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政府服務與治理能力提升”“新技術新應用與網絡安全”專題報告發布
本刊記者 李穎
12月9日上午,“數字政府服務與治理能力提升暨新技術應用與網絡安全”專題報告發布會成功召開,會議由復旦大學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研究基地主任、教授沈逸主持并發布《2021全國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數字政府服務與治理能力提升”專題調查報告》和《2021全國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新技術新應用與網絡安全”專題調查報告》。
▲復旦大學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研究基地主任、教授沈逸
“數字政府服務與治理能力提升”和“新技術新應用與網絡安全”專題調查報告均基于2021年度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活動收集的280+萬份有效問卷數據,真實、客觀、全面反映了參與者對數字政府服務與治理能力提升和新技術新應用與網絡安全的感受,指出數字政府服務與治理能力提升和新技術新應用與網絡安全建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明確數字政府服務與治理能力提升和新技術新應用與網絡安全在國家治理和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時揭示數字政府服務與治理能力提升和新技術新應用與網絡安全的發展趨勢。
“數字政府服務與治理能力提升”專題報告發布
復旦大學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研究基地主任、教授沈逸總結“數字政府服務與治理能力提升”專題報告的重點發現:政府線上服務建設效果顯現,部分領域滲透率較高;政務服務線上化取得一定成效,線上平臺推廣程度與易用性值得關注;線上服務便利性較優,流程效率不高,反饋感知仍需加強;網上服務安全性總體評價較高,細分問題不少,政府監管工作滿意度需提升;舉報投訴工作亟需加強;網絡和信息技術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獲得肯定。
“數字政府服務與治理能力提升”專題報告中關于政府治理成效和服務評價的分析如下:
1.網絡安全法治社會建設和依法治理狀況評價
公眾網民對網絡安全方面的法治社會建設和依法治理的評價很滿意的占20.57%,滿意的占34.4%,認為一般的最多,占35.86%。認為好評的超過一半(54.97%),總體評價上給予好評。
2.政府網上服務的評價
公眾網民對政府在網上服務方面的表現評價非常滿意的占 21.6%,滿意的占36.38%,認為一般的占34.14%。認為好評的占57.98%,超過半數,總體評價是好評為主。
3.網絡安全治理總體狀況的評價
公眾網民對我國網絡安全治理總體狀況滿意度評價非常滿意的占22.45%,滿意的占36.41%,評價一般的占32.8%。認為好的占58.86%,超過半數,總體上好評。
4.對政府網上服務便利性的評價
當前政府線上服務的便利性受到好評。絕大多數的公眾網民對線上服務的便利性給予較高評價:非常便利(21.36%),比較便利(49.94%),一般(22.82%),給予肯定態度的占大多數(71.3%)。
5.對政府監管部門在網絡安全方面哪些服務比較滿意的評價
參與調查的公眾網民相對比較滿意的服務有:信息查詢(60.83%),知識普及(55.55%)。以下幾個服務滿意的公眾網民數量則偏少:免費工具提供(16.88%),標準制定(13.25%),技能競賽(10.37%),其他(3.41%)。
6.對政府利用網絡和信息技術提升治理能力的滿意度
數據顯示,參與調查的公眾網民對于相關政府利用網絡和信息技術提升治理能力取得的成效是比較認可的,選擇一般及以上的比例有83.08%。其中,選擇非常滿意的為15.8%,選擇滿意的為38.22%,選擇一般的為29.06%。
沈逸教授在“數字政府服務與治理能力提升”專題報告的分析結論中指出政府近年來加強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平安城市等信息化建設大大地改善了信息化基礎設施,為提升政府現代化治理能力,改善數字政府公共服務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國在網絡安全領域加強治理,成效顯著,為數字經濟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新技術新應用與網絡安全”專題報告發布
