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11月11日,我通過京東到家app在永輝超市西固店分別購買了蟶子和秋刀魚兩樣海鮮共計消費59.9元,存在食材變質的問題。這么正規的超市一再出現這種情況讓人難以接受,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我提出賠償1000元,超市認為我的訴求不合理,不予賠償。”近日,家住西固的楊女士致電蘭州晨報新聞熱線96555講述了自己的遭遇。
隨后,楊女士撥打了12315進行投訴,負責處理此投訴的西固區市場監管局陳坪市場監管所工作人員稱,針對楊女士的投訴進行了調解,但調解不成功,消費者需通過走司法程序來實現訴求。
購買食材肉眼可見已變質
消費者:
“10月27日22:42通過京東到家app手機下單,我在永輝超市西固店購買了黃蟶約400克,28號收到貨,當天下午清洗時發現食材不新鮮,由于當時還在疫情期間,就想著還是湊合做熟了將就吃,但是熟了之后發現蟶子全部脫殼腐壞,蟶子肉脹大,發臭,非正?墒秤玫臓顟B。當天聯系客服之后成功辦理了退貨退款,將貨物全款41.1元退回!睏钆扛嬖V記者,雖然有了一次退貨經歷,但她認為,這么大的超市,這種情況是偶發事件,也沒有太在意。


“11月11日,我再次通過京東到家app手機下單,在永輝超市西固店購買了凍秋刀魚450-500克。商品于當天17:40左右在小區東門柵欄處收到,拿回家后發現魚并不是冷凍狀態,我母親沒有檢查就把魚放入冰箱冷凍了。隔天下午三點半左右拿出凍秋刀魚自然解凍,四點半左右開始收拾魚,打開包裝袋才發現魚的外觀不是太好,魚鰓、魚肚附近表皮有類似皮下出血的紅色印記,有條魚嘴已經碎裂,還有一條魚背附近有掉落的魚肉。剖開魚肚發出濃烈腥臭味,所有臟器化成黑水,清洗之后剖開的魚肉呈灰紫色,與正常秋刀魚的白粉色相去甚遠,還有一條魚肉已經松散、魚刺脫骨!睏钆勘硎,她立刻拍照并聯系超市客服,對方答復會轉告相關負責人。


“直到我隔天向12315投訴后,一位自稱是超市生鮮部工作人員的男士才聯系了我,他告訴我,冷凍食品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一開始同意退貨,后來又同意三倍賠償,理由是疫情期間人手不夠,有可能出現線上訂單配貨工作人員誤拿了已經化凍、品質出現問題的魚。我沒有接受這個處理結果。當天晚上8點左右,超市客服致電了解情況,要我發照片過去,之后又有一位生鮮部門的負責人電話聯系告訴我,魚沒問題,是新鮮可食用的,不能進行賠償!睏钆空f,自己連續兩次購買到有問題的食材,超市前后處理態度不一致,回復的理由,她難以接受,會繼續通過司法手段進行維權。
已向監管部門提交了秋刀魚的質檢報告
超市:
11月22日,陳坪市場監管所對永輝超市和楊女士進行調解。在調解現場,永輝超市西固店店長陳銀告訴記者,他們已經向陳坪市場監管所提交了秋刀魚的質檢報告,確認超市出售的秋刀魚沒有質量問題,認為楊女士的賠償要求不合理,不同意調解。
“楊女士第一次購買蟶子要求退款,我們已經退了。第二次購買的秋刀魚,我們已向陳坪市場監管所提交了同批次貨物的質檢報告,也可以讓監管部門上門采樣檢測,消費者沒有在收到貨品第一時間檢查貨品質量,發生的質量糾紛我們不同意賠償!标愩y表示,超市方面不同意調解。
終止消費者權益爭議調解
市場監管所:
對于楊女士投訴的情況,陳坪市場監管所工作人員稱,根據他們調查了解的情況,對消費者和商家進行了調解,但是由于雙方明確表示無法達成調解協議,所以已經終止調解。
購買食品一定要仔細觀察食品信息
律師:
北京德恒(蘭州)律師事務所律師汪雯表示,消費者楊女士遭遇的維權事件中,對于秋刀魚在哪個環節變質,消費者和超市的責任確實不好界定,楊女士和超市如果沒能通過調解達成和解,只能走司法程序,但取證仍是難點。
汪雯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采購食品時一定要仔細觀察食品信息,如食品包裝、保質期、氣味以及保存條件等,尤其是網購生鮮類食品,一定要當面查驗,如果發現問題,最好現場維權,避免因無法舉證而帶來損失。
來源:掌上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