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質量萬里行收到消費者投訴天津坤如瑪麗醫院,投訴的整體上的內容可以概括為個三方面,一、天津坤如瑪麗醫院在治療期間存在價格不合理,二、天津坤如瑪麗醫院的醫護人員態度極其惡劣。三、鼻子整形手術失敗,鼻梁變形。
12月2日中國質量萬里行消費投訴平臺收到劉女士投訴,她稱去年12月2日去天津坤如瑪麗醫院進行瘦臉整形,治療的過程中,在該院屈醫生的介紹下,劉女士選擇了隆鼻手術,主治醫生賈大夫介紹,膨體材料隆鼻需要治療費用18000元在后期治療過程中卻變成了 “硅膠+耳軟骨”。根據記者調查發現,此兩種材料的成本價格存在較大出入。而且當初說好的由高教授主刀,最后治療的卻還是同一個人。“擅自更改治療材料,而且是同一位主刀醫生,而且價格也沒有變化,我覺得醫院有存在亂收費的嫌疑。”劉女士在投訴信中這樣說道。
并非擁有相關的執證醫師,可否能夠接受患者進行診療?
記者在溝通的過程中了解道,當初接待并介紹患者到整容科室進行鼻子整容的并非一名整容醫生而是一位產后修復的咨詢人員。那么,一名產后修復的咨詢醫生是否可以直接給整容科患者進行初診并介紹主治醫生會診呢?但是,從現代醫療模式上來看,不管是大型三級甲等醫院還是小型的診所,都是比較重視醫患關系的。基本上都是從初診到復診甚至到大型的多科室會診都是需要有一名帶隊的主治醫生。按照中國醫療健康的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只要達到住院醫師的級別才能夠對患者進行初診。在大多數醫院里基本上都是主治醫師以上。然而,根據投訴者劉某表示,接待她的卻是一名普通的咨詢大夫,而且還是屬于產后修復科室,并沒有得到相關的職業醫師執照。一名僅僅是產后修復的咨詢大夫卻能夠跨科室給患者給出初診指導意見,這一行為是否存在醫療漏洞與偏差呢?為此記者撥通該單位的相關醫療負責人,醫院負責人跟記者透露,患者劉某并非是被咨詢大夫直接或者間接引導,而是根據自己的需求自主選擇的,院方并沒有過多干涉。
價格隨口開,并沒有成文的價格表,治療過程中中途更改醫用材料。
根據投訴者透露,該醫院在整個診療的過程中更換醫用材料,從一開始的膨體材料改成了硅膠+耳軟骨材料。據了解這兩種材料膨體材料的價格略高于硅膠材料。至于術后效果還是需要根據個人的體質以及要求來斷定。而且關于治療價格,患者透露,并沒有成文的價格表,都是主治醫師開口說了算。說是有專業的另外一名高教授負責診療,然而,在治療的過程中卻還是同一個人,而且相關的專家診療費卻沒有減少一分。這里是否存在亂收費的現象呢?為此,記者將此問題與該院的負責人溝通,該院負責人表示,這里面肯定存在一定的誤會,具體情況需要跟患者進一步核實,截止記者發稿為止,并沒有得到該院負責人的正面回復。
手術之后鼻子是歪的,與主治醫師溝通卻愛答不理,“態度強硬、惡劣”。
患者在投訴信中表示,手術完成之后發現自己的鼻子“是歪的”。通過溝通,醫護人員跟患者說,這是屬于術后恢復期,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恢復。然而,劉某跟記者透露,從手術一開始到現在已經過去一年多的時間未能恢復正常。難道術后恢復期需要一年的時間甚至更長?為此記者聯系到整容相關專家。專家基本上都認為需要2-3個月的恢復周期,但并會出現鼻子變歪這種情況,很顯然天津市坤如瑪麗醫院的醫護人員給出的答案并不科學。至于投訴信所提到的態度強硬、愛答不理,行為及其惡劣,該院負責人則認為或許是醫護人員與患者在溝通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矛盾。具體的需要根據患者溝通才能得到結果。然而,截止記者目前發稿,均沒有收到該院負責人的任何回復信息。只是說跟患者已經達成和解,具體如何和解,所涉及的和解內容記者均不得而知。具體后續情況,本刊記者繼續跟蹤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