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 以“公平守正 安心消費”為主題的2021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網民網絡購物安全權益保護滿意度專題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發布。《報告》顯示,超五成網購者滿意網絡安全狀況,虛假宣傳、售賣假貨、個人信息泄露,成為網購者期待提升的三個主要方面。
調查活動組委會主任,公安部第一、第三研究所原所長嚴明介紹,2018以來,由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指導,全國135家網絡安全行業協會及相關單位聯合組織支持,連續4年開展“全國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活動,調查采取線上問卷調查方式,樣本采集量從2018年14萬多到2021年284萬多份。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產品質量與安全法制研究中心主任李俊教授現場發布《網民網絡購物安全權益保護滿意度專題調查報告》。《報告》圍繞調查背景、總體調查結論、網購售后環節現狀與問題、四種網購新業態的現狀與關注點、對策與建議五個方面展開。348251份專題問卷樣本數據顯示,超五成網購者滿意網購安全狀況。75%以上的網購者要求進一步打擊網購平臺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虛假宣傳、售賣假貨、個人信息泄漏成為危害網購者權益的三大主要問題,三項占比都達68%以上。
《報告》給出了五方面建議與對策:第一是推進法律制度體系建設,健全網絡市場監管體系。第二是開展相關宣傳教育活動,提升網購者自我保護意識。第三是引導企業堅持誠信自律,提高合法合規經營水平。第四是完善平臺投訴監督機制,拓寬網購維權救濟途徑。第五是重視數字技術監管手段,防范數據泄露濫用風險。
中國質量報刊社黨委書記、社長李剛在致辭中表示,發布《報告》主要是想達到三個目的:一是向廣大消費者通報網購的現狀;二是分析網購中存在的問題;三是探討解決這些網購問題的對策、增強網購信心、促進網購的健康發展。
北京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副會長林勇忠在致辭中對今天到場的嘉賓表示感謝,肯定了舉辦此次發布會的意義,強調網絡購物權益保護對提升網民在網絡空間的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他呼吁,社會各界與更多民眾參與2022年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共同清朗網絡空間,保護消費者權益。
圍繞報告中的網購新業態、網絡購物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市場監管等方面,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薛軍教授解讀《報告》認為,“《報告》內容詳實,很有針對性,真正把網購消費中遇到的問題揭示出來,是維護網購消費者權益各方應該努力的方向。”
在全民網購的生態模式下,網購者對維護網絡安全、保護消費者權益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保護網購者權益,提升網購滿意度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在圓桌論壇環節,圍繞“構建社會共治格局,共促清朗網購環境”主題,調查活動組委會主任嚴明、《中國信息安全》雜志原主編崔光耀、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安全專委會秘書長唐前臨、《信息安全研究》雜志執行主編崔傳楨、全國商業聯合會網購商業專委會副秘書長王森林,對政府監管、法律懲處、標準規范、平臺治理、主體自律、輿論監督等話題進行多角度、多層面展開研討,為構建社會共治格局,規范網購消費環境,賦能新型消費經濟建言獻策。
快手電商信任中心負責人王莉講解了快手電商在贏得消費者信任方面做出的努力,將采取更多措施進一步保障網絡者“逛、買、收、用、服”各環節。多燕瘦(中國)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葛偉濱介紹,“多燕瘦是通過網絡平臺得到廣大消費者認可并產生黏性的產品,了解網購消費者的關注點,對企業和產品發展都至關重要。多燕瘦將不斷提高專業能力和服務水平,讓每一位消費者都能擁有健康的美。”快手、多燕瘦、國源天順、上海霧幟智能等企業代表共同宣讀《維護網絡購物安全承諾書》,他們承諾,將以“公平守正安心消費”為己任,以消費者權益和利益為最高原則,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貢獻力量。
活動現場了解到,《網民網絡購物安全權益保護滿意度專題調查報告》發布會由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活動組委會主辦,《中國質量萬里行》雜志社、北京網絡空間安全協會承辦。《報告》發布現場,“2022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活動”專家調研活動、“消費維權計劃暨網絡質量萬里行”活動共同啟動,意味著社會各方代表將共同致力于提升網絡空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