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之城動能澎湃——國家電網服務雄安新區高質量發展現場采訪記
2024-02-18 中國質量報 點擊:次
2月4日,農歷臘月二十五,立春節氣。距離河北省雄安新區高鐵站不遠處的220千伏昝西變電站,一架無人機緩緩升空,開始了一天的巡檢。
昝西變電站10千伏設備室里,國家電網雄安新區供電公司變電運維值班員張興宇和同事正在進行春節保障設備安全隱患排查。智能巡檢吊軌機器人也在24小時不間斷工作。
在地下的雄東—昝西電力管廊,“機械狗”代替巡檢人,按照指令正在巡檢,并將高清畫面實時回傳,實現數據傳輸“無縫銜接”。這也是雄安首個5G智慧電網隧道。
在雄安,數字化、智能化就是這里電網的標簽。
作為電網的“神經末梢”,全部變電站采用數字化計量,配備全環境監測裝置,100%實現“一鍵順控”、全智能巡檢。電能輸送全部采用電纜,電纜管廊內全線配置接地環流和分布式光纖測溫,可視化監控、智能井蓋全覆蓋,無人管廊有如人員全天候值守。應用自動巡檢功能,運維人員幾乎不用去現場,就可實現變電站24小時不間斷巡視。
“我們在雄安新區的電網建設中,高標準反復甄選每一種配件、每一件設備,將先進的電網技術整合、升級,同步建設物理電網和云上電網,打造高點定位的數智化堅強電網,讓雄安新區電網每延伸一寸都是數字的、智能的。”國家電網雄安新區供電公司副總經理兼國家電網雄安綜合能源公司董事長李津說。
為助力建設綠色未來之城,國家電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的建設者們也是放眼未來,銳意創新。
2023年12月,從住建部傳來好消息,昝西變電站獲評三星級綠色建筑標識,這是國內綠色建筑認證體系最高等級獎項。
山形景墻錯落有致,寬窄不一的黃色纖維水泥板給人峰巒疊嶂之感。這樣一個以中國著名山水畫《千里江山圖》作為設計形體源泉的昝西變電站,推動了工業建筑向融入式美學建筑轉型。
作為該項目的負責人,國家電網河北建設公司特高壓建管中心副主任魏占寧談到昝西變電站的綠色和創新,眼中充滿自豪:“這些景觀外墻共利用了180噸建筑廢料,外墻板與受力系統一體澆筑成型,實現成品進場、模塊化安裝,整體提升安裝效率30%。我們在景墻內部空間還布置了變電站風機、風管,利用‘煙囪效應’產生的熱驅動作用,可以實現在主變40%負荷下時,無需啟動風機散熱。”
拾級而上,變電站的屋頂花園還設置保溫層、排蓄水層、覆土層及綠植,進行雨水截流、滯蓄、凈化和收集,雨水收集處理后可再利用,能夠滿足站內用水需求,“海綿變電站”名副其實。
“山水城市”“桃園夢境”“廊橋翠谷”……現在,雄安新區的每座變電站都多了一個詩意的名字,它們正以一座座主題公園的形式點綴于城市之中。
無創新,不雄安。一張世界一流城市電網雛形正在這里顯現,為未來之城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