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質量新聞盤點:前三季度我國經營主體活力持續增強
2023-11-13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過去的一周里(2023年11月6日——11月12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以及地方市場監管局發布了許多跟企業和消費者息息相關的政策。
11月6日,第六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保護知識產權打擊侵權假冒國際合作分論壇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本次論壇聚焦打擊侵權假冒國際合作。
11月6日,第十六屆“一帶一路”生態農業與食品安全論壇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本屆論壇以“深化‘一帶一路’農業與食品合作 共創人類美好生活”為主題。
11月9日,市場監管總局指導推動京津冀市場監管部門共建“信用京津冀”簽約儀式在京舉行。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與歐盟委員會競爭總司共同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舉辦第26屆中歐競爭政策周。雙方圍繞縱向經營者集中審查方法、國家援助和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等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為規范促銷經營行為,維護“雙十一”期間網絡交易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市場監管總局向電商平臺企業發出《“雙十一”網絡集中促銷合規提示》,主要包括九方面內容。
前三季度我國經營主體活力持續增強
2023年前三季度,全國新設經營主體2480.8萬戶,同比增長12.7%。其中,新設企業751.8萬戶,同比增長15.4%;新設個體工商戶1719.6萬戶,同比增長11.7%;新設農民專業合作社9.4萬戶,同比減少5.4%。
經營主體總量再上新臺階。截至2023年9月底,全國登記在冊經營主體1.81億戶,較2022年底增長6.7%。其中,企業5673.7萬戶,個體工商戶1.22億戶,農民專業合作社224.0萬戶,較上年底分別增長7.4%、6.5%、0.1%。
民營和外資企業發展勢頭良好。前三季度,新設民營企業同比增長15.3%,新設外資企業同比增長29.3%。多種所有制企業的良好發展態勢,顯示市場預期持續改善,投資信心逐步增強,中國市場依然是國際投資的熱土。
三次產業得到均衡發展。前三季度,各產業新設企業均實現穩定增長。其中,第一產業新設企業同比增長23.6%,增速最快。第二產業同比增長5.3%,發展勢頭穩健。第三產業同比增長17.2%,特別是受疫情直接影響的住宿和餐飲業快速恢復,同比增幅達到40%以上。
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加快推進
11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加快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有效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有關情況。
截至2023年9月,我國有效發明專利和商標擁有量分別達到480.5萬件、4512.2萬件,知識產權大國地位牢固確立;《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制定實施,專利開放許可等制度加快落地,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持續加強。
此外,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已成為助力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題的重要途徑。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專利商標質押融資額達4950.3億元,同比增長52.9%。其中,融資金額1000萬元以下的普惠性質押項目占71.6%,惠及中小企業1.8萬家,同比增長41.7%。
市場監管總局公布今年前10個月無條件批準經營者集中案件情況
今年前10個月,市場監管總局公布了無條件批準經營者集中案件共605件,絕大多數為簡易案件,涉及境內企業間經營者集中案件數量最多,而實體經濟制造業是經營者集中涉及的主要行業。
今年前10個月公布的無條件批準經營者集中案件主要有五個特點。一是從案件類型看,絕大多數是簡易案件,共547件,占比90%;非簡易案件僅有58件。二是從主體構成看,經營者集中涵蓋了各類經營主體,境內企業間集中案件數量最多,為344件,占比57%;其次是境外企業間集中案件,為193件;境內外企業間集中案件為68件。涉及國有企業的集中案件282件,占比47%,涉及外企參與集中案件267件,涉及民營企業參與集中案件235件。三是從行業分布看,涉及實體經濟制造業的案件數量最多,為236件,占案件總數的39%。其他占比較高的行業包括批發零售、交通運輸、水電氣熱生產供應、房地產、信息技術服務業等。四是從交易類型看,涉及同行競爭者的橫向集中案件312件,涉及上下游企業的縱向集中案件248件,沒有橫縱向關系的混合集中案件124件。從交易模式看,涉及股權收購的案件數量最多,為350件;其次是合營企業,為279件。五是從企業注冊地看,境內企業間集中主要來自上海、北京、廣東、浙江等省份,境外企業間集中主要涉及美國、法國、日本等國家。
海南省市場監管局累計培育1322家“放心消費單位”
記者從海南省市場監管局獲悉,為進一步推動“放心消費在海南”創建工作擴面提質,海南省市場監管局將“放心消費單位”創建流程由申報審核制優化為承諾備案制,經營主體只需在線作出承諾,即可成為“放心消費承諾單位”。
據了解,經營主體需符合在海南省內依法登記,經營滿一年及以上,有固定經營場所,且一年內沒有被行政處罰、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的條件,才可通過登錄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海南)放心消費創建欄目自主承諾申報,并在所在地放心消費創建辦公室備案。“放心消費承諾單位”將實行“星級評價”制動態管理,達到“三星級”及以上的可獲得“放心消費單位”稱號,對違法失信的“放心消費承諾單位”,將予以摘星降級、“紅黃牌”警示。該局將以“放心消費單位”星級評價為基礎,在“雙隨機、一公開”抽查中,降低對高星級放心消費單位的隨機抽查頻次,做到“無事不擾、有事必應”。
截至今年10月底,海南省已累計培育“放心消費單位”1322家、“放心消費商圈”23個、“線下購物無理由退貨承諾單位”1835家。
浙江開展“綠色直播間”培育創建
從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獲悉,浙江省率先在全國開展“綠色直播間”培育創建工作,已遴選出首批300家直播間納入省級培育庫。
浙江省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該省率先在全國開展“綠色直播間”培育創建,通過典型選樹和梯隊培育,以示范促規范,引導直播間傳播優秀文化、展示健康內容、銷售品質商品、履行社會責任,逐步形成規范健康的市場競爭環境和營商環境,進一步提升平臺經濟新業態的帶動力和競爭力。
本次納入培育庫的“綠色直播間”涵蓋在抖音、淘寶天貓以及快手三大平臺上的代表性直播間。從行業分布看,以直播營銷、文化旅游、餐飲美食為主,帶貨商品體現了浙江塊狀經濟的地方特色。
此外,與“綠色直播間”配套的全國首個《綠色直播間建設規范》省級地方標準,也進入最后評審階段。在浙江,未來“綠色直播間”創建將有統一標準。
廣東前三季度查辦侵權假冒案件1.3萬件
今年前三季度,廣東省市場監管系統共查辦侵權假冒案件1.3萬件,罰沒1.32億元,移送公安機關219件,有力維護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和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據悉,廣東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將打擊侵權假冒工作與2023年民生領域“鐵拳”行動、加油機作弊專項治理等專項有機結合起來,依法查辦違法行為,及時消除隱患,維護市場穩定。截至9月30日,該省市場監管部門共立案查辦民生領域案件23714宗,罰沒1.7億元,移送公安258宗。其中,查辦食品中非法添加降糖降壓降脂等物質案件77宗,查辦假冒偽劣化肥案件66宗,查辦刷單炒信等虛假宣傳案件117宗,查辦“神醫”“神藥”等虛假違法廣告案件246宗,查辦生產銷售劣質燃氣具案件368宗,查辦違法生產使用小型鍋爐和使用未登記電梯案件181宗,查辦利用不公平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權益案件97宗,查辦假冒知名品牌及“傍名人”“搭便車”行為案件961宗。佛山市市場監管局查處周某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案、韶關市仁化縣市場監管局查處龔某某等3人生產經營添加藥品的食品案被市場監管總局納入2023“鐵拳”行動典型案例,起到了強大的警示教育震懾作用。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