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總局召開 “守護消費”暨打擊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違法行為專項執法行動專題新聞發布會
2019年11月18日上午10時,市場監管總局召開“守護消費”暨打擊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違法行為專項執法行動專題新聞發布會。
文字實錄
市場監管總局新聞宣傳司二級巡視員 李 靜: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各位參加市場監管總局組織召開的專題新聞發布會。2019年3月,市場監管總局印發了《關于開展“守護消費”暨打擊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違法行為專項執法行動的通知》,決定自4月1日至9月30日開展為期6個月的“守護消費”暨打擊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違法行為專項執法行動。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按照總局統一部署,圍繞重點行業和領域積極開展執法稽查工作。為了讓大家更多的了解這次執法行動的相關情況,今天我們邀請到了市場監管總局執法稽查局局長楊紅燦、執法稽查局二級巡視員佟波,向大家做詳細的介紹和發布專項執法行動典型案例。
下面有請楊局長介紹一下這次行動的相關情況。
市場監管總局執法稽查局局長 楊紅燦:各位新聞媒體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新興業態不斷涌現,營銷模式不斷創新,消費者個人信息逐漸成為一種重要的商業資源。非法收集、買賣、使用、泄露消費者個人信息違法行為日益增多,垃圾短信、騷擾電話、精準詐騙頻發,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影響了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近年來,央視3·15晚會連續曝光了消費者個人信息被非法收集、濫用的案例。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違法行為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關系到廣大消費者的切身利益,關系到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和消費意愿,關系到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受到保護。《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 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中,明確要求要進一步加大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力度。市場監管總局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高度重視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工作,以“打擊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違法行為”為主題開展2019年“守護消費”專項執法行動。經過多方面調研,摸清了當前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違法問題比較突出的領域以及主要違法表現形式。3月12日,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開展“守護消費”暨打擊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違法行為專項執法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自4月1日至9月30日,針對房產租售、小貸金融、教育培訓、保險經紀、美容健身、裝飾裝修、旅游住宿、快遞、電話營銷、網站或APP運營等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違法問題突出的行業和領域開展專項執法行動,重點打擊未經消費者同意,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所收集的消費者個人信息;未經消費者同意或者請求,或者消費者明確表示拒絕的,向其發送商業性信息等違法行為。《通知》要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深挖案件線索。公布舉報電話、網站,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從互聯網信息、媒體報道等多個渠道收集案件線索;收集分析消費者投訴舉報平臺、熱線、廣告監測、案件管理系統等數據信息,鎖定本地區重點行業和領域,提高專項行動的針對性。要求各地加強執法聯動。積極開展上下聯動、區域聯動和部門聯動,加強行政與司法銜接。廣泛開展宣傳,提高經營者守法經營意識,教育引導消費者主動保護個人信息。打擊與規范相結合。聯合監管機構開展行政約談,切實規范行業秩序。
行動期間,總局積極組織指導各地市場監管部門開展大案要案查辦,加強督查督辦,推動專項執法行動不斷向縱深開展。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迅速行動,狠抓落實。突出重點領域、重點違法行為,深入排查案件線索,強化部門協作和執法聯動,查辦了一批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違法案件,有力地震攝了違法犯罪分子,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據統計,行動期間,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共立案查辦各類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案件1474件,查獲涉案信息369.2萬條,罰沒款1946.4萬元,移送公安機關案件154件;組織執法聯動4225次;開展行政約談3536次;開展宣傳活動10653次。
從查辦案件的情況來看,當前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違法行為主要高發在房產租售、裝飾裝修、教育培訓等三個領域,共立案查處違法案件640件,涉案信息313.9萬條,罰沒款1080.6萬元,分別占總數的43.4%、85%和55.5%。其中,房產租售行業案件數量和涉案信息數量均列首位,查辦案件273件,涉案信息數量153.2萬條,罰沒款428.2萬元,分別占總數的18.5%、41.5%和22%。裝飾裝修行業案件234件,涉案信息數量34.5萬條,罰沒款176.7萬元,分別占總數的15.9%、9.3%和9.1%。教育培訓行業案件133件,涉案信息數量126.2萬條,罰沒款475.7萬元,分別占總數的9%、34.2%和24.4%。最突出的違法行為是未經消費者同意,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違法行為,共立案查處違法案件710件,涉案信息276.3萬條,罰沒款1006.3萬元,分別占總數的48.2%、74.8%和51.7%。
下一步,市場監管部門將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完善市場監管執法制度體系,創新執法方式,提升執法效能,繼續組織開展“守護消費”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各類侵害消費者權益違法行為。同時,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增強經營者法律意識,增強消費者維權意識和能力,為廣大消費者營造一個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市場監管總局新聞宣傳司二級巡視員 李 靜:謝謝楊局長的情況介紹。下面,請佟波二級巡視員發布專項執法行動典型案例。
