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星星 洪捷 黃琳 李時秋
10月13日,中國質量萬里行從湖南益陽市市場監管局獲悉,近日,一個由工商、質監、食藥監等多部門合一新組建的益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正在有序開展各項工作;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涵蓋生產流通消費全領域監管;這是一場全新開啟的征程,全面落實機構改革,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強化市場安全監管,深入實施質量強市戰略……
2019年10月1日,湖南益陽市市場監管局舉行升國旗儀式
湖南省益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自成立以來,充分發揮市場監管“主力軍”作用,堅持以黨的建設為紐帶,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監管,全面推進職能大融合、改革大提速、監管大提效、服務大提質、能力大提升,市場監管工作開局良好,機構改革、企業無紙全程電子化登記、投訴舉報“五線合一”整合、特種設備智慧監管、商標注冊網上服務、助力企業融資、打擊傳銷、銷毀假冒偽劣、消費維權等工作亮點突出,唱響了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旋律”。
2019年7月18日,湖南省市場監管局局長向曙光在益陽市市場監管局局長龔悟云、黨組書記朱崇文的陪同下調研“一件事一次辦”工作
抓黨建強基礎 凝聚市場監管合力
今年2月,原工商行政管理、質量技術監督、食品藥品監管以及價格監管、知識產權保護等相關職能整合,組建全新的益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從幾頂帽子變一頂帽子,怎樣實現業務整合、隊伍融合?如何把事權劃分等工作做實做細?這成為以局長龔悟云、黨組書記朱崇文為主要領導的局黨組面前亟待破解的難題。
2019年7月31日,益陽市政府副市長劉國龍在市市場監管局局長龔悟云的陪同下督查特種設備安全工作
秉綱而目自張,執本而末自從。面對工作千頭萬緒,涉及諸多領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多次召開黨組會,迅速形成堅持以黨建為統領,以黨建促改革、以黨建促穩定、以黨建促發展,確保改革期間思想不亂、隊伍不散、工作不斷、干勁不減,各項工作保持良好發展態勢的統一認識。3月29日,該局召開組建成立后的第一次干部職工大會,局長龔悟云指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作為新組建部門,要創一流干部隊伍,創一流工作業績。要認真履行市場監管職責,不負市委、市政府重托,不負全市人民的期盼。為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始終把黨的建設放在各項工作首要位置,堅持不斷提升隊伍素質,有力保證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一支高素質的干部隊伍,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按照對標省局、保留特色、理順工作的思路,經過反復調研討論、溝通匯報、借鑒省內外經驗,報請市委市政府同意,先后印發了市市場監管局機關“三定”方案、局內設機構主要職責,設置正科級職數43個、副科級職數42個。面對一支這么龐大的隊伍,如何順利完成“三定”、平穩起步,局黨組班子殫精竭慮、慎之又慎,連日加班討論,商討方案,引導黨員干部正確認識、積極參與、堅決服從改革,正確處理好全局與局部、個人與組織的關系。通過出臺切實可行的調整方案、耐心細致做好政治思想工作,消除了黨員干部的疑慮和擔心,激發了責任感和使命感。7月12日,該局“三定”塵埃落定,輪崗交流干部60%以上,新提拔科長6名、副科長10名,較好地實現了職能整合到位、人員調整到位、班子分工到位,為全面履職打下了扎實基礎。
2019年9月19日,益陽市市場監管局局領導班子成員在資陽區豐堆侖革命舊址重溫入黨誓詞
隊伍要合心合力,必須強調作風紀律,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不斷深化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組班子、機關黨委班子、機關紀委班子、黨支部班子建設。在“三定”規定落實后,第一時間召開機關委員會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機關委員會和紀律檢查委員會,完成15個黨支部的成立和選舉工作,確保機構改革過程中430多名黨員的組織生活無縫對接。加強內部管理制度建設,以“作風建設提升年”為抓手,教育全局黨員干部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有力有序治理“中梗阻”,集中開展辦公用房、工作紀律、工作作風等治理行動,采用定期、不定期督查干部職工是否按時上下班,是否遵守請休假制度,是否存在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嚴查嚴處遲到、早退,上班時間辦私事、打游戲等現象,努力形成嚴謹的工作作風,全面打造政治過硬、業務過硬、作風過硬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
