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星星 劉婷
12月22日上午,長沙市首屆駐長高校知識產權在長轉化表彰會議在岳麓山大學科技城舉行。湖南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省知識產權局局長段志雄,長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邱繼興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農業大學、長沙理工大學、湖南中醫藥大學等高校領導出席,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王體澤主持會議。
會議對駐長高校知識產權在長轉化突出貢獻高校、優秀創新團隊、優秀服務機構進行了表彰,對3家高校知識產權轉化專門機構授牌,5個高價值專利組合培育項目在會上簽約。
邱繼興對受到表彰的高校、團隊、機構以及簽訂合作協議的企業表示了熱烈地祝賀。他指出,推動駐長高校知識產權就地轉化,不僅是滿足企業現實需求、支持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市委、市政府和廣大駐長高校共同的使命和責任。長沙歷來對知識產權工作高度重視,對推動駐長高校知識產權在長轉化工作旗幟鮮明、態度堅決。他建議,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進一步加強創新研究,進一步深化合作,推進駐長高校知識產權在長轉化。
段志雄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南的發展明確提出了打造“三個高地”、踐行“四新”使命的要求,對于知識產權工作而言,既面臨著重大挑戰,也蘊藏著巨大的機遇。長沙充分發揮省會城市的優勢,省市聯動探索建立了高校知識產權中心,率先全國出臺專門支持政策,有效搭建起高校創新成果向企業轉化的橋梁。他希望長沙繼續發揚“敢為人先”的精神,打造出“長沙樣板”“長沙經驗”,為其他市州乃至全國其他城市提供參考借鑒。同時,他也希望各駐長高校切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和轉化工作,充分發揮現有的創新資源,為長沙發展、湖南崛起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
2019年7月,長沙市人民政府出臺《長沙市促進駐長高校知識產權在長轉化若干措施》,成為全國首個專門針對駐地高校知識產權轉化出臺支持政策的省會城市。每年新增高校知識產權公共專項資金1000萬元,激勵表彰知識產權轉化成效突出的高校、創新團隊和服務機構,推動高校成立知識產權轉化專門機構,建立標準化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圍繞長沙22條產業鏈培育高價值專利組合,“體制機制、承載平臺、服務能力、轉化環境”四位一體靶向發力,15條實實在在的支持政策,鼓勵和支持廣大高校、企業和機構發揚“在長為長”的精神,科學運用知識產權制度,積極投身轉化主戰場,打通技術到產品的“最后一公里”。一年多來,取得的成績令人振奮,知識產權在長轉化數量近300項,轉化金額達到7.38億元。各駐長高校依托知識產權中心建設,切實加強知識產權標準化管理和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成效明顯。各園區、企業、服務機構積極響應號召,主動對接、加強合作,共同促進就地轉化的實施與落地,形成了凝心聚力、合作共贏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