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10月13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消費提示,老年消費者要警惕。

一、警惕“神醫”“神藥”等虛假廣告
案例:2021年7月5日,河南濟源市市場監管局接到消費者投訴舉報,稱其在黃某處購買的花粉山藥壓片糖果,服用后降血糖效果非常好,但同時出現一系列不良反應。經檢驗,產品中檢出格列本脲。
格列本脲是一種降糖效果明顯的處方西藥。由于副作用比較明顯,長期大量服用會造成低血糖和腎病,甚至引發死亡,因此該藥只有特定人群才可使用,而且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當事人的行為涉嫌違反《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八條“生產經營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藥品”的規定,并涉嫌違反《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定,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目前,該案已移送公安機關。
中國消費者協會提醒:
1、消費者要通過持有《藥品經營許可證》 和《營業執照》的醫院、藥店等正規渠道(含電商平臺)購買藥品;仔細檢查藥品的批準文號(國藥準字號)、有效期限等,消費者可在國家藥監局網站進行查詢、核實。
2、對于宣稱能治療疾病的“食品”要警惕,要么是虛假宣傳,要么可能是非法添加了藥品,長期食用會對消費者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健康隱患。
3、當心“神醫”“神藥”等虛假廣告,一些不法經營者為了獲取經濟利益,發布涉及中醫藥的虛假違法廣告,通過虛假或者夸大療效,誘導消費者購買和使用。
二、保健食品選對用對才能有助健康
中消協提醒,購買保健食品時要三注意:
1、要結合自己身體狀況來選擇。每種保健食品都有它的適宜人群或不適宜人群,消費者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和實際需求,最好到正規醫院進行體檢,聽從醫生的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2、要認準“藍帽子”標志,并仔細核對保健食品批準文號。盡量選擇超市、藥店、專賣店等正規場所或信譽較好的電商平臺購買;注意查看商家是否有《食品經營許可證》,其經營范圍是否含有保健食品銷售。
3、要注意區分保健食品與其他食品及藥品,按標簽、說明書的要求食用。保健食品沒有疾病治療或預防作用,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保健食品一般需較長時期的食用才能達到保健的目的,不可期望所謂“療效”“速效”,切勿聽信吹噓靈丹妙藥或片面夸大藥品毒副作用的虛假宣傳;一定要按照標簽、說明書中要求的劑量和次數來服用;不要與同類營養素補充劑同時食用,以免補充過量。
三、低價旅游多為購物“陷阱”
案例:游客周某投訴,湖北宜昌某旅行社以獎勵“中老年健身舞比賽”優勝成員為名,組織周某一行5人“零團費”港澳六日游。行程中,導游存在誘導購物行為,所購商品明顯質價不符,周某一行5人共計消費9萬余元。經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市場綜合執法支隊調查,該旅行社共組織197名中老年人赴港澳旅游。其中55歲以下的中老年人每人團費0元,55歲以上的老年人每人團費380元,且該社未向地接社支付團款費用,地接社需通過帶領游客購物獲取收益。
中消協提醒:
1、消費者選擇旅行社和旅游產品時不能單純以價格為導向,要多關注旅行社的口碑以及旅游產品品質;
2、消費者要考慮自身身體狀況和承受能力等因素,并與旅行社簽訂旅游合同,詳細閱讀合同條款,了解旅游行程安排及雙方的違約責任,特別要注意合同中是否有針對老年消費者的特別條款;
3、如果發現旅行社的合同有存在向老年人收取年齡“附加費”、收取高額保證金等明顯不合理之處,一定要提前與旅行社協商解決,切不可盲目簽約。
四、投資理財小心中“套”血本無歸
近期,北京、廣東、河南等多地出現了借“以房養老”進行非法集資或者轉移老年人房產的案件,受害者損失慘重。
“以房養老”騙局基本套路
忽悠老人將房子抵押貸款,然后將貸到的款項投資于號稱每月可得10%— 15%的高息“理財項目”,老人將房產處置權交給理財公司。最初每月老人能收到相應的回報,但沒過多久,不光收益和本金得不到歸還,連自己的房子也被強制過戶,老人“錢房兩空”。

中消協建議老年消費者:
1、要主動學習投資理財知識,明確投資理財不同于銀行儲蓄存款,各種理財產品均存在一定的風險。積極與子女溝通,有不懂的可向子女請教,重視聽取他們的意見。
2、要去銀行、保險公司等正規金融機構購買理財產品。仔細閱讀理財產品說明書或者理財合同,了解理財產品的類型、風險等級、是否保本、預期收益率、投資方向或掛鉤標的、流動性安排等詳細情況。
3、要按照要求進行風險承受能力測評,結合測評結果挑選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注意適度投資、分散風險。
4、要警惕高息理財項目,遠離非法集資。要禁得住“高息”理財項目的誘惑,不輕信商家任何“低門檻、高回報”的宣傳,不購買通過理財群、旅游、講座、電話或者上門推銷的理財產品,不購買資金去向不明、投資業務不清、先交錢再找項目的理財產品,防止血本無歸。
五、不參加非法“會銷”
案例:2021年1月,浙江省象山縣市場監管局依法對某會銷現場進行檢查,現場聚集約200名中老年人。
經查明,某家紡有限公司以舉辦28周年慶典活動為由,通過免費領取雞蛋和禮品等方式吸引眾多中老年消費者聆聽講座,并在講座現場虛假宣傳其蠶沙枕內含37味純中草藥、抗菌被具有殺菌消炎的作用、黑金功能被有產自中非的黑鉆石,能放射能量波,提高免疫功能。據調查,蠶沙枕的填充物僅為蠶沙和聚酯纖維,黑金功能被的填充物為黑金纖維棉,抗菌被的作用也系其自行編造。象山縣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作出停止違法行為并處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
中消協建議消費者:
務必擦亮雙眼,遠離打著養生講座、專家訪談、有獎聽課、“專家”坐診、免費體檢、傾情體驗、免費旅游等旗號,采取家訪送禮、親情拉攏、會員優惠、雇托銷售、饑餓營銷等各種方式推銷產品的非法“會銷”活動,不相信商家“洗腦式”宣傳,切勿貪小失大。

六、小心電信詐騙
電信詐騙的主要表現形式
冒充“老朋友”以各種理由借錢或者冒充醫務人員稱其子女住院亟需交錢才能動手術;
虛假中獎或者扶貧詐騙,老年人想要領取獎金或者扶貧補助需要先繳納一筆費用,如保證金、郵資、手續費或者個人所得稅等;
冒充銀行或者公安局、檢察院、法院工作人員的電話,以信用卡被透支或被冒用、涉嫌巨額詐騙、涉嫌洗黑錢等理由要求將資金轉到所謂的“安全賬戶”,一旦資金匯入,相關人員便徹底失聯;
相親交友詐騙,不法分子利用老年朋友獨居寂寞、求伴心切等心理特征,在互聯網社交平臺上刊登交友信息,誘騙老年人加其好友,之后會以種種理由借錢,借到錢之后就銷聲匿跡等。
中消協提醒:
對涉及金錢的事,一定要理性分析、多方核驗,不要草率做決定,不向陌生人轉賬匯款,不將銀行卡號、密碼、驗證碼等信息告知陌生人,更不要貿然按照對方的指示進行操作,務必看護好你的“錢袋子”。
建議在智能手機上安裝公安部門推出的國家反詐中心APP,為老年消費者防范電信詐騙提供多一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