“做好市場監管工作,迫切需要以新思想武裝頭腦。”9月17日,在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會議上,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朱崇文強調,新組建的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啟了綜合監管、綜合執法的全新工作格局,對廣大干部職工的監管能力、監管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為此,該局著力強化理論學習,夯實思想基礎,建設牢固的理論武裝。組織黨員多形式開展每月主題黨日活動,參加學習強國、紅星云、干部網絡教育、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學習教育平臺等信息化媒體的學習教育活動,每周一下午黨組中心組(擴大)學習已經成為常態化,學習強國學習考核排名在全市排名靠前。同時,組織干部職工全面學習相關工作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用最短的時間補齊業務短板,有效推進業務融合。通過學習,干部職工理論素養、業務能力和工作效能得到顯著提高。
一系列組合拳,打出了全局風清氣正、學風濃厚、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用手機看抖音視頻的少了,學理論文化的多了;業余時間閑聊的少了,自主加班工作的多了;工作拈輕怕重的少了,主動挑重擔的多了。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積極轉變工作作風,忠誠履職,展現新局面貌,唱響了市場監管的新樂章。
抓改革 促融合 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再次感謝你們,你們的服務態度和工作效率,我真心感動。你們的辦事服務,讓我如沐春風。”日前,劉倜伶女士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服務窗口申請法定代表人和股權轉讓變更登記,因特殊原因,企業急于當天辦好新的營業執照,但在審查中發現提交的股東會決議和章程股東沒有簽字,而股東在外地不能到場簽字。正當劉女士焦急萬分時,工作人員悉心詢問,了解情況,立即啟用全程電子化辦理,不厭其煩地協助其通過電話、微信等實行人臉識別、簽字確認等操作,最終在當天辦好了變更登記,解決了企業的難題,拿到了新的營業執照。劉女士深深地向工作人員鞠了一躬。
企業辦事人員的深刻感受,源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成立后,圍繞“放管服”改革,以商事制度改革為主線,著力在縮短辦證時間、提升注冊登記便利度上下功夫,努力為企業“松綁”、為群眾“解絆”取得的成效。“改革的初衷和目的,就是為企業和群眾提供便利。對待市場主體,無論大小,我們要求每一名干部職工都要有‘甘為孺子牛’的工作理念”。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龔悟云一語道破改革的關鍵。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服務發展為第一責任,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不斷優化政務服務流程。今年共梳理申請類事項149項,無需申請類583項,并對原有辦事流程進行深度再造,為推進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今年,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持續推行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實現了任何企業辦理各類登記業務,可通過無紙化“網上提交材料、網上審查核準、網上核發執照、網上自動存檔、網上信息公示”全程電子化登記,大幅提高企業注冊登記效率。啟用“政銀合作”新模式,進一步推進注冊登記便利化。該局與建設銀行益陽市分行、工商銀行益陽市分行、中國銀行益陽市分行等銀行正式簽署服務企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利用銀行網點等為企業提供一站式高效、安全、便利的企業注冊和金融服務。通過無紙化辦理、設立幫辦代辦等方式,持續擴大全程電子化登記的便捷度和覆蓋面。實行全程電子化業務以來,全局已申報企業登記16321戶,核準15065戶,辦件數、辦結率均位居全省前列。
不同辦事部門來回跑,相同資料重復交是辦事群眾最大的痛點和堵點。為解決這項難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主動作為、積極作為,推行“一件事一次辦”改革。牽頭與市稅務局、市人社局、市公安局等12個部門,將與企業和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辦件量較大的51件高頻事項,列入“一件事一次辦”范圍,對原各部門辦理所需提交的材料、時限、示范文本、辦理流程,通過精簡、優化、合并、整理成一張材料清單,實現了“一次表單、統一受理、同步評估、同步評審、同步審批、統一反饋”的工作目標。自7月1日全市“一件事一次辦”平臺正式運行以來,共受理“一件事一次辦”辦件141件,現已全部按期辦結。9月2日,改革再出新招,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市商事登記主體窗口開設“企業開辦便利專區”,將注冊登記、印章刻制(備案)、銀行開戶、稅票申領等業務,全部集中辦理,從而實現全面提速,原本需7個工作日辦結的事情現已提速到7個小時,大大提升企業開辦的便利度,贏得了廣大企業主的普遍贊譽。截至9月26日,“企業開辦便利專區”共辦理公司營業執照26家,刻制公章26枚,銀行開戶26家,申領稅務發票26本。全市營商環境逐步優化,也促進了我市市場主體發展,截至9月26日,全市登記注冊的各類市場主體達329787戶,同比增長10.59%。