市場監管總局執法稽查局二級巡視員 佟 波:“守護消費”暨打擊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違法行為專項執法行動十大典型案例。
1.浙江省諸暨祥生新合置業有限公司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案
2019年1月,浙江省諸暨市市場監管局通過對案件的梳理分析,發現諸暨祥生新合置業有限公司開發銷售某小區時,涉嫌泄露、出售業主個人信息。經查,該公司在開發經營過程中收集到某小區業主姓名、房號、聯系電話等個人信息后,未妥善保管,導致業主個人信息被其員工獲取,以1200元的價格非法出售給他人獲利,造成小區業主個人信息泄露。2019年5月24日,諸暨市市場監管局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對該公司予以行政處罰。
2.山東省青島眾鑫建晟工貿有限公司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案
2019年3月,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市場監管局連續接到群眾舉報,反映青島眾鑫建晟工貿有限公司涉嫌未經消費者同意向其發送商業性信息。經查,該公司通過博山區某電器批發商行,取得曾購買過海爾產品的客戶名單及電話聯系方式1500條,未經消費者同意,通過撥打電話、發短信等方式推銷“海爾”多功能消毒清洗機。淄博市博山區市場監管局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對該公司予以行政處罰。
3.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世界通天翼手機賣場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案
2019年4月22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市場監管局接到群眾舉報,反映阿拉爾市世界通天翼手機賣場涉嫌未經消費者同意向其發送商業性信息。經查,該賣場自2019年4月11日起,擅自收集消費者個人信息3000余條,并通過撥打電話、發送短信等方式邀請消費者參加老客戶回饋活動以推銷商品。第一師阿拉爾市市場監管局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對該賣場予以行政處罰。
4.廣東省佛山市陳工設計制作有限公司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案
2019年5月9日,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市場監管局接到群眾舉報,反映佛山市陳工設計制作有限公司未經消費者同意,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經查,該公司未經業主同意,擅自收集多個樓盤的業主個人信息499條,采取添加業主微信的方式向其推銷裝飾裝修業務。佛山市南海區市場監管局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對該公司予以行政處罰。
5.四川省宜賓市喻某等人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案
2019年6月13日,四川省宜賓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群眾舉報,反映喻某等人非法收集消費者個人信息。經查,自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喻某、羅某等人從某科技有限公司獲得空白移動電話卡,通過分發蚊香、洗衣液等形式騙取老年人身份證信息,用隨身攜帶的辦卡pos機將空白移動電話卡實名登記,然后寄回某科技有限公司。共實名登記電話卡18990張,涉案總金額286179元。目前,該案已依法移交公安機關。
6.北京麥凱尼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案
2019年7月24日,北京市通州區市場監管局接到群眾舉報,反映北京麥凱尼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涉嫌未經消費者同意,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經查,該公司未經消費者同意,擅自收集消費者個人信息480條,包含有“寶寶姓名、小名、出生日期、聯系方式”等內容,通過電話營銷方式推廣公司相關業務。通州區市場監管局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對該公司予以行政處罰。
7.廣西南寧房多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案
2019年7月2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市場監管局接到群眾舉報,反映廣西南寧房多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未經消費者同意,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經查,該公司從上門兜售的賣家處購買了多個樓盤的業主個人信息共1537條,包含有姓名、姓氏、門牌號、房型、聯系電話等內容,隨機分派給業務員,讓其尋找目標客戶以推銷居間業務。南寧市市場監管局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對該公司予以行政處罰。
8.江蘇省常熟市菁華英才教育培訓中心有限公司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案
2019年8月1日,江蘇省常熟市市場監督管局接到群眾舉報,反映常熟市菁華英才教育培訓中心有限公司涉嫌未經消費者同意,擅自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經查,該教育培訓中心未經消費者同意,擅自收集常熟115所學校部分學生及其家長的個人信息,并通過撥打電話等方式推廣培訓業務。常熟市市場監管局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對該教育培訓中心予以行政處罰。
9.河南省洛陽首茂房產經紀有限公司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案
2019年8月16日,河南省洛陽市市場監管局接到群眾舉報,反映洛陽首茂房產經紀有限公司涉嫌未經消費者同意,擅自收集消費者個人信息。經查,該公司未經業主同意,擅自收集業主個人信息68165條,包含有業主姓名、聯系電話、小區名稱、房間編號、房間面積等內容。目前,該案已依法移交公安機關。
10.福建舒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案
2019年8月26日,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市場監管局接到群眾舉報,反映福建舒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涉嫌未經消費者同意,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經查,該公司從上門銷售的背包客處購買了多個小區的業主個人信息1248條,包含有樓號、房號、姓名、聯系電話、客戶屬性、職業分析等內容,通過撥打電話的方式推銷智能家居產品及安裝業務。平潭綜合實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對該公司予以行政處罰。
市場監管總局新聞宣傳司二級巡視員 李 靜:謝謝佟波二級巡視員的發布。下面進行記者提問。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 王 靖:專項執法行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有力地維護了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能否進一步介紹市場監管部門在專項執法行動中的采取了哪些措施?
