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的安全管理:安全是不起波瀾、日復一日的專注
2022-07-11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有一流的心性,才有一流的管理。今年6月是第21個全國“安全生產月”,主題為“遵守安全生產法 當好第一責任人”。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梳理相關法律法規已有規定、以往管用舉措和近年來針對新情況采取的有效措施,制定了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十五條措施,部署發動各方面力量全力抓好安全防范工作。
值得關注的是,房地產作為安全生產重點關注行業之一,不少房企圍繞安全生產采取了一系列管控舉措。碧桂園將每年7月26日定為碧桂園安全生產日,并以此為開端,部署多項生產安全宣傳和應急演練活動,以強化安全發展理念,營造安全文化氛圍,提高安全意識,推動安全生產責任和工作的落實。
碧桂園的安全經理們,也站到臺前成為主角。他們統籌兼顧、承上啟下,貫徹落實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管控具體安全運行和建設維護,以高質量的安全管理工作推動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穩健發展。
快就是慢 慢就是快
董帥,北京區域清苑新城項目的項目安全經理,2018年9月入職碧桂園,在他看來,不管是管理生產安全還是工程質量“快就是慢,慢就是快”,兩者相輔相成。
董帥說,“忙碌”是他的工作常態:早起的第一件事,董帥通過手機查看各參建單位、工種的班前教育落實情況,到達單位后,根據前一天制訂的工作計劃,按照輕重緩急逐項推進落實,下班前,以工作日志的形式對當日工作進行總結,組織各參建單位安全員進行梳理及整改安排。
他要求自己在安全管理中做到四勤:“腿勤、眼勤、嘴勤、腦勤”。腿勤,就是多到現場巡查,扎根一線;眼勤,就是到現場后要360°無死角地去觀察安全措施是否落實、安全制度是否執行;嘴勤,就是發現隱患后要對相關人員立即進行教育整改,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腦勤,就是要多思考,對自己的工作進行不斷總結。
對安全管理工作而言,防患于未然無疑是重中之重。“前段時間看新聞,南方某工地因搶工未對新進場工人執行嚴格防疫政策,后來工地發現新冠陽性病例,導致工地全體人員隔離,工地被迫停工。”雖然事件發生在南方,但當時董帥聽到時還是感覺心里一揪,提醒自己和同事們要引以為戒。
董帥說,“根據海因里希法則,一起事故的產生,其背后會有300起隱患或者違規。因此對于發現的每一個隱患,都必須及時處理,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狀態。”
安全生產絲毫不能含糊。在一次施工中,屋面懸挑架搭設鋼管,董帥仔細檢查后發現,一根鋼條末端保護長度為180mm,不滿足大于等于200mm的規范要求。施工單位認為并無大礙,且以屋面著急施工、無多余鋼梁等理由推諉整改。
對此,董帥果斷下發了整改停工通知單。經進一步了解,施工單位不整改的主要原因是現場無多余鋼梁,且采購周期長,因擔心工期延誤才消極應對。
查明了事件原委,董帥緊急聯系了其它項目進行協調溝通,最終及時解決了此事。同時,為了確保此類問題不再出現,董帥還要求監理單位及施工單位增加了進場二次驗收及安裝后驗收的環節。
細節是安全管控是否落地到位的直接體現,而如何做好落實,董帥也有自己的“小妙招”。
以佩戴安全帽為例,在一次安全巡查時,董帥發現一名防水工友不愿意佩戴安全帽,理由是“天氣炎熱”。他除了在現場對其制止和教育,還通過該工人的同鄉找到該工友家屬的電話,將具體情況告知家屬,經過家人及時勸說,工友戴上了安全帽。而家屬對董帥的工作也表示了感謝與贊許,說家人在這樣的工地上干活,“很放心!”
