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黑龍江省陶瓷行業協會六屆三次理事會議、陶瓷產業高峰論壇
11月9日上午,黑龍江省陶瓷行業協會六屆三次會議在哈爾濱市秋林商廈十樓會議室召開,中國陶瓷工業協會監事會主席祁春學、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侯文全、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吳能、陳敏、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陳軍、傅長敏應邀出席。
會議由黑龍江省陶瓷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海濤主持,劉延龍作了工作報告。中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二級調研員王爾平、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非遺處處長趙佩先、黑龍江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消費品處副處長張秋利、中共依安縣委常委潘巖應邀出席會議并講話。
參加會議的還有省陶協副會長、副秘書長、常務理事及省內外陶瓷藝術大師專家等80余人。會議通過了“十四.五”期間黑龍江陶瓷產業發展規劃以及成立申報“北國瓷都” 推進辦公室和成立黑龍江省陶瓷行業專家委員會的決定,同意聘請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李昌鴻、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江西省陶瓷行業協會會長劉少平、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吳能、陳敏、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陳軍、傅長敏、黑龍江省陶瓷藝術大師省陶瓷行業協會名譽會長劉根林等十二位省內外大師專家學者做為首批黑龍江省陶瓷行業專家委員會成員,其主要職責是定期為黑龍江陶瓷企業診脈,參加組織培訓班、研討會和負責各種獎項的評選工作。專家委員會的成立對黑龍江陶瓷產業專業化、技術化、高端化,標準化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會議為第二界黑龍江省陶瓷藝術大師頒發了證書。
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副理事長、黑龍江省陶瓷行業協會會長劉延龍向與會者作了工作報告。報告總結了省陶瓷行業協會換屆以來取得的工作成果,一是成功的舉辦了首屆和第二屆中國.依安陶瓷文化藝術節,為提升黑龍江陶瓷行業整體形象,擴大黑龍江陶瓷行業在全國的影響力做出了積極的努力。二是本著引進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的原則評選出了第二界黑龍江省級陶瓷藝術大師,為全省陶瓷行業發展樹立了一批領軍人物。三是“南聯北開”戰略取得實質性進展。成功的引進了產品產業項目,為全省陶瓷產業提檔升級創造了先決條件。四是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新產品脫穎而出。特別是以依安的宣紙瓷研發成功為代表以及黑陶、油陶、巖芯陶、冰花瓷等新型陶瓷產品的出現,為黑龍江省陶瓷行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五是一批新產品研發基地逐步形成新的發展規模。以依安、綏棱、勃利、哈爾濱等十余家基地為代表的生產企業已經形成了創新、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完整的配套體系,市場開拓能力不斷增強。六是一批非物質文化產業項目得到傳承和保護。最具代表性和北方特色的北方靈透黑陶的技藝傳承和保護已經列為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保護項目,金水陶、油陶等一批陶瓷非遺傳承保護項目也剛剛通過驗收,成為新的重點保護項目。七是一批資源深度開發的戰略合作項目得到具體落實。八是一批新興儲備資源和產品項目也在規劃落實中。高嶺土資源的初步勘探已經取得實質性成果。
劉延龍在報告中強調,今后五年發展戰略指導思想是,“繼續堅持人才發展和創新驅動戰略不放松,持續抓好產業規模升級,重點搞好資源深度開發,全力推進北國瓷都建設,努力把黑龍江建設成中國北方陶瓷重鎮”。發展目標是:“到二〇二五年,全省引進陶瓷工業企業年產值超過千萬的企業發展到20戶以上,工業總產值達30億元。新產品開發將實現倍數的增長,龍江陶瓷集團發展有限公司基本成型,申報‘北國瓷都’落地黑龍江的目標基本實現,黑龍江省陶瓷行業在全國的影響力更加突出,為全省陶瓷行業可持續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侯文全代表中國陶瓷工業協會講話,對黑龍江省陶瓷協會三年來的工作給予了充分懇定,他指出:黑龍江省六屆一次會議換屆以后,新的一屆協會領導,立足本省實際,在較短的時間內,廣泛開展調查研究,掌握了一手材料,理清了發展思路,科學地制定了全省陶瓷行業發展戰略的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不斷完善保障性措施,扎實推進每一項工作,創造性地發揮了協會組織的職能作用,許多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一些突破性工作和產生的影響在全國同行業中引起了高度關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思想和理論上的靜態局面,為進一步推動思想再解放,理論再創新、行業再發展樹立了典型樣板。
縱觀黑龍江省陶協近年來的工作,概括地說是:思想最活躍,活動最頻繁,工作最扎實,成效最顯著,許多工作開創了歷史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