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民日報有發文,稱消費金融市場仍有空間,肯定了消費金融在有效助力消費增長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筆者今天就人民日報所發出的內容,做了下總結,大概有以下三方面內容:
當前,隨著我國消費結構升級步伐加快,服務消費所占比重不斷增加,不僅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也為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增添了更多亮色。
在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金融如何從供給和需求兩端更有效支持服務消費?百姓對消費金融服務還有哪些期待?今天起本版推出“消費升級 金融助力”系列報道,采訪消費者、金融機構和專家,探討如何完善相關政策、改進金融服務,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
一、消費信貸,省心還得放心
文化、旅游、教育等服務消費信貸快速發展,“加速跑”的同時也應加強監管。數據顯示,自2012年以來,我國消費信貸市場逐步啟動,預計到2020年消費信貸在整個人民幣信貸余額中的占比將達到25%,消費信貸市場規模達到45萬億元,其中短期消費信貸將接近10萬億元。業內人士認為,未來消費金融將繼續處于增長期。
經濟發展為消費信貸提供了廣闊空間,而消費信貸的健康發展,也會促進消費規模增長,實現消費升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6.2%,消費已成為拉動經濟的“主引擎”。消費的規模增長和(港股00001)結構升級,帶動了消費貸款的發展。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末,全部金融機構人民幣消費貸款余額達到37.79萬億元,增加6.27萬億元;其中,個人短期消費貸款余額8.8萬億元。從總量上來看,消費信貸市場仍有空間。
雖然這幾年消費金融行業發展勢頭較猛,但監管政策從嚴后行業逐漸迎來洗禮,加上銀行等正規軍逐步加碼消費金融,行業競爭加劇的格局已經形成,整個行業規范化趨勢逐漸明朗。
二、讓消費潛能更充分釋放。
進一步提升金融對消費的支持,在鼓勵創新的同時,規范發展消費金融,是驅動消費增長,把消費潛能轉化為發展動能的一個重要發力點。
消費對于經濟發展的意義,不僅體現在需求側,也體現在供給側。隨著消費結構升級不斷加速,對解決中高端產品供給缺乏、低端供給過剩結構性矛盾的要求也日益迫切。要滿足市場需求,就必須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提升優質產品與服務的有效供給,增強產品、服務的競爭力。適應各類新消費熱點的過程,就是技術創新、市場創新、管理創新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消費變革不僅直接拉動了經濟增長,同時也是帶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風向標、激活創新創業創造的孵化器。
近年,消費金融用戶也呈現年輕化、普惠化特征,以生活消費為目的的小額、短期借貸融資的服務模式在歷經磨礪后將繼續擴張,客戶群體將從白領等階層逐步擴張到藍領、農村人口,年輕家庭也成為消費金融的主要客戶。
這與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積極擴大消費和促進有效投資”相一致。
綜合各種因素看,消費在發展中所占的分量越來越重,是經濟規律使然,是長期大勢所趨。然而,也應當看到,當前居民消費也面臨一些障礙,還沒有很好地達到“能消費、敢消費、愿消費”。順應居民消費水平提高、消費結構升級的勢頭,需要加快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優化環境、消除堵點,讓消費潛能得到更加充分的釋放。比如,提高居民收入增長預期,增強居民消費能力;穩定就業預期,通過就業穩,帶動居民收入穩、信心穩,進而帶動消費穩;營造良好消費環境,強化消費領域企業和個人信用體系建設,提高消費者維權能力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激發消費潛能方面,金融的作用不可忽視。近期剛剛結束的電商購物節,信用消費受到青睞,交易額創出新高,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金融對消費的促進作用。進一步提升金融對消費的支持,在鼓勵創新的同時,規范發展消費金融,是驅動消費增長,把消費潛能轉化為發展動能的一個重要發力點。
三、消費金融需從四個方面規范:
首先要,完善監管政策。
按照“金融業務由持牌機構開展”的總體原則,出臺相應管理辦法對電商消費金融平臺、分期購物平臺、互聯網金融平臺以及其他開展消費金融業務的機構進行規范,包括準入條件、業務范圍、內控制度、市場退出機制、消費者保護等。要注意不同類型機構在監管標準上的統一,避免不公平競爭。
其次要,加強消費金融業務信用風險管理。引導消費金融機構以真實消費場景為支撐拓展業務,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渠道建立消費場景,實現消費金融業務與消費場景的融合,引導資金真正流向消費領域。降低和限制無特定用途的消費貸款業務占比,平衡好業務擴張與風險控制的關系。
第三,要加強行業信息共享,避免過度授信、多頭授信。
將消費信貸信息納入統一的社會征信體系,實現各類機構對消費者信息的共享,從源頭上降低過度授信、多頭授信的風險。
第四,要加大處罰力度,強化消費者保護。
盡快建立標準化的行為監管流程,豐富并完善監管手段及工具,將產品干預等相關內容納入行為風險監管框架。強化行為監管執法,加大對擾亂市場秩序、侵害金融消費者權益等行為的懲處力度,營造公平有序的消費金融市場環境,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相信,隨著相關監管政策出臺,以及百行征信的正式普及,消費金融行業將會在規范中迎來下一波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