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星星 井泉
疫病無情、青年有愛,面對肆虐的疫情,共青團湘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委員會的團員青年們充分發揚“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優良傳統,積極響應、迅速行動,沖鋒在前、任勞任怨,為阻擊疫情積極投身并奉獻青春之力。
(一)
由于疫情加快蔓延的嚴重形勢以及維護市場秩序和生產、生活秩序的客觀需要,大年初二晚,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全體干部開始取消春節休假正常上班。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前一秒還身處張燈結彩的新春氛圍、感受著親人的噓寒問暖、享受著難得的團聚時光,下一秒市場監管局綜合執法崗位上的青年們就轉入了戰“疫”狀態。
雖然相隔千里,歸途有疫區阻隔,但集結的指令一出,遠在山東菏澤過年的袁利立即出發,長途奔襲、橫穿疫區,徑直回到單位集結。雖然班車停運,造成出行受阻,但沖鋒的號角一響,還在邵陽新寧的陽漫紅想方設法,幾經迂回、來回輾轉,按時抵達單位上班。還在陪護車禍重傷母親的胡敏含淚告別,迅速趕到防控一線……青年們如點點星火,迅速匯聚成防控疫情的堅強盾牌。不能戰斗在疫情防控一線,令負責內勤的呂佳有些遺憾,為了更好地服務疫情防控,她經常加班加點,將任務分配、信息收集等保障工作做的細之又細,讓執法人員沒有后顧之憂。
面對疫情,最危險最棘手的地方除了醫院莫過于各個藥店、各個集貿市場和各個麻將館,總有一些人拿自己和別人的生命開玩笑,生病不及時就醫,不適仍四處走動,出門不戴口罩,買賣野生動物和活禽。面對疫情擴散的風險,還要跑遍全城大大小小的藥店商鋪集貿市場,要說不怕、沒壓力那絕對是假話。雖然回到辦公室的時候執法青年們會相互告誡要少出門,也會相互調侃自己是除醫務人員外,離疫情最近的人,但只要一收到群眾的投訴舉報,他們還是會毫不遲疑“硬核逆行”。因為他們堅信,穩市場就是穩人心。
總有極少數商家愛賺“黑心錢”,哄抬物價、串通漲價、囤積居奇、價格欺詐、趁火打劫,一只假冒偽劣的口罩、一瓶質量不合格的酒精不知要給消費者帶來怎樣的危險,給疫情的防控增加多少的變數。截至目前,我局共檢查市場主體2151個,其中檢查醫療器械、藥品消毒殺菌用品市場主體901個,生活必需品市場主體645個,其他市場主體661個。出動檢查人員1679人次,發出提醒書、告知書、告誡書3000份,立案21起,已扣押口罩934個,艾條328盒。
(二)
每天接聽200多個電話,按一個人每個電話三分鐘算,耳朵上要連續放在聽筒上整整十個小時。高價銷售口罩、消毒殺菌用品,抗病毒藥品漲價和缺貨,懷疑防疫用品是假冒偽劣,門票、飛機票、婚慶、旅游、酒店住宿、年夜飯不給退款,經營者不接待外省人員引起糾紛...... 假期本身就是消費投訴的高發期,因為疫情,湘潭市市場監管局12315投訴舉報中心今年春節的來電量是去年同期的十倍!接線的青年姑娘們苦笑著說,我們的耳膜都要炸了!
