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州:以省市共建為抓手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
——全省質量興農暨農產品“身份證”管理工作推進會
文/黃星星 胡秀良 何立民 鄧嵐
永州市委副書記、市長何錄春(左一)調研祁陽德輝生態農業園
3月26日,中國質量萬里行從湖南永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永州作為農業大市,農產品資源豐富。近年來,在湖南省農業農村廳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導下,該市以“省市共建”農業標準化為抓手,唱響“質量興農、品牌強農”主旋律,全面提升農業發展質量,加快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目前,該市優質稻、生豬、蔬菜、水果、油茶、茶葉、烤煙等七大主導產業發展迅猛,建設規模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794個,打造粵港澳供應基地和出口基地131個,創建國家和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4個,2017年成為長江以南首個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市,2018年被認定為國家級水果蔬菜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該市已成為全省農產品出口第一大市,外銷蔬菜占全省四成以上,供港蔬菜占全省七成以上。其主要做法有:
一、強化三大機制,健全保障體系。該市高度重視“省市共建”工作,將其納入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作為提升農業發展質量的重中之重來抓。一是強化領導機制。堅持高位推動,市政府成立以市長為組長、常務副市長和分管副市長為副組長的農業標準化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市政府分管副秘書長任辦公室主任,統籌協調種植、畜禽、油茶、烤煙等四個專業組,共同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二是強化投入機制。加大財政投入,市政府制定下發《永州市加快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的意見》,市本級財政每年安排農業標準化工作經費100萬元,整合蔬菜、油茶、茶葉、產業化等專項資金3000萬元,支持農業標準化建設;各縣區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200-400萬元。出臺扶持政策,撬動社會資本投向農業標準化建設,如:溫氏集團在該市投資50億元,建設1024個標準化生豬養殖場;中交集團簽約投資150億元,打造35萬畝有機茶基地。三是強化考核機制。市、縣、鄉(鎮)三級層層簽訂農業標準化建設責任狀,明確建設任務,既納入政府績效考核、食品安全考核,又實行單項考核和單獨表彰。評選先進縣區、優秀示范鄉鎮、優秀示范基地,在市委農村工作會上予以表彰。
二、開展三大創建,著力打造樣板。開展示范創建,發揮示范引領,推動農業標準化邁上新臺階。一是開展標準化示范創建。市、縣兩級黨政一把手、分管領導積極開展辦點示范,三年來共創建農業標準化示范鄉鎮33個、示范基地187個;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園5個、省級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15個,推廣標準化生產面積400多萬畝。二是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東安、道縣創建成為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冷水灘、祁陽創建成為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零陵、藍山、寧遠、江永、雙牌被確定為創建單位。三是開展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創建。全市11個縣區,10個縣區成為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1個縣成為省級示范區,建成食用菌、蔬菜、水果、生豬、茶葉等規模出口基地131個。通過示范創建,制(修)訂農業技術規范246項,其中對接粵港澳標準21項,覆蓋全市農業主導產業;培育市級以上龍頭企業282家、新型農業主體10837個,成為農業標準化建設的主力軍。
三、打造三大平臺,增強監管能力。充分利用“互聯網+”現代信息技術,創新監管方式,打造質量安全監管平臺。一是圍繞投入品溯源打造農藥監管平臺。切實加強農業投入品監管,嚴格執行農藥經營許可制度,將全市1845家農藥經營門店壓減至967家,所有農藥經營門店進入中國農藥數字監管平臺,實行電子掃碼、電子臺賬管理;限用農藥實行定點經營、專柜儲存、實名購買,實現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跟蹤、質量有保證三個100%。二是圍繞生產溯源打造合格證管理平臺。該市把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作為監管重點,建立信用檔案,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做到操作有規程、生產有記錄、安全有檢測、產品有標識、質量可追溯。794個基地每年開具合格證超過1000萬張,與230家超市、農貿市場、農產品經銷店實現準出準入有效對接。三是圍繞消費溯源打造質量追溯平臺。該市與甲骨文合作建設永州市農產品防偽溯源監管平臺,11個縣區建立子平臺,與企業溯源系統互聯互通,實現從“田間”到“餐桌”全程質量追溯監管。目前入駐企業121家,每個入駐產品被賦予一個獨一無二的二維碼,累計賦碼超過1億枚。從去年開始,該市還大力推廣湖南省農產品“身份證”管理系統,全市有49家企業的102個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地理標志登記產品和地方特色農產品進入全省平臺,實現“身份證”賦碼;今年又有43家企業106個特色農產品即將納入“身份證”管理系統。
四、培育三大品牌,提升建設水平。該市以農業標準化示范市創建為契機,大力實施品牌建設工程,全面提升農產品公信度、美譽度和市場競爭力。一是做優產品品牌。市縣出臺扶持政策,大力鼓勵企業開展“三品一標”認證,全市“三品一標”認證有效總數達到401個,其中綠色食品56個、有機食品20個、地理標志登記產品8個。二是做響企業品牌。該市創建中國名牌產品2個,中國馳名商標6件,湖南著名商標57件,湖南名牌產品15個,培育地方名特優農產品140多個。江永五香、道縣臍橙、九嶷山兔、瑤山雪梨、東安雞、新田大豆、回龍圩柑桔等享譽中外。“江永香柚”、“新田大豆”入選湖南省十大農業品牌,“果秀”入選湖南十大農產品企業品牌。三是做強公用品牌。舉全市之力打造“永州之野”農業公用品牌,市財政每年安排20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永州之野”農業公用品牌建設。“永州之野”農業公用品牌已于2018年11月在十二屆中國中部(湖南)農博會上發布,成為全省第一個市級全品類農業公用品牌。該市今年市委一號文件將聚焦品牌建設,以更大的力度、更優的政策進一步推進“永州之野”農業公用品牌建設,促進農業標準化建設向更高水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