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房屋質量、共建美好生活”,中國房產質量周報第13期發布。
2021年11月1日-11月7日,中國質量萬里行共收到22條業主投訴信息,加上網絡監測的輿情數據,最終整理出10個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項目。
具體來看,本周重點投訴項目涉及的開發商包括華潤置地、首開股份、北京建工、卓越集團、中交地產、西安高科、祥生地產、深鐵置業、中建東孚、保利發展、嘉鴻集團、新城控股、萬霖地產和招商蛇口。
涉及的項目分別是北京市萬橡悅府、北京市北清云際、西安市高科綠水東城六期、溫州市祥生·中央尚品、深圳市深鐵懿府一期、濟南市中新·錦繡天地、鄭州市保利·心語晴苑、惠州市嘉鴻新城·博雅府、阜陽市萬霖·尚城和青島市招商公園1872。
經統計,十個項目涉訴問題包括:開發商私自更改規劃、未按圖紙施工、違規銷售、精裝房“貨不對板”、房屋質量差及虛假宣傳等問題。
本期投訴項目中,中國房產質量周報重點關注北京市萬橡悅府、深圳市深鐵懿府一期、惠州市嘉鴻新城·博雅府及濟南市中新·錦繡天地四個項目。其中,萬橡悅府業主反映項目開盤選房不透明、不公正。深鐵懿府一期因B戶型廚房窗戶未按圖紙施工,交付面積與宣傳內容不符而被業主維權。此外,嘉鴻新城·博雅福的業主因宣傳承諾的學校無法兌現而投訴開發商,中新·錦繡天地的業主則因小區建設現狀與銷售承諾不符而投訴開發商。
北京市萬橡悅府:項目未公證搖號即線上選房
北京市萬橡悅府由北京怡和置業有限公司開發建設,據天眼查,該開發公司由華潤置地、首開股份和北京建工合資成立。2021年11月2日,萬橡悅府10#和11#兩棟樓取得預售證,11月3日購房者可繳納認籌金,11月4日線上選房。據購房者反映,僅其通過購房群統計繳納認籌金的人數已超過千名,而預售房源共計159套,認籌人數遠遠超出預售房源的三倍以上。
依據相關規定,熱銷項目(客源/戶數超過3)要在區住建部門指導下采取公證搖號,而萬橡悅府并未公證搖號,直接通知購房者線上選房。此外,購房者發現,部分銷售人員不在“銷售機構、銷售員注冊備案信息”中。目前,購房者要求盡快退款20萬元認籌金。華潤集團北京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已記錄購房者投訴的相關問題,并反饋至領導。
深圳市深鐵懿府一期:開發商未按圖紙施工
深鐵懿府是深鐵置業旗下項目,位于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有業主投訴:“開發商未按圖紙施工,改建372套B戶型的廚房窗戶,致其面積與預售宣傳材料及報規報建設計圖均不符。”
深鐵懿府的售樓處的工作人員表示,之前有收到業主的反饋,已將相關問題反饋至公司,公司稱會按合同約定的交付內容如期交付,但就業主投訴的問題沒有具體回復。
惠州市嘉鴻新城·博雅府:宣傳的學校無法兌現
惠州市嘉鴻新城·博雅府是由嘉鴻集團與新城控股共同合資開發建設的項目,有業主反映項目宣傳時承諾的北大附屬實驗學校無法兌現,原計劃建設學校的教育用地變更為工業用地后,開發商仍以學校作為賣點進行宣傳。
該項目的工作人員表示,關于用地性質變更一事,政府于去年11月份開始征收意見,目前還未形成定案。從去年11月后,以學校作為宣傳點的推廣工作持續到今年3月,之后沒有任何這方面內容的輸出。
濟南市中新·錦繡天地:商業、住宅未分離,與承諾不符
中新·錦繡天地位于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系中建東孚旗下項目。業主發現,小區C02和C03地塊的商業部分與住宅部分未分離,與宣傳時承諾不符。另外,業主還表示,目前為開放式社區,人員混雜,在當下疫情特殊期間存在健康及安全隱患。錦繡天地售樓處的工作人員稱,針對商業、住宅是否分離一事并不了解。
重點投訴問題:違規交付
近期,關于“開發商存在房屋未完工交付、未經過竣工驗收交付,交付時不出具《竣工驗收備案表》”等問題的投訴較多。
上周,長春市中海龍璽B區、瓊海市世茂幸福里、太原市辰興·優山美郡四期、石家莊市富力城二期和天水市水木溶城在交付時存在問題,包括開發商交房時未出具《竣工驗收備案表》、項目未完工交付以及業主須先交錢后驗房等問題。
竣工驗收即建設單位在房屋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后,將房屋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報告和規劃、公安消防、環保等部門出具的認可文件或者準許使用文件報建設主管部門審核。根據《建筑法》第61條和《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第17條規定,未經竣工驗收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若購房者在開發商未取得竣工驗收的情況下收房,會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無法確定房屋建設是否符合規范,另一方面購房者也無法辦理房產證。因此,購房者收房時須先確認小區是否已取得《竣工驗收備案表》,若沒有取得,購房者可拒絕收房。
明星樓盤推薦
上周,中國房產質量周報輿情研究室基于市場認可度、產品品質、服務品質及口碑四個維度,甄選出本期明星樓盤,包括廣州市中海觀瀾花園、揚州市華僑城橋城里、青島市融創影都壹號、南京市云瀾尚府、三亞市海上大都會五個樓盤,具體信息如下表:
中國質量萬里行將持續關注房產市場的動向,充分發揮新聞輿論監督作用,督促房企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助推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有序發展,維護消費者權益,實現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