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產質量周報第五十六期(9.12-9.18):房產“限購”存廢之爭
2022-09-19 點擊:次
“關注房屋質量、共建美好生活”,中國房產質量周報第56期發布。
9月12日至9月18日,中國房產質量周報全網監測房產質量領域的要聞報道,監測發現,在政策層面,“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針對保交樓問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新聞發言人、住房改革與發展司司長王勝軍表示,上個月已會同財政部、人民銀行等有關部門出臺了專門措施,以政策性銀行專項借款的方式,支持有需要的城市推進已售逾期難交付的住宅項目建設交付;地方政策方面,鄭州市安置房建設和問題樓盤攻堅化解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于對擬使用保交樓專項借款項目開展全面審計的通知》,截至9月12日,專項借款申報項目共計95個。此外,值得關注的是包括河南洛陽、廣東廣州、山東濟南、天津等多地優化購房條件,涉及涉及契稅補貼、放松限購限價等。
在房企層面,本周內,多家房企現管理層變動。包括,張建新不再擔任萬科天津公司首席合伙人、總經理;碧桂園集團副總裁、廣清區域總裁丁杰兼任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長;榮盛發展聘任鄒家立為公司總經理;黃仙枝辭任正榮地產行政總裁,申廣平辭任弘陽地產首席財務官等。
本周行業內關注度較高的熱點話題為市場低迷時“限購”政策存廢之爭。進入9月以來,包括寧波、蘇州、青島、濟南、天津等新一線、強二線城市加入了“放松限購”的陣營之中。值得關注的是青島、蘇州政策“一日游”后被叫停。業內分析人士認為,放松或依然會強調循序漸進的做法,而不是一次性放松到底的做法。“房住不炒”依然是需要堅守的紅線,各類政策放松需要牢牢把握這個基調。
【一周要聞】
住建部:支持有需要的城市推進已售逾期難交付的住宅項目建設交付
9月14日,“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舉辦。針對保交樓問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新聞發言人、住房改革與發展司司長王勝軍表示,上個月已會同財政部、人民銀行等有關部門出臺了專門措施,以政策性銀行專項借款的方式,支持有需要的城市推進已售逾期難交付的住宅項目建設交付,目前專項工作正在緊張有序的進行當中。
鄭州“保交樓”行動再提速
9月13日,鄭州市安置房建設和問題樓盤攻堅化解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于對擬使用保交樓專項借款項目開展全面審計的通知》。通知顯示,截至9月12日,專項借款申報項目共計95個,其中,市內五區共34個,各開發區、區縣(市)共61個。包括經開區夢湖畔、陽光城檀悅,高新區富力建業盛悅居、繽紛四季園、康橋悅溪園一號院、融信朗悅文苑等。此前的9月6日,鄭州市召開強力攻堅“保交樓”專項行動動員會,要求市問題樓盤專班、地產集團抓緊與住建部、國開行對接,首批50億元專項借款盡快發放,金融機構配套融資同步跟進,加強資金監管,新老劃斷、封閉運行、審計跟進,確保專款專用,快速復工。
多地發布樓市新政 涉及契稅補貼、放松限購限價等
9月14日,洛陽市財政局出臺商品房契稅繳納政府補貼辦法,將對符合要求的購房者按照繳納契稅總額20%的比例給予補貼。9月14日,市場消息稱廣州對新項目備案價進行動態調整,“一房一價”由原來按樓棟均價正負6%調整為可上浮10%、下浮20%,樓棟均價不能超項目核定線均價。9月15日,濟南對樓市限購政策做出進一步調整,除繼續對二環以內的歷下區、市中區實施限購,其它區域不再限購。9月16日,天津明確非本市戶籍且在本市就業的新市民、大學畢業生,持連續繳納6個月及以上的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證明可在本市購買1套住房,濱海新區仍執行原購房套數政策。
8月房價再降溫 市場仍處筑底期
9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8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城市分別有50個和56個,比上月分別增加10個和5個。8月新房、二手房價格上漲城市數量均減少,價格跌幅呈現持續擴大態勢。8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1%,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上漲0.2%轉為持平。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持平轉為下降0.2%;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分別下降0.4%和0.5%,降幅比上月分別擴大0.1和0.2個百分點。整體看,在政策全面寬松下,市場還在尋底過程中。
