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更多學生陸續返校開學,孩子們佩戴口罩問題受到家長關注。什么樣的兒童口罩能戴?戴多久合適?如何判定兒童口罩質量是否合格?
5月6日,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正式發布GB/T38880-2020《兒童口罩技術規范》推薦性國家標準,該標準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據了解,《兒童口罩技術規范》推薦性國家標準規定了適用于6歲至14歲兒童用口罩的基本要求、外觀質量和測試方法,結合兒童生理發育、行為特點、皮膚特性、呼吸要求、防護和耐受能力等因素,從產品風險管控和安全角度出發,對呼吸阻力、機械物理傷害、甲醛指標、pH值指標、可分解致癌物殘留量、鼻夾長度、警告標識等19項關鍵技術指標進行規范,為兒童口罩生產和經營企業原料采購、生產加工提供標準指引。
據悉,兒童口罩根據口罩功能及使用場景分為兩種:一種為防護型兒童口罩,產品以立體型為主,主要適用于中等污染或潛在中等風險環境,如霧霾、流感高發季節時的車站、公共交通、超市等;另一種為衛生型兒童口罩,產品以平面型為主,可用于低污染或低風險環境,如日常感冒、流感等情況下的餐廳、教室、宿舍等。與成人口罩標準相比,兒童口罩標準中防護性能指標不低于成人口罩指標,安全性能指標則高于成人口罩標準。
據專家介紹,與成人口罩相比,兒童口罩首先必須符合兒童的特殊生理需求,適應兒童肺容量及潮氣量較小、呼吸頻率快、應付額外呼吸壓力弱等心肺功能特點。
在防護性能方面,兒童防護口罩要求顆粒物過濾效率不低于95%,防護效果不低于90%;兒童衛生口罩要求顆粒物過濾效率不低于90%,細菌過濾效率不低于95%。
在安全性能方面,口罩應能安全牢固地罩住口、鼻、下頜,不應存在可觸及的銳利尖端和銳利邊緣,不應明顯影響視野;口罩原材料不得使用再生料和可導致不良反應的材料,不應經過有氯漂白;配有呼吸閥的口罩,其呼吸閥應牢固不變形,內部件不應脫落;不應使用系帶式口罩帶;鼻夾應承受20次對折不斷裂;口罩內層材料不應印花或染色。標準嚴格規定了有害物質殘留,甲醛含量不高于20mg/kg;口罩外層的印花圖案不應掉色,禁用可分解致癌芳香氨染料;環氧乙烷滅菌殘留量不得高于2μg/g;不得檢出可遷移性熒光增白物質。標準還規定了微生物指標應達到一次性衛生用品要求。
在舒適性能方面,考慮兒童生理發育階段的呼吸特征,兒童防護口罩要求呼氣阻力和吸氣阻力均不高于45Pa;兒童衛生口罩要求通氣阻力不高于30Pa。在口罩佩戴的舒適性方面,標準推薦采用可調節式口罩帶。兒童口罩標準通過大幅降低呼吸阻力和通氣阻力指標,充分提高了兒童佩戴的舒適感。
呼吸阻力和通氣阻力小了,是否會影響口罩的防護效果?據了解,兒童口罩標準對顆粒物過濾效率、細菌過濾效率及防護效果的要求與成人口罩標準相類似。同時,為保障兒童免受有毒有害物質侵害,對可經呼吸道、皮膚進入人體,引起急慢性中毒甚至致癌的甲醛、香胺染料、環氧乙烷等的殘留量也有特殊要求。
此外,《兒童口罩技術規范》
推薦性國家標準對于兒童口罩的使用也給出了明確的佩戴安全警示,比如:兒童應在成年人看護下佩戴口罩,看護人應注意觀察并教育兒童正確佩戴口罩。兒童佩戴口罩期間不應打鬧或進行中等和中等以上強度運動,不應拆卸呼吸閥及呼吸閥內部件;如佩戴期間出現呼吸不適、皮膚過敏等癥狀,應及時摘脫口罩,必要時應立即就醫。口罩應及時更換,不建議口罩洗滌后重復使用,已使用的口罩不能交換等。出現呼吸困難兒童不建議佩戴口罩。使用時應將與口罩佩戴無關的物件清理掉等等。
《兒童口罩技術規范》推薦性國家標準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提出,全國紡織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由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組織醫療器械、個體防護、醫療衛生、人類工效、紡織材料、檢測等方面專家共同完成編制工作。標準為正確選擇和佩戴兒童口罩、規范行業競爭秩序、加強市場監管提供了依據,為兒童口罩生產企業提供了技術支持和標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