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觀察產業瞭望:感受新農民的創業夢,發掘新農村的致富經
2024-05-20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郟縣,地處河南省中部,歷史上便是農業大縣,20世紀50年代,“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這一重要批示就出自這里。近年來,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政府著眼于推動縣域農業高質量發展,積極引進一批優質農業企業、創新農業經營模式,通過“互聯網+”、文旅融合等方法,開拓農產品銷售渠道,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解決農民增收就業問題,越來越多的新農人投身農業生產,這片“廣闊天地”,依然“大有作為”。
數據觀察產業瞭望直播訪談工作現場
5月16日,人民數據“數據觀察產業瞭望”系列直播活動走進了位于河南郟縣的彩虹星球綠洲鳴有機蛋雞養殖基地;顒又,來自農業農村、市場監管相關部門以及對外經貿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多家單位的專家學者、農人和消費者代表,深入有機種植、養殖業生產一線溯源考察,了解一線有機種植、養殖從業者的生產與銷售情況,共同就當前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及有機農業的發展現狀及前景等問題進行深入交流。此外,郟縣政府為當地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授牌。
在本次直播訪談中,圍繞如何更好地發展有機農業進而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這一問題。政府相關負責人、有機農業研究學者、種植專家以及檢測認證機構專業人員紛紛建言獻策。
著眼于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和要求,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央和國家機關行業協會商會第四聯合黨委書記趙澤琨認為,面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大力發展有機農業,為居民食品消費升級提供更多更優選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原國家質檢總局新聞發言人、新聞辦主任,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原副會長兼秘書長李迎豐說:有機農業、有機產品要想真正實現健康穩步發展,品牌戰略是必由之路。他認為,打造中國優質的有機產品應該是生產者、政府和媒體“三駕馬車”共同發力。其中,生產者要用“心”作為,即要有良心、精心、信心來做好有機農業和有機產品品牌,讓優質有機產品走入尋常百姓家,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郟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總工會主席詹浩介紹了近年來郟縣從生態環境保護,促進農民增收,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促進縣域產業結構優化,助力鄉村振興等多個方面,重點介紹了有機農業對縣域經濟發展帶來的好處。
圍繞有機農業的發展過程中的痛點難點問題,南京農業大學有機農業與有機食品研究所原所長和文龍介紹道,有機農業是在反思化學農業的基礎上產生的,其目的就是可持續發展,近年來的實踐也已經很好地說明有機農業的發展是今后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針對當下部分輿論認為“有機農業是農業生產方式‘倒退’”的誤解,邵博士自然農場創始人邵長文說,有機農業不允許使用現代常規農業中使用的化學合成農藥、肥料、生長調節劑和飼料添加劑、轉基因技術等,但現代農業中設施栽培,微、滴灌技術、有害生物綜合治理技術等仍提倡使用,有利于維持農業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因此絕不能認為其是生產方式的“倒退”。
目前,有機認證是消費者選擇有機產品的重要依據,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河南有限公司農食產品認證市場負責人就有機認證原則及檢測標準兩個方面,介紹了現行有機認證標準。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市場監管研究院執行院長李俊教授表示,有機農業的發展除了嚴謹的標準、權威的認證外,更要加強市場監管,多管齊下才能促進有機農業的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人民數據研究院與鄉村振興中心持續發力,深入調研各地縣鄉實際情況,推出《鄉村振興數智觀察》內參報告,發起“數字化鄉村振興試點項目”,組織專家召開專題交流會,舉辦鄉村振興人才研修班,為賦能地方特色產業發展、推動基層治理創新提供智力支持。接下來,人民數據將進一步發揮好大數據領域引領作用,充分融合數據與資源優勢,積極探索三農應用場景拓展創新,推動優秀經驗做法落地見效,以數據創新應用全面推動鄉村振興。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