多家房企高管變動 涉及萬科、碧桂園等
本周多家房企現管理層變動。包括,張建新不再擔任萬科天津公司首席合伙人、總經理,以及北京區域BG經營管理團隊成員,調入北京區域BG本部。現煙臺萬科總經理王一川繼任,前萬科天津副總黃東接替王一川擔任煙臺公司首席合伙人。碧桂園集團副總裁、廣清區域總裁丁杰兼任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長。榮盛發展聘任鄒家立為公司總經理,選舉劉山為公司監事會主席,企業法人由耿建明變更為鄒家立。黃仙枝辭任正榮地產行政總裁,由李洋接任,陳偉健辭任執行董事、副總裁、財務總監,其將出任正榮地產高級顧問,協助公司推動境外債務的整體管理可行方案。申廣平辭任弘陽地產首席財務官,雷偉彬接任。王開國辭任金融街董事一職,劉戍東接替劉海濤成為金融街新任董事長,楊威被任命為公司總經理。
【熱點話題】
熱點城市陷“限購”之爭
本周,地產行業最熱門的話題無疑是在市場低迷之時,“限購”政策存廢之爭。
進入9月以來,新一線、強二線城市也加入了“放松限購”的陣營之中。先是寧波全市放開限購門檻。接下來,市場消息稱,蘇州市工業園區、高新區對限購政策予以放松,非本地戶籍的購房者可直接購買首套住房,無需社保。9月15日,青島、濟南同日官宣放松限購,青島二手房不再限購,濟南則是除二環以內的歷下區、市中區外,其他區域不再限購。9月16日,天津市也大幅放松了非本市戶籍新市民的購房限制,同時支持本市戶籍居民的改善性住房需求。
值得關注的是,蘇州、青島政策“一日游”后被叫停。9月16日,蘇州宣布恢復此前的購房政策,明確外地人買房仍需3年內連續6個月社保或個稅,并否認政策曾經松動過;青島直接在9月15日的公眾號文章中刪除了“二手住房不再限購”相關內容。
對此,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不排除各類政策放松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樓盤炒作的現象,尤其是會形成一些新的炒房現象,導致樓市出現新的壓力或問題。放松或依然會強調循序漸進的做法,而不是一次性放松到底的做法。“房住不炒”依然是需要堅守的紅線,各類政策放松需要牢牢把握這個基調。
經濟觀察報《存廢限購令》中有觀點表示,“目前真正被限購抑制住的城市并不多,只有一線和部分二線城市,解除限購沒有太大意義,相比之下,降首付比例和降息更直接有效。”
“在‘房住不炒’的定位下,熱點城市短期取消限購仍謹慎”,中指研究院表示,在各類限制性政策中,外地戶籍限購是核心城市實現“房住不炒”的重要防火墻,短期來看,熱點二線城市全面取消限購的可能性較小,預計更多城市或以“優先放松郊區限購”的方式漸進式推進。
【標桿項目】
9月12日至9月18日,中國房產質量周報基于市場認可度、產品品質、服務品質及口碑四個維度,從百城熱銷樓盤中選取本周關注度較高的五個品質標桿項目,包括中建壹品學府公館、保利領秀前城、龍湖天璞、中鐵長春博覽城和觀翠攬月軒。
在本周標桿項目中,中建壹品學府公館關注熱度較高。該項目產品力亮點為運用超低能耗、健康、綠色建筑、裝配式、智能家居等領先的建筑科學與技術,打造高品質、高標準的科技示范項目。超低能耗建筑采用高效的保溫圍護結構、高性能的節能隔音外窗、高效熱回收新風系統、良好的氣密性、近無熱橋節點處理的五大特色技術。同時利用光伏發電等主動技術措施,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提供最舒適的室內環境。項目采用十大綠色健康系統,最終實現中國綠色建筑的最高等級——綠建三星目標,打造真正的綠色建筑和宜居建筑。全面實施裝配式建筑和裝配式裝修,采用綠色建材及綠色產品,減少甲醛等污染物。
【輿情風險】
在項目輿情方面,中國質量萬里行本周共收到39條業主投訴信息,加上網絡監測的輿情數據,最終整理出5個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項目。具體來看,本周輿情風險較高的項目分別為信友天樾、海倫堡海悅世界、金沙樂府、萬豐海岸城和鄭州華僑城,涉及的開發商包括信友集團、海倫堡、寶鑫控股、深圳海岸集團、萬豐股份和華僑城,涉及的問題包括未按圖紙施工、降標減配、主體建筑混凝土強度不達標、貨不對板以及外墻凹凸不平等。
在房企輿情層面,本周中國質量萬里行全網監測后發現輿情風險較高的房企包括成都置信、中洲控股、金科控股、億達中國和云南城投,涉及輿情事件包括“旗下子公司申請破產重組”、“股票跌停”、“收到深交所監管函”、“合約銷售額大幅下滑”以及“旗下公司所屬254套商業房屋被查封”等。
免責聲明:本報告僅供參考,中國房產質量周報研究室不對使用報告及其內容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承擔責任。
中國質量萬里行將持續關注房產市場的動向,充分發揮新聞輿論監督作用,督促房企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助推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有序發展,維護消費者權益,實現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