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我國共實施汽車召回115次,涉及缺陷車輛430.85萬輛,其中包括新能源車128.38萬輛。其中,受缺陷調查影響召回21次,涉及缺陷車輛48.64萬輛,占召回總數量的11.29%。從召回類型看,以乘用車為主,召回105次,涉及缺陷車輛430.455萬輛。從問題總成看,電子電器召回次數最多為30次,涉及缺陷車輛279.16萬輛;其次是發動機召回20次,涉及缺陷車輛63.65萬輛;第三是車身、氣囊/安全帶和制動/轉向召回14次,涉及缺陷車輛分別為20.08萬輛、4.87萬輛和50.70萬輛。
排放召回也是一個新領域,2021年4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與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機動車排放召回管理規定》,進一步將召回從安全擴展到環保領域。汽車產業的這些新變化,從技術創新、技能提升、制度治理等方面,對召回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比起2020年上半年321.4萬輛的召回量,今年上半年召回量同比上漲34%。
德系召回占比接近七成 奔馳單次召回最多
從各國別來看,2021 年上半年德系、美系、韓系以及自主品牌在召回總量方面均有不同程度地提升。德系品牌在召回次數和召回總量方面依然大幅領先于其他各國別品牌,共計召回 29 次,召回車輛約 312.3 萬輛,占 2021年上半年召回總量的 67.8%,雖然召回次數僅比去年同期多1次,不過召回總量較去年同期猛增124.5%。
單次召回車輛最多的品牌為奔馳,3月12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發布召回公告,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因通訊模塊問題,自2021年4月12日起召共計超過260萬輛汽車。
除德系品牌獨占鰲頭外,日系、美系、韓系、自主品牌召回總量相差不大。其中日系品牌降幅較大,上半年共計召回車輛 355136 輛,僅占2021年上半年召回總量的7.7%,召回總量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 158.8%,召回次數也比去年同期減少了5次。而韓系品牌增長幅度最大,召回總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9倍多,召回次數也有一定提升。
相比去年而言,自主品牌在召回力度方面明顯加強,2021 年上半年共計召回20次,召回車輛249586 輛,召回次數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召回總量較去年同期增加 280%。據車質網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自主品牌單純質量類問題的投訴量較去年同期上漲 12.5%,同時召回總量大幅增加,體現出自主品牌對于產品質量缺陷問題愈發重視,能夠主動傾聽消費者的訴求,及時做出響應。
新能源汽車召回頻次增多 電池與電控成最大隱患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主任王琰指出,新能源汽車火災事故備受關注,截至目前,企業累計召回新能源缺陷車輛128.38萬輛,占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22.13%。智能網聯技術使車輛更加復雜化,2014年至今,國外汽車召回案例中,與軟件相關的安全問題顯著增加,增速超過40%,國內因信息系統問題累計召回712萬輛汽車,約占召回總量的10%,增加趨勢也日趨明顯。
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正處于飛速發展階段,產品與技術更迭速度持續加快,但隨之而來的質量問題也愈加突出。據統計,2021 年上半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發布的召回公告中,涉及到新能源汽車的多達18次,相比去年增加了12次,召回總量也呈現出大幅增長的態勢。
從召回的缺陷問題來看,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中“電池”無疑占據著首要地位。隨著電池技術不斷進步,電池能量密度持續攀升,對工藝與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通過篩選針對動力電池召回的車型可以發現,絕大多數都定位中低端市場,受到價格和續航水平雙重因素影響,在電池安全和成本方面可能很難做到兼顧,從而導致產品出現質量隱患。
除了“電池”,“電控系統”也是 2021 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召回的主要原因之一,且涵蓋高、中、低不同檔次車型,涉及問題也更為復雜。其中,曾經轟動一時的特斯拉“加速門”終于有了解決方案,特斯拉將通過遠程升級 OTA 技術為召回范圍車輛免費升級主動巡航控制軟件,優化主動巡航控制系統開啟邏輯,從而有效避免誤激活引發的突然加速問題。
擴大召回、多次召回比例增加
在國內日趨完善的召回制度推動下,近年來擴大召回與多次召回的比例逐漸提升。2021 年上半年擴大召回與多次召回達到了9次,創下歷年同期最高。其中,受到電裝公司“燃油泵缺陷”問題的影響,廣汽豐田擴大召回了部分凱美瑞和漢蘭達車型,通過深入調查可能存在質量缺陷的產品批次,主動發現問題并及時召回,避免更多車主蒙受損失。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上半年,寶馬先后三次對旗下首款國產純電動 SUV 車型 iX3 發布了召回公告,涉及安全帶傳感器、后輪半軸以及電池控制單元,涵蓋車輛硬件工藝與軟件邏輯多方面問題,引發業內對于 iX3 產品可靠性的質疑。不過,從另一層面來看,寶馬能夠在第一時間發現產品存在的質量問題,敢于在新車上市推廣的關鍵時期主動承認缺陷,多次實施召回,也體現出寶馬在面對產品缺陷問題時的責任和擔當。
與前幾年大量被動召回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車企,一方面采用汽車遠程升級技術(OTA)對已經銷售車輛某些功能或性能進行改進和優化,另一方面利用OTA技術作為召回手段,提高召回效率,降低召回成本,這對于汽車產品整體質量的提升將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當然,在這些召回案例中,海外品牌始終占據著相當高的份額,自主品牌雖然也有類似行為,但仍建立在監管機構或媒體的推動下。自主品牌只有正視差距,積極通過主動召回解決產品質量問題,努力改善企業與用戶之間的關系,贏得市場信譽,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