沈逸教授發布今日第二個專題報告--“新技術新應用與網絡安全”。總結“新技術新應用與網絡安全”專題報告的重點發現:新技術應用前景向好,網絡安全問題需重點關注;5G網絡建設需加強,5G網絡安全問題應加快解決;數字政府與智慧城市應用新技術收獲好評,部分問題值得關注;網絡安全新技術發展百花齊放,體系建設應齊頭并進。
“新技術新應用與網絡安全”專題報告關于新技術應用前景與制約因素的分析如下:
1.對新技術新應用的網絡安全問題的關注度
從業人員對新技術新應用的網絡安全問題的關注度排列前5位為:5G移動網絡(73.73%),大數據(64.24%),人工智能(53.68%),物聯網(41.36%),云計算(39.87%)。數據顯示從業人員對新技術新應用的網絡安全問題是比較關注的。
2.對5G技術的顧慮
參與調查的從業人員對5G技術的顧慮排名前4的有:比4G服務收費更高(64.04%),網絡覆蓋面。58.46%),技術不成熟出現網絡錯誤或卡頓(45.9%),網絡不安全(33.35%)。數據顯示,從業人員對5G技術最關注的是費用較高和網絡信息覆蓋仍然不足的問題。
3.數字政府和智慧城市的網絡安全狀況評價
參與調查的從業人員對數字政府和智慧城市的網絡安全狀況評價:15.33%從業人員認為非常安全,45.65%認為比較安全,33.74%認為一般。數據顯示超過一半的從業人員認為數字政府和智慧城市的網絡安全狀況是比較安全的。
4.網絡安全新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
在調查從業人員關注的網絡安全新技術未來的發展趨勢時,最受到關注的排前3的熱點為:芯片、OS、云平臺等關鍵領域自主創新技術(70.62%),5G/6G高速無線網絡技術(63.47%),物聯網、車聯網與工控領域基礎網絡安全(55.35%)。
沈逸教授在“新技術新應用與網絡安全”專題報告的分析結論中指出近兩年來,遠程辦公、網絡協同、線上服務等需求的爆發,極大地推動了各行各業向業務數字化轉變。有了網絡和信息技術的加持,傳統經濟迎來了升級換代加速發展的新階段。在應對變局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基于網絡信息技術的新技術、新應用,也讓人看到了數字經濟的巨大活力和發展潛力。碳中和、綠色經濟等新發展目標和理念的提出引領各個行業進入新一輪轉型、升級和發展階段。數字化是未來發展的方向,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已經成為關鍵技術,網絡和信息化基礎設施成為不可或缺的基礎條件,網絡安全將起重要的保障作用。
專家研討互動:分享專業領域最新的研究成果
專家研討環節邀請多位權威專家針對其各自專業領域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
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求是特聘教授方興東作《智能時代數據驅動下的網絡安全新范式》主題分享;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科技與網絡研究所執行所長、研究員李艷以《網絡安全的重要邏輯》為主題進行發言;
廣東省信息安全測評中心副研究員林曉昕以《從網絡安全的視角解讀新技術新應用的“利”與“弊”》為主題發言;
上海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胡馮彬作《新技術變革下社會治理的挑戰分析》專題發言。
在會議互動環節,調查活動組委會秘書長黃麗玲與沈逸教授圍繞調查活動的問卷設計、合作參與推廣、調查數據人工智能建模大賽等主題展開熱烈的討論,雙方就調查活動合作意向達成一致,運用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研究基地和復旦大學國際關系公共事務學院兩個平臺與調查活動組委會進行深度、充分的合作,后續的工作將會持續展開推進,共同為調查活動的發展努力!
▲調查活動組委會秘書長黃麗玲
經本次報告發布會和相關調查分析可知,我國網民網絡安全感有所提升,對數字政府服務與治理的滿意度也較高,從業人員積極參與新技術新應用與網絡安全專題調查,提供豐富的樣本數據信息,反映了從業人員對當前網絡安全狀況和治理效果的滿意程度的評價,包括從業人員對熱點問題的關注、對整體網絡安全態勢的感受、以及對政府監管、企業自律、行業發展、新技術新應用等方面的評價,從而促進新技術新應用與網絡安全的升級打造,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