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你的錢都花哪了?有人幫你算了筆賬
2024-02-28 中國質量報 點擊:次
熱辣滾燙!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過去的這個春節假期,是不是上面這個詞甚得你心?
(圖為大年初五上海城隍廟景區的人潮景觀)
(圖為大年初四上海外灘景區的人海景觀)
交通部門數據顯示,龍年春運數據預計將在90億人次浮動,創下歷史新高。巨量的跨區人口流動帶動交通、餐飲、節慶用品、旅游、日用品等一系列消費需求,折射強勁經濟動能和社會活力。
那么,吃也吃了,玩也玩了,想知道你的錢花哪了嗎?
龍年春節期間,“企鵝有調”針對居民消費特征、消費偏好和生活狀態進行調研,面向境內 31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回收有效樣本11396 份。調研發現,龍年春節消費整體呈現供需兩旺、穩中有增態勢。
01超支!都是“春節不打烊”“鬧”的!
雖然一開始大家都本著“求穩消費”的心態,但耐不住線上線下“春節都不打烊”啊。關鍵是還有優惠,這時候不消費不明擺著不會過日子么?
調研顯示,居民春節花銷比預期有所增長,這與59.8%的受訪者表示春節消費在原計劃基礎上有所超支的情形相符。
“線上”“線下”的商家乘勢追擊,鉚足勁兒,同時發力促消費,個性化營銷提高供需鏈接效率。
同時,各類商家也積極借助互聯網廣告拉動春節消費。春節期間,97.2%的受訪者表示關注到了互聯網廣告,66.1%的受訪者因此增加或加快了消費。
02買對!更加追求品質和年味兒!
調研顯示,受訪者希望消費兼具健康、安全和性價比,折射居民收入增長放緩后的“買對買好”心態。59.9%的受訪者表示更關注健康類食品,54.5%的表示比往年更加關注食品的成分或添加劑,反映出民眾對消費品質的追求。商務部數據也顯示,重點監測零售企業綠色有機食品銷售額同比增長10%以上。
現在,人們更注重節日的“情緒價值”和儀式感,受訪者認為,節日氛圍是社會活力的重要表現,建議加大傳統節日相關文化和社會氛圍建設力度。
(圖為大年初六,浙江烏鎮景區身著漢服拍照留念的游客)
03期盼!加強軟硬件配套支持!
有人說不是我不想出去消費,是各大景區爆滿,不給我消費的機會。確實,假期出去玩主打一個看人,修行一項排隊,這直接影響到消費體驗。
調研顯示,春節期間,居民熱衷自駕返鄉、旅游過年、營造節日氣氛,為節日消費增添了活力,對于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景區、城市等的公共服務、安全管理水平也提出更高要求。
受訪者期盼增加農村地區充電樁建設和電網提質改造,提高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便利新能源汽車出行;加強景區價格管理和服務監督,保障消費者權益;旅游熱點城市在節假日期間增加運力;大中城市在保障安全前提下更好滿足群眾的慶祝、祭奠需要等。
所以,提高消費體驗才是讓居民掏錢的硬道理!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