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生態情。像保護眼睛一樣守護好綠水青山,就要在生態環保典型亂象上刮骨療傷。這些極難修復的自然生態資源,以前是涸澤而漁的“窮破壞”,現在是據為私有的“富破壞”,但不管是怎樣的破壞,都該付出應有代價。
近日, 本報接到多方反映: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萬德街道馬套村的后山山坡上,竟然擠滿了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非法“野別墅”(當地村民這樣稱呼)。而此區域與泰山風景名勝區僅一河之隔。6月12日,消費日報記者趕赴濟南,進行了調查走訪。
(擠滿泰山山脈的“違建別墅”遠景圖)
為登上馬套村背后的山坡,近距離觀察那些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別墅,記者找了位向導。12日上午十一點左右,在向導的指引下,沿著一條水泥路,記者一直來到了山的最高處。遠遠望去,座座別墅傲然屹立于山崖間,從山頂延伸到山腳,有兩層的,也有三層的;有剛剛建好的,還沒有進駐人的;也有建了好多年的,裝修豪華,環境優雅;有正在裝修的,工人們忙碌不停。
據村民反映:“界首村的村干部,在界首村的后山坡,建了泰山山脈占地面積最大的‘野別墅’,單棟占地至少三畝以上。如果再不加以制止,估計泰山風景區周圍數百里的范圍內,‘野別墅’會泛濫,目前‘野別墅’已近700座,估計用不了多長時間,會超過千座。”
(擠滿泰山山脈的違建別墅近景 圖)
走到山下時,已是下午兩點。一位干部模樣的中年人正在路邊休息,看起來像是當地人。記者便以要買房為借口和他聊了起來。他告訴記者,要是買房或者買地,在馬套村或者界首村,找村民是絕對不行的,只有找干部。也不知道從哪一年開始的,一座一座的“野別墅”就冒出來了,這可是泰山山脈,是國山呀,和泰山風景區僅一河之隔。
遲滯難決,誰能相信這背后沒有值得深挖的故事。
據說,這么多別墅,購房者來自五湖四海有錢人士,這兒兩層的別墅,大概六十多萬,也有七十多萬的,最貴的就是三層別墅,有高到一百三十萬的,土地前兩年還有,能買到,大約七八萬一畝,而這兩年,給多少錢都難買到。
6月15日上午十點多,在濟南市自然資源規劃局長清分局,高遠勝局長及國土執法大隊隊長等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對于“野別墅”是否違法的問題上,高局長明確表示:耕地或林地上建房,改變了土地原本的用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相關條款,違法占地已成事實。執法隊長也解釋道:雖說違法是事實,可違建別墅無法拆除也是事實。首先從國土部門本身的行政執法權來說,國土部門無法對違章建筑強制拆除。因為國土部門沒有強制權,僅有執法權。如果要拆除相關違章,必須經人民法院判決。其次,拆除違建別墅,在全國范圍內,已成為一項政治任務。國家制定有嚴格的拆除方案,要求各單位各部門嚴格按方案執行,以規避社會矛盾激增。
據了解,馬套村是第五屆全國文明村。全國文明村鎮,是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的國家級榮譽稱號。
俗話說,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違建別墅從“三五成群”發展到“綿延成景”,前后不下十年的光景。敢在素有景區一河之隔 上任性建別墅,這膽子果真不是一般的大。這是一場不法官商的合謀:為了利潤而踐踏青山綠水;地方權力者“庸懶散慢虛”,守不住自家生態責任上的一畝三分地。污了環境,亂了秩序、傷了民心……小問題遷延難絕,最終活生生拖成了“硬骨頭”。這說明了一個最基本的共識:“搭建起野”別墅,問題的關鍵還在于少數領導干部。
據了解,全國違建別墅問題清查整治專項行動電視電話會議于2019年5月14日召開后,全國多地已先后開展違建別墅問題清查整治專項行動, 專項行動的開展 能夠有效遏制違建別墅亂象,切實解決違法占地、違法建設等違法行為。秦嶺別墅都拆了,蒼山大別墅照樣要拆。山東違章豪華建筑拆除時間又有多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