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牛灌水”供應商被警方控制
2023-09-07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兩分鐘給牛灌水近50升,增重近百斤,被送進“絕不收注水牛”的屠宰場。這樣一番“神操作”,能使牛販子在每頭牛身上獲得數千元的不法收入。近日,廣東省東莞市“活牛灌水”的視頻登上話題熱搜,手段殘忍引發網友熱議。
又見“活牛灌水”!眾多網友認為,給活牛強行注水的殘忍畫面可謂觸目驚心,在暴利的背后,挑戰了牛販子們的良知底線和對商業規則的踐踏。同時,注水牛肉也將給“舌尖上的安全”帶來極大隱患,應對不法分子嚴懲以待。
兩分鐘給牛灌水近50升!官方通報:供應商等5人被警方控制
“目前,涉事活牛供應商李某等5名人員已被公安機關控制,并暫停東莞市食品有限公司南城分公司活牛屠宰業務。”9月6日上午,東莞市委市政府就“東莞存在灌水活牛進入屠宰場”一事發布通報。
《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在網傳東莞“活牛灌水”的視頻中看到,工人把牛拴在鐵架上,將一根約兩米長的黑色硬管直接插入牛嘴,再接上另一根軟管往里注水,每頭牛要注水兩分鐘左右。經估算,每頭牛的注水量近50升,可給牛增重近百斤。工人給牛注水時,牛會前后踱步掙扎,嘴角不斷有白沫吐出。有的牛不配合,吐出水管,工人會強行把水管塞入牛嘴,繼續灌水……
東莞市委市政府《通報》中稱:經調查,李某等人提供活牛全部購自東莞市橫瀝牛行,在厚街鎮河田社區七姐妹山一處農場內對活牛強行灌水后,送往東莞市食品有限公司南城分公司進行屠宰,肉品銷往東莞、廣州等地。9月5日下午,相關部門迅速對相關肉品進行全面追查截留,并送往東莞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所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出具后將依法從嚴處理。同時,派出執法檢查組對全市4家牛羊肉屠宰企業深入開展屠宰企業查證驗物、“瘦肉精”檢測以及肉品品質檢驗等情況詳細檢查,確保相關屠宰企業規范管理。
據了解,自2021年8月1日起施行的《生豬屠宰管理條例》第三十五條明確規定:生豬定點屠宰廠(場)對生豬、生豬產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質的,除依照前款規定處罰外,還應當由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責令停業整頓;情節嚴重的,由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吊銷生豬定點屠宰證書,收回生豬定點屠宰標志牌。
食品安全無小事。《通報》指出,自9月6日起,東莞將進一步嚴格牛羊、生豬等進場關、屠宰關和出場關把控,通過實行橫瀝牛行與屠宰企業“點對點”調運管理、督促屠宰企業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落實運輸車輛閉環管理、提升視頻化信息化監管能力等措施,切實完善食品安全監管機制。并以全市屠宰企業、農貿市場、生鮮超市(便利店)為重點,迅速開展一次拉網式、地毯式食品安全隱患排查和專項整治行動,對危害食品安全的行為實行“零容忍”,堅決守護好廣大市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每頭注水牛多賣數千元!“活牛灌水”的暴利誘惑,讓不少從業者鋌而走險
“注水牛肉背后隱藏著巨大利潤。”9月6日晚,河南省虞城縣一活牛養殖從業人員黃師傅告訴記者,在以前也聽說過給牛灌水一事,只是沒有親眼見過,即使有也是牛販子或者屠宰企業的所作所為,作為養殖戶不會做如此缺德的事情。
黃師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牛肉的市場價格約40元一斤,一頭牛灌進約百斤重的水,屠宰后的肉的重量能增加約60斤,每頭牛就可以從中非法獲利2400元左右。如果屠宰場一天屠宰50頭牛,每頭牛注水50公斤,一天下來僅“灌水”的凈收入就達到十余萬元,一個月就有數百萬的不法收入。
東莞“活牛灌水”事件并非個例,此前在全國各地均有發生。黃師傅坦言,正是在這種暴利驅使下,不法分子無視法律法規而選擇鋌而走險。
海南海口金田農產品交易市場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田公司”)屠宰戶被曝今年4月至5月期間,在屠宰活牛前強制給肉牛大量灌水,市場內有駐場獸醫,但沒有被制止。媒體報道后,海口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秀英分局農林行政執法大隊專案組通過調取金田公司的監控視頻、查閱該公司從引進活牛到屠宰銷售的記錄臺賬,認定認定金田公司的客戶吳某海違法事實清楚,依法對吳某海作出沒收違法所得18400元并罰款4000元的處罰決定。除此之外,金田公司被處罰十余萬元。目前,金田公司的整改已完成驗收。
“舌尖上的安全”不容“注水”。去年,最高檢發布的檢察機關依法懲治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典型案例,就包括注水牛肉案,涉案17人因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其中一人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剝奪政治權利三年,并處沒收個人財產2500萬元。
律師湯嘉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將被注水的低品質牛肉充當未注水牛肉予以銷售的行為,屬于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以次充好行為,一旦銷售金額達到五萬元以上,即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可判處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或單處銷售額百分之五十至二倍以下的罰金。
學會識別注水牛肉,呼喚更牛“監管”,斬斷不法商販“暴利夢”
一直以來,注水肉、偽劣食品等食品安全問題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也是監管部門打擊的重點。如何避免類似問題再次出現,這些問題都值得深入反思。
廣東中檢達元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理化檢測組主管莫金梅表示,活牛被注水后,肉的風味和口感都會變差,且牛販子在給牛注水時,基本都不會給水消毒,水中的病菌等生物會污染牛肉,另外,注過水的牛肉,其細胞容易吸水膨脹破裂,從而使蛋白質流失,還會使其中的酶遭到破壞,加快了牛肉的腐敗。
如何識別注水牛肉?據業內人士介紹,第一看顏色:正常牛肉通常呈深紅色,隨著放置時間的增長會逐漸呈暗紅色。而注水牛肉顏色由于水的稀釋和細胞的破裂,血紅蛋白結合氧能力變差,通常顏色較淺。第二肉質感:正常牛肉肉質較硬,表面干燥,而注水牛肉纖維遭到破壞,肉質變軟無彈性,外表濕潤。用紙巾測試注水牛肉會很快變濕。第三比價格:對嚴重低于市價的牛肉要保持警惕,此外,消費者購買牛肉盡量選擇定點屠宰場和銷售市場,選擇有檢疫驗訖印章的牛肉。
“治理‘活牛灌水’,需要更牛‘監管’。這樣不法商販的‘暴利夢’就很難得逞。”有業內人士表示,根據國家標準《牛羊屠宰產品品質檢驗規程》(GB 18393-2001)規定,宰前3小時停止飲水。要圍繞屠宰環節進一步完善監管措施,在被宰前3個小時實行嚴格監督。另外,按照國家相關標準,牛肉的水分限量指標為≤77%,一旦出場牛肉水分超過這個指標,就應該嚴禁出場。第三,檢疫人員要嚴格落實進場屠宰前的取樣檢測,加強對“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的監管,守住食品安全的“生命線”。
愿“活牛灌水”事件,不再卷土重來!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