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白酒價格倒掛現象與醬酒過熱有關
2023-07-20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白酒市場成交價與經銷價倒掛現象仍在持續,有業內人士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很多,其中醬酒過熱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白酒市場信心還在,發展勢頭不受影響。
中國酒業協會發布《2023中國白酒市場中期研究報告》稱,今年春節后,除茅臺外,因經銷商急于變現,部分名酒品牌及二三線品牌市場成交價低于經銷價,價格倒掛現象嚴重。報告還提及,今年1月至5月,超過半數的經銷商和零售商反饋白酒市場價格倒掛問題最為嚴重,嚴峻程度超過現金流壓力和庫存壓力。
近日,在廣州酒類行業協會第四屆三次會員大會暨成立26周年志慶大會上,專家們對此問題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廣州市酒類行業協會會長陳鵬表示,白酒倒掛的現象與之前醬酒市場過熱有很大關系。但是,“目前不管是價格、競爭還是規范化等方面,廣州酒類市場都趨向于良性發展。”
廣州酒類行業協會會長陳鵬透露,廣州酒類市場一季度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二季度增速放緩,酒類消費趨于理性,不少消費者轉向性價比更高的中低端產品。
廣東省酒類行業協會執行會長王富強認為,當下白酒價格倒掛會導致市場優勢向名酒集中,酒水行業渠道勢力進一步分化,一部分不堪庫存重負的中小酒廠會退出市場,一部分控價無力的酒企也會逐漸邊緣化,這是一個優勝劣汰,迭代升級的過程。
廣東省酒類行業協會會長彭洪則表示,今年上半年以來,白酒行業普遍面臨價格倒掛、庫存壓力大、動銷緩慢等難題,這就需要白酒廠商團結一致,共渡難關。
“白酒市場面臨預期較弱、內需拉動乏力、消費分化降級、行業深度內卷等問題,加上去庫存壓力大,營銷模式同質化等,對于酒商而言競爭加劇。”國臺銷售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湯旭在會上分享時表示。
他還提到,在白酒行業進入新發展周期的背景下,品類紅利逐步減弱,競爭優勢進一步向品類頭部集中,這意味著新周期下酒商應該選擇優勢品類、核心產區、頭部品牌以及規模企業。
值得關注的是,盡管白酒行業面臨挑戰,但彭洪指出,在廣東酒商、酒企、行業協會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廣東市場占據全國白酒市場五分之一份額的局面將保持不變。
在陳鵬看來,盡管經歷了三年疫情,也有一些實力欠缺的酒企和專賣店倒閉。但他認為,未來企業要跟上轉型升級的節奏,推出更多適合大眾消費的產品,利用好線上線下結合的新零售方式,要在新的形勢下,進一步推進廣州酒協尤其是廣州酒類市場高質量發展,把擴大需求、美好生活直至實現共贏置于不可動搖的位置上。
據了解,近年來,在茅臺的引領下,市場呈現一派醬酒熱景象,醬香型白酒成為市場上最受消費者歡迎的白酒品類。據《2021-2022中國醬酒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21年全國醬酒行業產能約60萬千升,約占白酒產能的8.4%;銷售收入卻已達1900億元,約占白酒行業銷售收入的31.5%;利潤約780億元,約占白酒行業利潤的45.8%。醬酒以不足10%的產能,實現了白酒行業三分之一的營收,以及45%的利潤,已經成為白酒最具發展潛力的香型之一。
此前,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劉員談及當前酒業特別是醬酒遇到困境的原因時指出,一是外部環境導致消費意愿和能力都有所降低;二是內部原因,如醬酒過熱、部分急功近利時亂象過多,對醬酒市場發展有負面影響。但劉員認為,醬酒相對低迷,并不是產業本身和市場發展的正常曲線的正常起伏,在相當的歷史時期當中,酒的消費不會大幅度萎縮。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