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食品抽檢不合格情況的通告,抽檢的27大類食品307批次樣品,其中食用農產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方便食品、蔬菜制品和水果制品等5大類食品7批次樣品不合格。

1批次生物毒素超標
重慶市錦江麥德龍現購自運有限公司重慶南岸商場銷售的、標稱益海嘉里家樂氏食品(上海)有限公司進口的、家樂氏公司泰國瑞陽工廠生產的家樂氏可可球即食谷物(原產國:泰國),其中黃曲霉毒素B1檢測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對益海嘉里家樂氏食品(上海)有限公司作出行政處罰,沒收違法經營產品27672盒,沒收違法所得44.5萬元,罰款人民幣1837萬元。
黃曲霉毒素B1是一種強致癌性的真菌毒素。長期食用黃曲霉毒素B1超標的食品,可能會對肝臟造成損害。《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中規定,黃曲霉毒素B1在玉米制品中的最大限量值為20μg/kg。
家樂氏可可球即食谷物中黃曲霉毒素B1檢測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使用的原料受到黃曲霉等霉菌的污染,也可能是生產加工過程中衛生條件控制不嚴,還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2批次農獸藥殘留超標
1、北京誠惠凱旺商貿中心銷售的、來自山東省聊城市莘縣永旺食品有限公司的烏雞,其中甲氧芐啶殘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2、 海南旺豪陽光實業有限公司銷售的、來自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鳳翔蔬菜批發市場(供應商:林佳俊)的長豆角(豇豆),其中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克百威、啶蟲脒殘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甲氧芐啶為抗菌增效劑,常與磺胺類藥物一起使用。長期食用甲氧芐啶殘留超標的食品,可能會引起惡心、嘔吐等反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規定,甲氧芐啶在家禽肌肉中最大殘留限量值為50μg/kg。
雞肉中甲氧芐啶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在養殖過程中為快速控制疫病,違規加大用藥量或不遵守休藥期規定,致使上市銷售產品中的藥物殘留量超標。
克百威又名呋喃丹,是氨基甲酸酯類農藥中常見的一種殺蟲劑。少量的殘留不會引起人體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克百威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可能有一定影響。《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9)中規定,克百威在豆類蔬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02mg/kg。
豇豆中克百威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為快速控制蟲害而違規使用。
啶蟲脒是一種煙堿類殺蟲劑,具有觸殺、胃毒和內吸作用,對豇豆中薊馬等有較好防效。少量的殘留不會引起人體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啶蟲脒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可能有一定影響。《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9)中規定,啶蟲脒在莢可食豆類蔬菜(食莢豌豆除外)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4mg/kg。
豇豆中啶蟲脒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為快速控制蟲害,加大用藥量或未遵守采摘間隔期規定,致使上市銷售的產品中殘留量超標。
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是一種大環內酯類殺蟲劑,具有觸殺、胃毒和組織滲透作用,對豇豆中薊馬、豆莢螟等有較好防效。少量的殘留不會引起人體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可能有一定影響。《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9)中規定,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在豆類蔬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015mg/kg。
豇豆中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為快速控制蟲害,加大用藥量或未遵守采摘間隔期規定,致使上市銷售的產品中殘留量超標。
1批次重金屬污染
淘寶網莊稼人干貨鋪(經營者為江蘇省泰州市興化市靖宇食品經營部)在淘寶網(網店)銷售的、標稱江蘇省泰州市興化市綠寶食品有限公司制造的芹菜粉,其中鉛(以Pb計)檢測值不符合產品執行標準要求。
鉛(以Pb計)是一種常見的重金屬元素污染物,長期食用鉛含量超標的食品,可能會對人體的血液系統、神經系統產生損害,尤其對兒童生長和智力發育的影響較大。《脫水蔬菜 葉菜類》(NY/T 960—2006)中規定,鉛(以Pb計)最大限量值為0.2mg/kg。
蔬菜干制品中鉛(以Pb計)檢測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使用的蔬菜原料中鉛含量超標,也可能是生產設備或包裝材料中的鉛遷移帶入。
2批次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
1、天貓春江月食品旗艦店(經營者為浙江省杭州春江月食品有限公司)在天貓商城(網店)銷售的、標稱浙江省杭州春江月食品有限公司銷售的、浙江省杭州果樂緣食品有限公司(分裝)的烏梅(李子制品),其中亮藍、莧菜紅、相同色澤著色劑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檢測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2、天貓向興旗艦店(經營者為江西省天策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在天貓商城(網店)銷售的、標稱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盛華園食品廠分裝的天山烏梅,其中亮藍、莧菜紅檢測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亮藍又名食用藍色2號,水溶性非偶氮類化合物,是常見的人工合成著色劑,在食品生產中應用廣泛。如果長期攝入亮藍超標的食品,存在致畸、致癌的可能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涼果類蜜餞中亮藍的最大使用量為0.025g/kg。
涼果類蜜餞中亮藍檢測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過程中計量不準導致終產品亮藍超標,也可能是生產企業為改善產品色澤、提高市場價值而過量使用。
莧菜紅又名藍光酸性紅,偶氮類化合物,是常見的人工合成著色劑,在食品生產中應用廣泛。如果長期攝入莧菜紅超標的食品,存在致畸、致癌的可能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蜜餞涼果中莧菜紅的最大使用量為0.05g/kg。
涼果類蜜餞中莧菜紅檢測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過程中計量不準導致終產品莧菜紅超標,也可能是生產企業為改善產品色澤、提高市場價值而過量使用。
相同色澤著色劑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
著色劑又稱食用色素,用于賦予和改善食品的色澤。如果長期過量攝入,會加重肝臟和胃腸道的負擔,對人體健康造成一定危害。《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相同色澤著色劑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檢測值不得超過1。
涼果類蜜餞中相同色澤著色劑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檢測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對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不了解而超限量添加多種相同色澤著色劑,也可能是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未嚴格控制各相同色澤著色劑的用量。
1批次質量指標不達標
淘寶網老孫家炒貨食品(經營者為陜西省西安市蓮湖區老孫家炒貨經銷部)在淘寶網(網店)銷售的、標稱陜西省西安市蓮湖區佳萬食品有限公司委托陜西老孫家炒貨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蘭花豆,其中酸價(以脂肪計)檢測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酸價(以脂肪計)又稱酸值,主要反映食品中的油脂酸敗程度。酸價超標會導致食品有哈喇味,超標嚴重時所產生的醛、酮、酸會破壞脂溶性維生素,導致腸胃不適。《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堅果與籽類食品》(GB 19300—2014)中規定,堅果與籽類食品中酸價(以脂肪計)的最大限量值為3mg/g。
堅果與籽類食品中酸價(以脂肪計)檢測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企業原料采購把關不嚴,也可能是生產工藝不達標,還可能與產品儲藏條件不當有關。
抽檢不合格的食品市場監管總局已責成北京、上海、江蘇、浙江、江西、山東、廣東、海南、重慶、陜西等省級市場監管部門立即組織開展核查處置,查清產品流向,督促企業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從嚴處理;及時將企業采取的風險防控措施和核查處置情況向社會公開,并向總局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