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預制菜工作委員會在京成立
2022-11-05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預制菜工作委員會成立儀式嘉賓合影
2022年11月5日,為推動預制菜產業的健康發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提高消費者地位,引導消費者科學消費,推進保護消費者事業發展,“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預制菜工作委員會”成立儀式在北京舉行。
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理事長陳四光,黨支部書記周鄭生,監事長楊波,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云程,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昕原等出席了活動。中國消費者保護基金會預制菜工作委員會執行主任蓋凱軍因疫情管控原因,線上參與活動。
陳四光做了題為《充分發揮社會力量 推動中國預制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講話
預制食品是運用現代標準化流水作業,對菜品原料進行前期準備工作,簡化制作步驟,經過加工生產、科學包裝,以速凍為代表的冷鏈物流,通過蒸、炒、烹等方式就能食用的便捷食品。對于餐飲企業來說,預制食品可以減少人工成本,提升出餐效率,保證口味穩定。對于消費者而言,在快節奏時代,人們都追求方便、快速、效率。預制食品簡化繁瑣買菜、洗菜、切菜、烹飪等各種步驟,既融合了品質又融合了口感,較為迎合當下年輕消費群體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預制食品消費者年齡在22-31歲之間的占比超過43%,一二線城市消費者占比超過80%,他們對預制食品的核心評價是“省時”和“美味”。因此,中國預制食品進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
據統計,全國預制食品相關企業從2018年的8000家激增到2022年超7.6萬家,56%的企業成立于5年內。2021年我國預制食品市場規模為3459億元,并且保持著20%左右的年復合增長率,可以預見,到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5165億元,2026年預制食品市場規模將達10720億元,遠景有高達3萬億元的預期。這充分說明預制食品發展的市場空間巨大。
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理事長陳四光指出,目前,預制食品行業缺乏權威的行業標準,甚至對于預制食品的定義都存在分歧;渠道運營模式尚不清晰,企業仍處在摸索階段;食品安全、冷鏈配送、倉儲等都是關注的焦點問題; 市場管理和服務不夠規范,對消費者缺乏保障機制。預制食品行業整體還處于“散”的產業發展初級階段,而且以中小規模為主。行業集中度低,領軍企業尚未出現,行業格局遠未形成,規模以上企業數量和占比有待提升。預制食品的餐飲滲透率偏低,目前國內預制食品餐飲滲透率在10%-15%之間,與美國、日本60%的比例差距巨大。
預制食品的各方關注度足夠大,從企業到商業,從政府到產業鏈,都在預制食品賽道里奔跑。但是行業規范等各方面制定標準和執行程度不盡相同,參差不齊,導致市場足夠大,呼聲足夠高,卻無法達到人們的期望值。
如何加強構建新時代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保障消費者消費安全合法權益,推進預制食品高質量發展,陳四光提出了5點建議。
首先是要制定統一預制食品的定義。明確內涵和外延,涵蓋質量保障、服務規范、消費安全三要素。從原材料、加工生產、包裝、儲備、冷鏈、物流、配送、保險、溯源、美味等各方元素來制定預制食品定義。不能讓市場上的即開食品、剩飯剩菜、垃圾食品來混淆預制食品的概念。
其次,各種團體標準、地方標準相繼出臺,但預制食品行業依然沒有一個全行業公認的準確標準,這就需要我們建立整個預制食品行業面向未來發展的行業標準和行業規范。完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制定以食品安全為基礎的營養健康標準,推進食品營養標準體系建設。發展營養導向型農業和食品加工,構建以《食品安全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為核心并與之相配套、相銜接的較為完備的標準規范體系。
三是培育建立預制食品消費安全示范基地。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成立專家委員會,建立評價體系, 制定“中國消費安全品牌管理辦法”,開展消費安全共建品 牌活動,建立“中國消費安全品牌企業”、“中國消費安全示范區”、“中國消費安全示范城市”。培訓消費安全規劃師、消費安全評估師、消費安全營銷師、消費安全監督員等。
四是實施消費安全工程——消費安全險。消費安全險是對消費者先行賠付,直接保護消費者的保險。
預制食品一端連著田間車間,一端連著餐桌舌尖,中間生產、加工、運輸、銷售環節眾多,最大的經營風險來自食品安全風險,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推進消費安全險是直接保護消費者 的保險,這對消費者來說,提高了各個環節食品安全事故的預防和保障水平,保護了消費者的權益,無論在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保險公司對消費者實行先行賠付,極大的保護了消費者合法權益。構建了一個消費保障體系,為消費者服務,保證消費者健康安全,生命安全。
消費安全險對企業保駕護航。預制食品綜合保險,包括質量險、安全責任險、預制食品出口貨運險、預制食品全產業鏈綜合保險等,成為預制食品企業提供生產、加工、流通、 銷售、售后等環節的風險保障。
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構建“保險+”模式,形成服務消費者、服務企業的風險保障體系。全方位的保障服務,為預制食品行業蓬勃發展撐起“保障傘”。落實開展“消費安 全工程”的宣傳、論壇、數據收集、數據中心建設,綜合信 息的整理和發布,建立安全保障體系。
五是加快建設預制食品文化科普園區。加快建設全國各地區“預制食品美食文化城(街)”, 傳承弘揚“中國地方菜系”、“非遺美食”、“當地名小吃” 等餐飲文化,推進預制食品產業與休閑、旅游、文化產業等深度融合,持續開展“舌尖上的文化”系列活動,營造預制食品飲食文化的濃厚氛圍。
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預制菜工作委員會執行主任蓋凱軍發言
預制菜工作委員會執行主任蓋凱軍在成立儀式上表示,落實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消費安全系統工程”行動,推動預制菜行業消費安全工程具體工作。組織預制菜行業專家、龍頭企業共同推動“預制菜行業標準建設”;與權威檢測機構合作,開展預制菜食品檢測,保障預制菜產品質量;搭建預制菜產業鏈大數據平臺,完善產品溯源體系,做到“順向可追蹤、逆向可溯源”。推動消費安全保險,為消費者提供保障。讓消費者做到“買得放心,用得安心”。
儀式現場,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昕原特聘研究員,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有限公司黃德珠副總監,北京健力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謝水甫總經理,北京大紅門京深海鮮批發市場有限公司林坤松副總經理紛紛發言,提出了建議。
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預制菜工作委員會揭牌儀式嘉賓合影
基金會理事長陳四光(右)頒發執行主任單位銅牌
基金會黨支部書記周鄭生(左一)、監事長楊波(右一)頒發副主任單位銅牌
現場舉行了預制菜工作委員會執行主任單位、副主任單位授牌儀式。基金會理事長陳四光向藍海智勝(珠海)健康 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頒發了“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預制菜工作委員會主任單位“的銅牌。基金會黨支部書記周鄭生、監事長楊波向北京健力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大紅門京深海鮮批發市場有限公司、深圳市合一品牌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珠海市宸思健康產業科技有限公司、航宇宏佳科技服務(北 京)有限公司、北京鑫洲昊淼蔬菜專業合作社等單位頒發了“副主任單位”銅牌。工作委員會聘請歐錦和、沈祖榮、郭洪安、陳壽儒、曾憲新擔任高級專家顧問。
預制菜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呂紅燕(右)與簽約戰略合作企業嘉賓(代表)合影
與會嘉賓紛紛表示,充分發揮社會力量,推動中國預制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