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星星周闖 廖春陽
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了第21屆中國專利獎授獎決定,湖南省31項專利獲獎,其中中國專利金獎項目2項,中國專利銀獎項目4項,中國專利優秀獎項目23項,中國外觀設計優秀獎項目2項,獲獎總數創歷史新高。
此次獲獎專利涵蓋軌道交通裝備、工程機械、生物醫藥、新材料、電子信息技術等優勢或特色產業,獲得金獎的項目都來自我省的軌道交通研究領域,分別是中南大學的“鐵路大風監測預警系統及方法”專利、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用于動車組的快速粘著控制方法”專利。
大風環境下鐵路行車安全是風、車、路、網、墻、地形多要素耦合的復雜系統工程,面臨著“列車安全運行速度未知、綜合防風能力不足、前方風場瞬變難測、行車科學判據缺乏”等關鍵難題。中南大學的“鐵路大風監測預警系統及方法”發明專利,提出了鐵路大風監測預警系統及方法,系國際上首創的大風環境下確保列車安全運行的具備監測、分析、預警和行車指揮功能的大型自動化控制系統,解決了列車“盲跑、慢跑、怯跑”問題。隨著技術的不斷完善,中南大學共提交了22項國家發明專利申請,2項PCT國際專利,形成了以“鐵路大風監測預警系統及方法”為核心的專利簇,構筑了全方位專利保護網。自實施日至2018年底,該專利簇技術成熟應用于青藏鐵路、新疆鐵路、香港城軌等,出口至馬來西亞、土耳其等國,新增銷售額28億元,新增利潤1.4億元,奠定了我國大風環境下鐵路行車安全技術的國際領先地位。
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一種用于動車組的快速粘著控制方法”,作為中國高速動車組牽引控制的核心專利,攻克了惡劣軌面條件下,動車組乘坐舒適性降低、動車組高鐵運營晚點,以及動車組長期粘著力控制不佳導致的輪對過磨耗、輪對擦傷以及輪對不規則多邊形等一系列軌道交通領域牽引傳動控制系統核心關鍵控制技術難題,全面提升了自主動車組的動力性能,保障了自主動車組在惡劣輪軌粘著條件下高速平穩運行,并改善了其乘坐舒適性。同時,該專利技術打破了國外軌道交通巨頭對粘著利用控制技術的嚴密封鎖,使得國產列車粘著控制性能超越西門子、三菱等國外軌道交通巨頭,實現了中國高鐵牽引傳動控制技術的國際領先。目前,該專利技術成功批量應用于國產高速動車組、城際動車組、機車、地鐵等軌道交通領域,對于推動我國軌道交通領域大功率重載列車、時速400公里及以上高速客運列車、軌道交通貨運列車牽引傳動技術發展,產品升級以及保障我國國民經濟關鍵重要領域產業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專利獎是國內唯一得到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認可的政府部門獎,評獎標準不僅強調項目的專利保護水平和創新高度,也注重其在市場轉化過程中的運用情況。據統計,自2009年《湖南省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綱要》頒布實施11年來,我省共獲中國專利獎各類獎項192項,其中中國專利金獎15項,中國外觀設計金獎2項,中國專利銀獎6項,中國專利優秀獎152項,中國外觀設計優秀獎16項、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優秀獎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