市場監管總局執法稽查局二級巡視員 佟 波:市場監管部門在專項執法行動中主要采取了四個方面的措施:
1. 深挖案件線索
一是通過公布熱線電話、網站等投訴舉報方式,暢通舉報渠道,拓展案件信息來源。二是從互聯網信息、媒體報道等多個渠道收集案件線索。三是通過分析消費者投訴舉報平臺、熱線、廣告監測、案件管理系統等數據信息,鎖定本地區重點行業和領域,提高專項行動的針對性。
2. 加強執法聯動
一是上下聯動。省級市場監管部門對本轄區內的重大復雜案件加強協調指導,組織開展層級聯動。二是區域聯動。對跨省(自治區、直轄市)案件,省級市場監管部門間及時通報信息,開展跨區域協查聯動。三是部門聯動。注重與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積極開展部門協作,組織聯合行動。
3. 開展廣泛宣傳
通過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專項行動成果、典型案件以及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消費知識等,提高經營者守法經營意識,教育和引導廣大消費者主動保護個人信息。
4. 打擊與規范相結合
對案件查辦工作中發現的行業性、典型性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問題,組織開展行政約談,切實規范行業秩序。
法制日報 萬 靜:市場監管部門在專項執法行動中查辦了一批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違法案件,能否介紹一下此類違法行為的特點?
市場監管總局執法稽查局局長 楊紅燦: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違法案件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違法行為具有多發性。從消費者投訴舉報、案件查辦等情況來看,違法行為涉及房產租售、小貸金融、教育培訓、保險經紀、美容健身、裝飾裝修、旅游住宿等多個領域,與廣大消費者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二是違法行為具有隱蔽性。此類違法行為較為隱蔽,違法經營者在非法收集、買賣消費者個人信息時往往通過便攜式存儲器、互聯網等途徑傳遞信息,并以電子文件形式儲存在網盤、電腦甚至手機中。在與消費者聯系時,一般都是通過電話、郵件、短信、微信等方式,基本不與消費者直接見面。有的甚至利用修改軟件隱藏真實信息,消費者很難知道違法者真實身份。三是案件查辦難度大。電子文檔具有難發現、難固定、易銷毀的特點,執法人員在查辦案件過程中,必須在第一時間綜合運用控制現場、電子取證、訊問當事人等多種手段固定相關證據,稍有不慎就會導致關鍵證據滅失。此外,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案件往往具有涉眾、跨地域等特點,取證難度也相對較大。雖然查辦此類違法案件存在一定困難,但是各地市場監管部門針對這些難點,積極創新執法辦案方式方法,查辦了一批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違法案件,有力地打擊了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違法行為,切實維護了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每日經濟新聞 周程程:通報中提到,涉嫌犯罪案件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能否對相關工作做進一步說明?
市場監管總局執法稽查局二級巡視員 佟 波:市場監管部門十分重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有機銜接,不斷完善與司法機關的聯系協調制度,促進執法資源共享,切實形成打擊合力。在本次專項執法行動中,市場監管部門共依法向公安機關移送案件154件,占全部案件數量的十分之一。這些案件主要是市場監管部門在案件查辦中發現違法行為涉嫌犯罪,移送公安機關的;還有一些是市場監管部門通過與公安機關開展聯合查辦,確定達到刑事立案標準,移送公安機關的。例如,江蘇省常熟市市場監管部門通過與公安機關組成聯合專案組,發揮刑事偵查技術優勢,及時獲取關鍵信息、鎖定重要證據,成功搗毀了倒賣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通過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提升了違法者的違法成本,極大地震懾了不法分子,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市場監管總局新聞宣傳司二級巡視員 李 靜:謝謝大家的提問和各位嘉賓的回應。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或感興趣的話題,歡迎大家會后與我們聯系。
再次感謝大家參加此次發布會。會議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