此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強力推進12315、12365、12331、12358、12330“五線合一”改革,實行“12315”一號對外、多號并線、集中接聽、各級承辦、部門依責辦理,建立健全消費維權新機制。自7月31日12315行政執法熱線正式啟動至9月26日,共受理消費者咨詢2103件,回復率100%,受理消費者投訴955件,到期辦結率99.2%,受理舉報16件,到期辦結率100%,確保了群眾消費者維權渠道暢通,消費者合法權益切實得到維護。
強監管 保平安 筑牢保障民生底線
連日來,全市市場監管部門相關執法人員全員出動,深入企業、超市、醫院、旅游景區等安全生產經營重點單位,開展國慶期間食品安全、特種設備安全專項行動,全面排查各生產經營單位安全隱患,確保國慶期間公眾飲食消費安全。
針對重點節日、重點行業、重點區域開展專項集中整治行動,已成為市場監管工作的常態。“損害群眾利益的絕不姑息、嚴查到底。”這是市場監管工作堅持的原則。在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的同時,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切實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以最嚴標準筑牢民生安全底線。
食品安全是最大的民生,為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食品安全擺在工作首要位置,以創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為契機,深入推進食品安全“九大示范創建任務”取得積極進展。目前,各縣(區、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范站、食品安全示范鄉鎮、示范街、示范餐飲店等均落實了創建主體,制定了創建方案,整體水平有較大提升。各學校食堂“明廚亮灶”已完成建設和正在建設的達到608家,全力爭取在年內完成任務。
益陽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超市檢查食品安全工作
按照“四個最嚴”要求,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強化食品藥品監管執法,開展市場監管專項整治。通過查辦無證經營、非法傳銷、商標侵權、虛假宣傳等違法案件,開展食用檳榔、問題辣條、“三高”食品、桶裝水生產、春季學校食品、粉絲粉條面制品、食鹽安全整治等專項行動,開展打擊假冒偽劣重點領域整治“雷霆”行動,知識產權執法“鐵拳”行動,藥品市場安全整治,在維護市場經濟秩序方面發揮了保護合法、打擊非法的作用。今年來,共指導規范經營1200余戶,取締無證經營700余戶,查處問題食品、肉品1460公斤,立案查處16起。全市共完成食品抽檢6331批次,抽檢合格率達97.9%,其中市本級抽檢378批次。查辦食藥“四品一械”、制假售假案件、商標侵權、虛假廣告等案件631件,罰沒350.1萬元,集中銷毀假冒偽劣商品標值265萬元,取締無證經營700余戶。
強化產品質量和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加強電梯、燃氣鋼瓶管理信息化建設,開展燃煤鍋爐、加油站、消防產品、電動車、安全帽等專項整治行動,檢查各類特種設備相關單位1004家,立案查處特種設備安全非法違法行為46起,行政處罰68.84萬元,確保了特種設備使用安全無事故。持續推進氣瓶安全信息化管理,已登記二維碼氣瓶達110萬只;安裝物聯網監控終端的電梯1000余臺;查處電動車銷售環節違法行為案件7件,涉案金額60余萬元。
此外,積極做好市場主體年報公示工作,市場主體綜合年報率在達到90%以上。強化異常名錄和黑名單管理,將失信市場主體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標注為經營異常狀態,對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實施信用聯合懲戒,使其受到“一處失信,處處受限”限制。對按規定補報年報并核實符合移出條件的企業及時搞好經營異常名錄的移出工作,共移出經營異常名錄企業624家,協助司法部門凍結32家。
舵穩當奮楫,風勁好揚帆;赝^去,市市場監管局在機構改革中經受住了強大考驗,在確保人民群眾吃穿住行安全放心上發揮了保障作用,為市場監管事業打下了牢固基礎,交出了一份優異的成績單。展望未來,該局將一如既往地全面貫徹黨的建設總要求,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當好“放管服”改革的先行者、市場公平競爭的維護者、安全底線的守護者、消費者權益的保護者、高效監管的實踐者、高質量發展的推動者,奮力開創益陽市市場監管事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