安全管理關鍵靠“人”
梁佳男忙碌的一天從早上6點開始,組織召開工人晨會,做施工班前教育。9點左右準時到達施工現場,去往作業面檢查各樓棟施工情況,尤其是安全生產的落實情況。除了作業面檢查外,梁佳男每天還會不定時前往樓內進行安全檢查,包括電梯井防護、水平洞口防護、窗洞口、樓梯臨邊防護等。
梁佳男是碧桂園北京區域文安鉑樾府項目的安全經理, 2018年7月入職碧桂園后,從土建工程主管到項目安全經理,再到兼職項目的工程經理,經歷了施工作業的全過程。每天都是忙忙碌碌又按部就班,風吹日曬使他的皮膚變得黝黑,讓這位90后有點不好意思提及年齡。
梁佳男認為,項目安全管理是一項精細化且常態化的管理工作。
如工程交付前的安全管理尤為需要注意,在臨交付階段,一般都有多工種交叉作業的搶工現象,且該階段基坑、電梯井、腳手架、大型機械等重大危險源都不存在,讓部分施工人員忽視了安全的重要性。但在這個階段,仍有紗窗安裝、外窗保潔、外立面維修等大量的臨邊、高空作業。
因外墻裝修施工屬于危險性較大的施工項目,工人們采用吊籃進行外墻面施工,但其安裝和使用安全要求也很嚴格。吊籃是用鋼絲繩鏈接固定在屋面上,使用一段時間后鋼絲繩會有一些磨損,或許不是很嚴重,遇到這種情況,即使耽誤一天工期,梁佳男也必須要求施工方整改,絕不縱容。“有可能這個磨損情況越來越嚴重,最后導致拉斷鋼絲繩,就會釀起一起安全事故。”
近年來,碧桂園也積極探索采用科技手段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途徑。比如“鋁模+爬架建造體系”以鋁模代替傳統木模,在提高了混凝土成型效果的同時,減少了消防隱患;塔式起重機遠程安全監控,實現對起重機的遠程實時監控和報警,提高了復雜機械的安全性;VR安全體驗室,讓工人們身臨其境地體驗到高空墜落、物體打擊等感受,以此來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而使用這些“黑科技”還能推動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更加標準化、信息化、智能化。
技術只能起到輔助作用,關鍵還在于“人”的管理。
與工友打交道難免遇到溝通不暢,安全經理該如何解難?梁佳男說,在做安全教育的時候發現常有一些工人不配合、不理解。他就和總包一起制定安全教育計劃,了解工人們在生活中的困難、工作上的難點,漸漸與師傅們熟絡起來,在教育時,注意切身實地的站在工人的角度和立場,把他們的需求轉換成可接受的理論,通過這樣的改變,做安全教育就順利很多,效果也得到提升。
梁佳男說:“安全管理需要提心吊膽多思慮,苦口婆心多勸說,較真不怕得罪人,但也要換位思考,曉之以情、動之以理。”雖然年輕,他也經常被工地的工友們戲稱為“老干部。”
據梁佳男介紹,碧桂園集團推行的志愿安全官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積極作用明顯。在班組內指定一名志愿安全官,讓他穿上統一制作的反光馬甲,在現場擔負安全管理的責任,引導和教育大家牢固樹立安全紅線意識,讓一線人員實現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觀念的轉變。對安全管理做得好的班組還給予小獎勵,促成安全行為習慣的養成。
安全問題始終貫穿于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尤其對于房企而言,點多面廣、管理跨度大、體量大和風險點較多,是企業安全生產面臨的挑戰。
圍繞“安全第一,以人為本”的安全生產指導方針,碧桂園相繼發布并完善多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管理標準和管理舉措,同時聚焦建設、施工、監理的關鍵崗位、關鍵人員,嚴格落實關鍵動作,還建立隱患問責、事故約談機制。
健全的機制更需要像董帥、梁佳男這樣的安全經理,以匠心和責任踐行貫徹,才能穩定地推進安全生產,為實現“零傷亡”的長遠目標持續努力。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