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吉林網從長春市消費者協會獲悉,近幾年,因“免費”而引發的消費糾紛不在少數,一些市民經常陷入無償、免費贈送商品、免費體驗服務等不實促銷陷阱。這些投訴中,老年消費者占的比例較大,主要涉及保健品及治病醫藥問題。中年人及部分年輕人因免費而陷入誤區主要涉及保健服務行業。
中國吉林網了解到,一些商家把“免費”當作一塊招攬生意的牌子,上了年歲的人分辨能力較差,又易感情用事,特別是身體有病的老人都希望能有一個方法使自身疾病早點好轉。商家利用消費者對健康的渴望,對美的追求,以免費為由引誘顧客,一不留神就有可能變成“陷阱”。
案例:
2018年12月20日,長春市消協接到一位臺灣消費者虎先生投訴,他說自己已在長春居住多年,2018年10月中旬,在早市買菜時,接到發放的宣傳單宣稱撥打400…電話可免費得一個“故事機”。虎先生撥打了這個電話,幾天后真的收到一個免費“故事機”。但該“故事機”(機器)播放的內容卻不是故事,而是宣傳治療男性疾病和糖尿病的廣告節目,尤其是聽到吃“宮廷老藥方”能根治糖尿病,虎先生便引發了想購買的心思。因虎先生患糖尿病多年治病心切,便對“故事機”所播放內容深信不疑,撥打了電話進行咨詢,經兩次與熱線方通話了解,花費了800元購買了一個療程的藥。
虎先生在服藥5日后出現頭暈等身體不適癥狀,并沒有所說的效果,便打電話要求對方退款,經營者剛開始答應退款,但卻一直沒給退,而且不再接聽虎先生的電話,虎先生無奈投訴到長春市消協。經消協工作人員調查,該藥實為治療女性疾病的OTC藥品,并且藥品注意事項中明確寫著糖尿病人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而這些信息與“故事機”中所講的內容根本不符。
經長春市消協工作人員與經營者協調,賣方同意為消費者退回剩余藥品。
從該案例中可看到兩個問題:一是免費“故事機”中故事內容實為商家在推銷商品所設下的銷售陷阱;二是消費者在收到貨品后忽視對商品信息核實調查,誤認為可治療自己的病,又花了大價錢而上當受騙。為此,長春市消協發布2019第1號消費警示:當心免費贈送背后的“大騙局”:
一、警惕以“免費”為噱頭的推銷陷阱。不要輕信任何形式的“免費”,不要貪圖便宜和便利,因為天上絕不會掉餡餅;不要輕信夸大其詞的洗腦式宣傳,天下也沒有免費的午餐。目前,一些商家促銷的方法就是抓住一些市民貪圖便宜的心理,以“免費”為誘餌,以夸大功效的洗腦式宣傳達到銷售目的。
二、認真核實商品信息。春節馬上到了,不管手機里還是街頭發放、免費送東西、送體驗的促銷活動會更多,市民收到相關“免費”促銷信息,應該有一個基本的判斷。主要是認真核對相關商品信息與實際宣傳內容是否相符,盡量少投入、少購買,對商家發放的廣告信息和宣傳單等也應注意保留,并應索要和保留消費憑證,避免維權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