王萍在解答消費者咨詢
玩笑歸玩笑,面對鋪天蓋地而來的各地各色方言的群眾來電,她們對每一件來電都仔細詢問,耐心答復。局團委的宣傳委員王萍是12315中心的業務負責人,在老家永州過完初一,便要家人驅車300余百公里將自己送回單位,再次投入工作。部隊轉業青年張劍,發揚部隊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始終堅持沖鋒在前,時刻關注12315系統平臺,每天對大量的投訴、舉報、咨詢進行分析分送,遇到突發和緊急的情況,迅速反應、果斷行動,被同事譽為“救火隊員”。多位曾有
12315工作經驗的團員青年也主動請纓來補充力量。
1月 21日至2月4日,湘潭市市場監管局12315投訴舉報中心共登記消費者來電、來訪、來函、互聯網絡、上級交辦的投訴、舉報、咨詢共計2589件。其中,消費者咨詢2103件,投訴135件,舉報351件,其中與疫情有關投訴和舉報占比超過了92%。與武漢來人有關的來電均立即登記報告,迅速聯動相關部門進行了處理。
(三)
“我是一名市場監管人,更是一名黨員、一名退伍軍人,只要戰“疫”不停,我和我的同事、同志、我的“兵”堅決不退!”青年王熠是市場監管局高新分局寶塔所的所長,他曾從軍15載,參加過抗洪、亞運安保和多次大型軍事演習,對于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他有著絕對的信心和決心。
大年初二,接到市局、高新區和分局黨委的疫情防控工作命令后,家有94歲的爺爺,有身體不太好的父母,有兩個年幼的兒女的他,毅然舍小家為大家,連夜驅車幾十公里,立即返崗工作,沖鋒在抗疫一線。
疫情期間,他擔任分局與高新區管委會的聯絡員,并負責轄區內農貿市場的監督管理。作為聯絡員,他主動作為,加強了與高新區管委會和轄區內市場管理方的主動聯系,及時進行溝通、匯報。
王熠同志在農貿市場檢查并發放疫情防控宣傳資料
作為所長,他明確分工,帶領全所干部每天堅守在市場一線。農貿市場是戰勝疫情的關鍵“戰場”,人流量大,人員復雜,既要幫助市場管理方規范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又要督促市場、經營戶落實疫情防控和場所安全經營主體責任。王熠同志在做好疫情宣傳工作的同時,密切聯系了市場管理方和經營戶,督促農貿市場嚴格按照疫情防控措施要求,落實限時開放、管控通道、嚴格防護、“1110”制度,要求農貿市場安排人員對進入市場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做到“一日一清洗、一日一消毒、一日一巡查、過夜零存欄、野生動物和活禽零交易”。在他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高新區轄區內各農貿市場均按要求落實責任,目前均無野生動物銷售,無活禽銷售,成功拿下了戰“疫”路上的關鍵勝利。
“疫情就是命令!”這是王熠同志始終掛在口中的一句話。褪下戎裝,穿上市場監管藍的他,還是那個“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的兵!
(四)
市場監管局團委在2020年1月29日(正月初五)發布的《致我市市場監管系統全體團員青年的一封信》有些特別。信的主要篇幅不是“敲戰鼓”而是“婆婆嘴”,公開信回顧了前一階段青年團員在抗擊疫情中的工作,對下一階段的工作發出了倡議,同時反復叮嚀青年團員要注重自我保護,不僅寫了要規范防護,甚至還寫了要合理飲食、規律作息。這封信出自團委書記井泉之手,他看到了團員青年們在抗擊疫情中的廢寢忘食和夜以繼日,想提醒團員青年們保護自我、保重身體。但實際上他自己也是個“拼命三郎”。
敏銳意識到疫情的嚴峻,一年沒有回山東看望父母的他毅然放棄了行程。他年前就借調到市委宣傳部,在做好宣傳部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他又主動分擔起市場監管局的新聞宣傳和輿情處置工作。他堅信,及時、專業回應群眾關切、發布工作動態,讓真相跑在謠言的前面,才能使群眾消除恐慌、避免盲從、增強信心、堅定信心。同時如實展現市場監管人的奮戰,也是對一線工作的支持。他堅持即時的稿件不耽誤一分鐘,當天的稿件當天改當天審當天發,為此常常加班到深夜。為了多為疫情防控做點事情,顧不上家里剛滿百天的孩子,到今天,他已經八天沒有回家了。
他覺得這沒什么可宣傳的,畢竟所有的市場監管青年都是這么做的。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當面,廣大團員青年告別“小家”為“大家”,堅定“逆行”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切實履職盡責,全力服務大局,主動出擊,在清查野生動物和活禽交易,打擊哄抬物價、囤積居奇、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維持防疫用品、民生用品等重要商品價格穩定,受理消費者出行餐飲退費、藥品口罩消費等舉報投訴,督促市場內經營者加強自我防護措施,保障防控醫藥用品供應,嚴把醫藥用品質量關,籌備復市復工等各方面奉獻了一份力量。
作為黨的忠實助手和忠誠后備軍,殘酷的疫情是考試,是試金石,是磨刀石,湘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團員青年們有信心經受考驗,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偉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