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院解讀直播電商:深度反哺供應端 全鏈路參與消費生態
2023-09-25 中國計量院 點擊:次
9月21日,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聯合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中國海關科學技術研究中心、深圳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技術創新研究院等多家單位,在北京共同發布了《直播電商行業高質量發展報告(2022-2023年度)》藍皮書研究成果(以下簡稱“藍皮書”)。
藍皮書對當前直播電商行業的發展、監管和平臺治理以及行業質量提升和質量創新現狀進行了系統性闡述,肯定了直播電商在服務質量提升、品牌權益提升、供應鏈質量提升中發揮的積極作用,總結提出了直播電商的高質量發展趨勢及品牌方戰略的建議。
此前,來自中國消費者協會、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等單位的專家組成的評審組共同對藍皮書進行了評審。各方一致認為,此次藍皮書是直播電商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階段性成果,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對行業高質量發展具有前瞻性的指導意見。
消費需求強勁,直播電商自律與監管縱深化
2022年至2023年,我國網絡零售市場持續穩步增長。伴隨著用戶規模的持續擴大及交易額不斷攀升,直播電商行業正經歷著迅速變革和發展,交易額、場次數、觀看人次和直播商品數也呈現持續增長態勢,直播電商成為商家推廣產品、吸引消費者的重要途徑。
藍皮書顯示,直播電商行業正處在從流量驅動階段向內容和品牌驅動階段的轉變中,直播電商利用豐富的視頻信息推介,把一些原本難以在線上銷售的非標品也加入了直播間貨架。
借助直播電商渠道,一些傳統印象中的“小眾”的品類,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通過直播互動,消費者可以更直觀地了解產品細節,解決購買中的疑慮,從而提升購買意愿。直播電商的崛起也幫助一些傳統熱門品類保持著上升趨勢。珠寶服飾、運動戶外、服飾內衣和美妝護膚等品類,在直播電商平臺上的需求依然強勁。
商務部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重點監測電商平臺累計直播銷售額1.27萬億元,直播場次數超過1.1億場,直播商品數超過7000萬個,活躍主播數超過270萬人。相比2022年數據,直播場次數、直播商品數和活躍主播數都有明顯增長,整體直播電商業態呈快速增長態勢。
2022年以來,國家、地方政府出臺多部規范性文件和監管措施,保護消費者權益和維護市場秩序,同時積極制定政策引導、扶持行業發展,為直播電商行業健康蓬勃發展打造積極的政策環境。與此同時,各大直播電商平臺通過自我監管快速響應和靈活調整,及時更新和修訂治理規則,有效增強了行業自律、提升用戶體驗和信任度,促進了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藍皮書提出,直播電商行業的規模不斷擴大,為維護整個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標準的制定和發布具有重要意義。
兼顧質量與需求,直播電商全鏈路參與消費生態
藍皮書提出,直播電商平臺需要繼續加強消費者保障措施,包括提供更強大的售后服務、商品質量檢驗、退貨政策和消費者數據隱私保護,以增加消費者在直播電商平臺上的購物信心。
在直播電商與品牌的共同努力下,消費者的消費信心的提升,能夠促進更多的交易和忠誠度,進而形成正向循環。藍皮書提出,直播電商通過更多實時的消費者反饋和數據,幫助品牌更準確地預測需求,進一步幫助品牌實現定制化的生產,提高供應鏈效率。
據了解,此次藍皮書編寫過程中,研究課題組走訪blankme|半分一、薇諾娜、佰草集、Babycare、usmile笑容加、三頓半、科沃斯等企業,涵蓋美妝、母嬰、家電等不同行業,分析洞察直播電商行業對不同品牌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助力效果。在此基礎上,形成對直播電商行業發展的深入洞察和建議,以期對行業未來高質量發展和品牌價值提升提供有益的參考。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武彤表示,隨著政策不斷的變化,可以看到國家對直播電商行業不管是從標準層面還是法規層面在逐漸趨嚴,也有更多的扶持政策出臺,總體來說,直播電商將迎來更多的合規挑戰和政策的機遇。對直播電商機構而言,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將繼續成為長久發展的基礎;對品牌而言,需要建立數據驅動的柔性的、敏捷性的供應鏈體系,以及深化與直播電商的合作,注重用戶的體驗,提高用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