數可以被定義為沒完工就上市的車。”
無獨有偶,微博高管胡亞東也在其微博痛訴了ES8發生死機情況,列出了包括雷達功能設計有缺陷、軟件穩定性渣、續航是噩夢等等問題,并直言“個人覺得車輛是涉及安全的產品,既然沒做好就不應該上市,既然上市了就應該對用戶進行充分的告知。”
對于產品屢遭詬病,蔚來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曾通過蔚來APP回應稱,自媒體有些描述的問題是客觀存在的,蔚來已經仔細研究事實存在的一些問題,并且確保這些問題已經列入產品和體驗的改進計劃。當然有些觀點和論據并不符合客觀事實,蔚來會繼續跟相關媒體進行溝通以消除誤解。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只是產品品控接受到的質疑聲,而即便是蔚來頗有信心的換電服務,日前也遭受到了用戶真實體驗后的吐槽。
12月4日,車評人“王銅根”在微博發表了一篇《我的蔚來ES8高速換電之旅》的文章,一天時間未到,閱讀量迅速超過百萬+。在這篇文章中,作者以詼諧平實且具有一定諷刺性的語言生動地描繪出了在蔚來ES8長距離路測的換電過程中的窘境:用時20分鐘左右的換電速度是加油時間的10倍;換電過程中得在寒風中挨凍等待至少20分鐘;僅僅開了一個多小時便又要進入下一個換電站換電……
以上種種真實體驗讓這位車評人最后發出了“汽油車可真美好,我真愛它們”的感慨。
一輛50萬元的車,顯然,蔚來無法通過所謂的換電技術消除用戶的里程焦慮,李斌口中的“換電比加油方便”更是無法讓用戶信服。
更進一步說,這也印證了此前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換電模式并不可行的觀點。
產品趕鴨子上陣不成熟?
“據我所知,ES8量化的數據還是有很多都不成熟的地方。”一位已離職的蔚來員工向《愉觀車市》坦言,“其實,ES8本身就不是個成熟的產品,很多零部件都沒有完全準備好就開始量產了,后期不排除有更換或者召回的可能性,我猜測有些不完善的地方在做服務的時候就可以升級更新。”
在其看來,一般來說,傳統汽車企業正向研發一輛全新的車型至少需要3-5年的時間,但新造車勢力為了抓住市場窗口,普遍都縮短了研發周期,而正是這個原因,造成了產品定義和穩定性出現問題。
“如果是傳統車企用三年研發一輛車是完全夠的,但蔚來是一家從零開始的新企業,ES8用了不到3年的時間完成了從0到交付的過程,這個時間遠遠不夠。造車沒那么簡單,從零部件定義、生產到質量管控都需要很長時間的磨合,我覺得這款車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供應商那邊開發周期不夠。”上述人士指出,在其就職期間,他感受最深的就是整個公司都在不停地趕進程,而沒有將全部精力聚焦于產品上。
而趕進程的背后實則是蔚來亟須奔赴資本市場,敲鐘上市。
純電動車市場窗口期逼近,資本市場更是等不了,所以蔚來只能選擇一路蒙眼狂奔。
但是,這樣的步伐是否能夠經得起市場的考驗?蔚來爆發的車主投訴,其中也有本身是“網紅”而被放大的因素,但問題的存在也是事實。
雪上加霜的是,11月30日,蔚來汽車宣布,公司首席發展官兼北美首席執行官PadmasreeWarrior因個人原因離職。作為軟件研發方面的主要負責人,有汽車分析師指出,Warrior與中國總部矛盾不斷是造成其離職的一方面原因,ES8上市時多次交付跳票也與軟件系統開發進度有關。
《愉觀車市》認為,盡管通過蔚來通過“用戶企業”理念和NIO HOUSE(蔚來中心)等方式重塑了用戶體驗,圈了一大票忠實的粉絲,并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塑造了品牌形象。
但粉絲經濟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迅速聚攏人氣,但一旦有負面發生,同樣也能迅速將負面的聲音擴大。當熱潮褪去,最終要競爭的仍然是真槍實彈,所以,對于一家車企來說,最重要的仍是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產品。
有人說,該給初創企業更多容忍、更多時間。確實,造車不容易,特別是在已是紅海的汽車市場,不進則退,市場是無情的、消費者的耐心也是有限的!
愉觀車市同時認為,此事對即將上市和已經上市的其他新勢力造車也是種警示。新勢力造車的故事再美,模式再新,也都繞不開基礎的品質關,汽車,是需要沉下心的品質打造。網紅經濟更需要最本質的品質支撐,否則,只會熱鬧一時,喧囂過后,化為泡沫。
當然,現在市場才剛剛啟動,問題暴露出來,如果企業意識到,能夠及時解決,都就還有機會去改進和完善。
12月1日,蔚來第二款量產車ES6正式開啟了優先預定。這場關鍵的戰役能否幫助蔚來在產品層面力挽狂瀾?愉觀車市將繼續觀望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