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由北京市海淀區質量強區工作領導小組主辦,海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與小米集團聯合承辦的海淀區“質量月”活動啟動儀式暨“企業質量提升伙伴計劃”發布儀式在小米科技園順利落下帷幕。小米集團副總裁、集團質量委員會主席顏克勝在演講中表示,“今天的質量已然升級為大質量,不僅僅包含制造業的硬質量,也包括互聯網行業的軟質量”。作為中國新經濟公司的代表,小米集團堅持“軟硬結合”的大質量觀,打造出獨特的質量文化,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先進路徑,也給中國制造業帶來一股新風。
據了解,質量月是面向全國范圍的質量專題活動,從1978年至今已舉辦31屆,見證了我國質量水平的不斷提升。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時刻,也是建設質量強國的關鍵節點,今年質量月也將主題定為“建設質量強國,決勝全面小康” ,體現出國家對建設質量強國,全面決勝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決心。小米集團副總裁何勇在致辭中表示,質量月活動不斷提高全民質量意識,為建設質量強國起到了不可磨滅的關鍵作用,并宣布小米內部首屆質量月正式啟幕。
小米倡導以用戶為中心,堅持包含制造業“硬質量”和互聯網行業“軟質量”的大質量觀,讓產品不僅能用,更要好用。2019年年初推出的Redmi Note 7小金剛系列率先承諾18個月質保,打破了行業慣例,成為國內首款18個月超長質保的智能手機。而在軟件方面,小米也通過小米社區App等渠道來了解、征集用戶對MIUI系統的意見和反饋,解決用戶真正關心的問題。目前,已有約200項業務入駐小米社區,月均處理約20萬條建議反饋,覆蓋用戶400萬人次,MIUI已完成第467周的周更新,成為堅持連續每周更新最久的手機系統。
小米集團副總裁、集團質量委員會主席顏克勝表示,“2017年,小米組建了由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親任主席的集團質量委員會,嚴格質量管理,用完善的管理體系為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如今,小米建立了集團質量信息化管理系統,搭建起質量數據中臺,能夠對質量數據進行24小時不間斷監控,實現質量的可視化、預警化。對質量的不懈追求,也讓小米近年來榮獲中國質量技術獎一等獎、全國質量標桿獎、亞洲服務獎等數百項國內外質量榮譽。
質量問題既是系統問題,也是個體問題,只有每個質量個體都做好,才能得到系統性改善。小米在內部倡導“質量第一、質量優先”的質量文化,組織形式多樣、線上線下結合的全員質量活動,形成“人人參與質量,人人負責質量,人人建設質量”的良好氛圍。2017年,小米設立了“小米質量獎”,用大額獎金表彰在質量工作中起到突出示范作用、做出杰出貢獻的項目團隊,參選項目產生的經濟效益已超過10億,形成的專利數量達數百項,真正做到了以獎促建。在本次小米質量月期間,小米集團也將組織40多場質量活動,涉及質量知識分享、與用戶交朋友、質量成果展等,持續推動質量提升。
今年是小米扎實推進質量工作的第三個年頭,也是集團新十年創業征程的起點年。顏克勝表示,“聚焦擴大內需和消費升級,能夠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而質量升級能引領消費升級,擴大內需依靠質量與創新的并舉驅動。”2020年,小米的研發預算已達到100億元,持續用創新驅動發展。下一個十年,小米將秉承“手機×AIoT”的核心戰略,始終堅持做“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好產品,讓全球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小米信仰互聯網,也將持續用互聯網賦能質量管理,通過創新打造高效的商業模式,提升效率,“做制造的制造”,推動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