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互聯網充值返券”陷阱 誘導消費者的判斷
2023-04-28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在5月1日即將施行的《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中,記者注意到,對以彈窗形式發布的互聯網廣告做出了更明確的規定。
實際上,對于彈窗廣告的“霸屏”、“關不掉”等現象早已讓消費者不勝煩擾。不僅影響了上網體驗,還可能會讓消費者損失掉金錢。
拿“互聯網充值返券”為例,這個彈窗廣告的套路在近些年的公開消費報道中時常被提起。消費者有時在看視頻或者玩游戲中經常會彈出“29.9元充值100元話費”、“49.9元充值200元話費”這樣的互聯網廣告。
有的“低價充值話費券”廣告會把“券”字故意“藏”起來,通過隱藏詳情頁、縮小“券”的字體大小,讓消費者誤以為是低價充話費。
也有一些消費者會在彈窗廣告出現后很快就直接付費充值。
深圳的消費者齊先生前不久在使用某款共享單車小程序付費后,跳出來一則可可賺廣告,廣告顯示“付費49.77元手機充值200元”,當他付費成功后200元話費并沒有到賬,齊先生意識到上當了。
記者了解到,網上這類的充值商家不在少數,他們大多通過第三方平臺宣傳充值話費的廣告。
以一家名為“小省特權”為例,記者在黑貓平臺上發現,已有超過300例關于它的投訴。有的消費者是在愛奇藝上看到這個鏈接,有的從微信上看到。投訴內容大多是充值后想要退款,但找不到商家。
還有一家名為“小芒優選”的商家,有消費者在點擊他們發布的鏈接后,抽獎顯示抽中200元話費券,以為真實中獎,按照鏈接指示付款成功后話費未到賬,客服電話始終無法接通。
通常情況下,這類“充值返券”的套路大都是花29.9元購買到一堆100減5元的“全網通用”話費優惠券,且一次只能使用一張。此外,背后的商家利用這種廣告變相為返利軟件引流,還有部分App為賺快錢變相收取會員費。
不少充值的消費者表示,在網上看到這種廣告,根本不知道這個App是哪個地方的公司,只有進入支付頁面甚至支付成功才知道收款方是誰。
今年2月份,四川省自貢市市場監管局召開自貢市“互聯網充值返券”消費投訴信息公示行政約談會,約談18家涉及“互聯網話費充值返券”消費投訴的經營者。據悉,自貢市市場監管系統自去年6月以來處理涉及“互聯網充值返券”消費投訴舉報近千件。
業內專家認為,一方面誘導充值行為涉嫌以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涉嫌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應該依法受到相應處罰;另一方面,各類平臺提供的第三方鏈接、二維碼明顯違反《互聯網彈窗信息推送服務管理規定》,應加強對此類廣告的審核,保護消費者權益。
實際上,面對類似“低價充值”、“返券充值”時,消費者需要做出好的判斷力。一般來說,大多消費者都會選擇通過正規的商家進行充值。
回到“互聯網充值返券”這個事情上,面對這樣的未知風險時,消費者仍要花一些時間,做一些功課進行了解,其實這種充話費廣告大都是利用技術手段,以插件方式寄生在一些平臺網頁或App旁邊的插欄、支付結果頁、跳轉頁面等位置,甚至是在劫持系統后以垃圾廣告形式出現。
當明白它背后這種“套路”時,就不會輕易的被騙了。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