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輕松籌聯合上海市兒童醫院開通全國首個醫院合作的互聯網個人大病求助綠色通道。通道開啟后,由上海市兒童醫院指導發起的輕松籌個人求助項目,都將在輕松籌求助頁面打上【該項目患者情況由上海市兒童醫院醫護人員現場證實】的標識,幫扶大病家庭快速籌集治療善款,更好地促進大病救助行業的健康發展,為精準健康扶貧助力。恰逢世界兒童日,上海團市委常委,社會工作部部長李子、上海市兒童醫院院長于廣軍、輕松籌首席戰略官王政、明星公益助力人萬蒂妮和司雯嘉開啟了“童行動·同行動”公益活動,探訪了正在住院的大病患者,為他們送去慰問禮物和祝福。
“大病救助”模式獲得了眾多貧困大病家庭的認可,成為困境中的一株救命稻草,運用好個人大病求助,與發展“互聯網+醫療”、醫聯體等措施相結合,把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讓更多的大病患者能方便得到優質醫療資源服務。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輕松籌也在逐漸完善聯合醫院、公益組織等機構,更好地推動行業健康發展。2016年,輕松籌在總結自身經驗的基礎上,開創了把款項打到醫院和基金會的行業先例,確保所籌款項每一分錢都被患者所用,進一步加強善款的使用管理,真正的讓愛心流向需要幫助的人;2017年7月,輕松籌聯合六大基金會上線了區塊鏈技術,打造了首個公益區塊鏈,依托區塊鏈公開、透明不可篡改的特性,在求助者、用戶之間建立看得到的信任橋梁。
但對于公眾來說,醫院信息更多屬于信息孤島,無法更加直觀的獲取求助人的治療現狀。為了從源頭上解決問題,輕松籌與醫院等建立了更深入的聯系,聯合上海市兒童醫院開通了全國首個醫院合作的互聯網個人大病求助綠色通道。由院方指導發起的個人求助項目,疾病信息將由醫護進行核實,此類求助一方面輕松籌將給與一定的支持與幫扶;另一方面,在籌款結束后,所需的醫療救助款項也由輕松籌轉至醫院賬戶,直接用于求助患兒的醫療費用。該綠色通道的開通,有助于醫患及社會力量三方共同維護公益救助的誠信體系并最大程度地發揮平臺的資源整合能力。
作為國內最大的健康保障平臺,2019年輕松籌全國公益行陸續走過四川、廣東、浙江、江蘇、河南、山西、北京、廣西、山東、重慶等多個省市和地區,舉辦線下公益活動超過400場,幫助大病家庭籌款總額超過360億,匯聚6億愛心人士的善意與支持。輕松籌通過大病救助目前已連接醫院、公益機構及6億愛心人士,通過多機構間的跨界合作,加大健康扶貧的傳播,更好地運用個人大病求助,避免因病致貧、返貧患者的發生,提高民眾對于健康扶貧公益案例的參與熱情,幫助國民做好事前的預防保障和事后的救助,讓大病家庭不再因為一人患病而陷入絕望。
“互聯網+大病救助”喚醒了公眾對于互聯網、公益的參與熱情,將中華民族傳統的互助互濟美德互聯網化,本著救急的人道主義原則,將溫度,透明、高效的正能量傳遞地更遠。
在大病救助行業蓬勃發展的背后,匯聚著越來越多人的努力和關注,全國首個醫院合作的互聯網個人大病求助綠色通道的開啟是行業一個重要發展節點,也希望未來有更多機構和個人參與進來,共同推動行業發展,讓“大病救助”真正為健康扶貧貢獻應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