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質量新聞盤點:上半年食品抽檢不合格樣品70174批次
2023-08-21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過去的一周里(2023年8月14日——8月2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以及地方市場監管局發布了許多跟企業和消費者息息相關的政策。
8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切實優化營商環境有關情況。市場監管總局信用監督管理司負責人劉琳在會上介紹,市場監管總局自2020年開始實施市場監管、商務、外匯年報“多報合一”改革,目前外商投資企業已經在全國實現市場監管、人社、統計、海關、商務、外匯部門的年報事項“多報合一”,減少了120余項原海關年報數據項、170余項原商務和外匯年報數據項。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通知,在江蘇省開展計量器具型式批準告知承諾制改革試點。通知要求,試點工作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積極開展計量領域行政審批事項改革試點探索,確保事項合法、程序規范、服務優質,提高審批效能,進一步減輕企業辦事負擔,更大激發經營主體活力,為全國計量器具型式批準制度改革積累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于新時代加強知識產權執法的意見》,明確了今后一段時期知識產權執法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針對當前侵權假冒行為的新特點,加強知識產權執法的法治保障,建立完善執法機制,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的知識產權,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提供有力支撐。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2023年上半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
2023年上半年,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完成食品安全監督抽檢2921763批次,依據有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等進行檢驗,發現不合格樣品70174批次,監督抽檢不合格率為2.40%,較2022年同期下降0.11個百分點。其中,第二季度監督抽檢不合格率為2.49%。
從抽樣食品品種來看,消費量大的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肉制品,蛋制品,乳制品等5大類食品,監督抽檢不合格率分別為0.43%、0.53%、0.76%、0.15%、0.16%,均低于總體抽檢不合格率。與上年同期相比,餐飲食品、酒類等25大類食品抽檢不合格率有所降低,但特殊膳食食品、茶葉及相關制品、蔬菜制品等8類食品抽檢不合格率有所上升。各類食品監督抽檢結果見附件。
從檢出的不合格項目類別看,一些不合格項目占抽檢不合格樣品總量為:農藥殘留超標42.98%,微生物污染14.67%,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13.06%,有機物污染問題9.21%,獸藥殘留超標7.83%,重金屬等污染6.46%,質量指標不達標4.92%。
《市場監管系統城鎮燃氣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出臺
日前,市場監管總局結合部門職責,印發《市場監管系統城鎮燃氣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提出,用3個月左右時間開展集中攻堅,全面排查整治市場監管領域城鎮燃氣風險隱患,建立整治臺賬,切實消除突出風險隱患;再用半年左右時間鞏固提升集中攻堅成效,組織開展“回頭看”,全面完成對排查出風險隱患的整治,構建燃氣氣瓶和燃氣器具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機制;到2025年年底前,建立嚴進、嚴管、重罰的安全監管機制,完善相關法規標準體系,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基本建立市場監管領域城鎮燃氣安全監管長效機制。
長三角地區持續深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領域合作
近日,長三角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監管一體化工作會議在安徽省黃山市黟縣召開。
會議明確,下半年,長三角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監管一體化要做好5方面重點工作:一是研究制定《長三角地區檢驗檢測認證監管專家庫管理辦法》,籌備成立長三角一市三省資質認定評審專家庫,實現共建共享;二是聯合開展2023年長三角地區檢驗檢測機構能力驗證工作,在參加范圍、項目要求、實施過程、內容通報等方面保持統一,持續推動檢驗檢測結果互認和能力整體提升;三是持續開展檢驗檢測機構聯合監督檢查,聚焦環境、食品、機動車等重點領域,互派執法人員和技術專家,形成區域共治監管合力;四是聯合制定發布長三角地方標準《檢驗檢測機構能力驗證技術規范》和長三角檢驗檢測促進產業優化升級典型案例;五是持續推進長三角綠色產品認證一體化相關工作,促進民宿認證落地實施。
河南公開征求意見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
8月14日,河南省市場監管局發布《河南省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見稿)》,共39條舉措,涉及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減輕稅費負擔、強化金融支持、優化營商環境、支持創業創新發展、加大服務供給六方面內容。公開征求意見時間將于9月13日截止。
在降低個體工商戶經營成本方面,鼓勵各地探索利用創業孵化器、集群登記托管機構,為有創業意愿但暫時沒有確定經營地址或處于籌備期的創業者,免費提供階段性過渡地址辦理登記注冊。組織開展涉個體工商戶違規收費專項檢查,嚴厲打擊涉個體工商戶違規收費行為,減輕個體工商戶負擔。
福建福州公布重點領域有獎舉報清單最高可獎勵100萬元
近日,福建省福州市市場監管局公布2023年下半年重點領域違法行為有獎舉報清單,有效期至今年12月31日。清單顯示,福州市對重大違法行為的舉報獎勵,每起上限達100萬元;對非重大違法行為的舉報獎勵,每起上限為10萬元。
據悉,此次有獎舉報清單涉及7個領域19項違法行為:一是食品安全領域,包括篡改食品生產日期或保質期,非法添加降糖、降壓、降脂等物質,利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生產食品,食用植物油摻假摻雜,蜂蜜摻假摻雜,餐飲商戶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餐飲網店未在網上規范公示食品經營許可證7項違法行為;二是知識產權領域,包括假冒專利、擅自使用特殊標志2項違法行為;三是計量領域,包括糧食購銷領域計量違法、巡游出租車計價器違法、銷售具有作弊功能的電子秤3項違法行為;四是藥品領域,包括銷售假藥、劣藥1項違法行為;五是醫療器械領域,包括未經許可經營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等1項違法行為;六是電動自行車領域,包括銷售改裝、拼裝或者超標電動自行車1項違法行為;七是特種設備領域,包括電梯假報停,壓力管道未監檢、未登記注冊,氣瓶充裝企業采用視頻定格器破壞AI智管,起重機械“大噸小標”4項違法行為。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