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上午,由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六部門共同制定的《關于聯合開展落實食品藥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專項行動的實施方案》對外發布。根據這一方案,北京將嚴厲打擊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依法從嚴從快批捕、起訴,各相關行政執法機關也要依法從嚴從快查辦危害食品藥品安全行政違法案件,涉嫌犯罪一律移交公安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據了解,此次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由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市公安局、市高級人民法院、市司法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共同研究制定,旨在通過建立協作配合、協同推進的長效機制,推動食品藥品安全保障工作對接,構建食品藥品安全風險防治體系,切實保障首都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專項行動將一直持續到2020年底,圍繞重點工作內容,各相關單位還將建立聯席會議、線索移送、案件會商、工作協作、聯合培訓工作機制。
據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焦慧強介紹,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北京檢察機關共批準逮捕涉嫌制售偽劣食品藥品犯罪案件312件346人,提起公訴778件924人,建議行政機關移送刑事處理296人,立案監督11件11人,還有部分案件以涉嫌侵犯知識產權犯罪、非法經營罪等罪名辦理。同時,涉及食品藥品公益訴訟立案110件。從目前北京地區危害食品藥品類犯罪情況來看,美容業、高端酒業、進口食品等領域出現新類型犯罪,如打著“進口”旗號銷售國家為防控疾病禁止入境的肉類食品;利用相對隱蔽手段銷售來路不明或者有質量問題的減肥藥等美容產品;街邊餐飲店濫用食品添加劑;商鋪制售假冒“老字號”食品,還有個別犯罪分子誘惑大學生做兼職,推銷假冒偽劣產品等。為積極應對新型犯罪網絡化、鏈條化特點,北京檢察機關深入推進“專業平臺、專業工具、專業素質”的三位一體專業化建設,形成全市三級院均由專門部門、專業人才辦理此類案件的布局,大大提升工作質效。在從嚴打擊此類犯罪的同時,北京檢察機關還發布了全市危害食藥安全案件辦案參考,完善了有專門知識的人輔助辦案等工作機制,及時全面收集和固定證據,并通過合理制發檢察建議,強化社會綜合治理。不僅向相關行政監管單位制發檢察建議,還通過辦理案件深挖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的風險點,積極向經營者提出整改建議,及時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
在今天的發布會上,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藥品稽查總隊總隊長孟輝還介紹說,2019年,北京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共辦結食品違法案件17956件,案件罰款超過1.1億元。全市食品安全總體水平穩步提升,2019年北京監測抽檢25大類食品樣本17.23萬件,合格率達到98.98%。
此外,北京市檢察機關今天還對外發布了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