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流域『國家重大戰略中的市場監管力量』采訪調研記
2024-07-09 中國質量報 點擊:次
描繪九曲黃河新藍圖
——黃河流域『國家重大戰略中的市場監管力量』采訪調研記
黃河壺口瀑布
河南三門峽靈寶蘋果
內蒙古高山草原羊群
國家葡萄酒產品質檢中心(寧夏)
國家水資源計量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
黃河九曲灣全景
九曲何時盡,千峰今日清。
站在三門峽大壩“一步跨兩省”的界碑前,遠眺萬里黃河,青山連綿、樹木蒼郁,印象中那條攜帶黃沙滾滾向前的黃河如今已是碧水如黛。
穿高山、越峽谷、匯百川、納千流,黃河奔騰,氣象萬千。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踏遍黃河上中下游9省區,目光所及、駐足所思,盡是對母親河未來的深謀遠慮。“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言之殷殷、情之切切。
九曲黃河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下,全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巨大成就,河中魚蝦游、岸上產業新,一幅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徐徐展開。
既增顏值又增產值
這是一場跨越兩千里的“奔赴”。
2024年3月18日,內蒙古自治區四子王旗鮮嫩肥美的戈壁灘羊肉,通過線上App超市,以源頭直采的形式,搭乘著即時零售快車,來到了鄭州市民王先生一家的餐桌上。從選羊、屠宰、清洗、排酸入庫到端上餐桌,全程不到48小時,原鮮原香的草原羊肉便可對接上全國大市場,直達一線城市。
這是一場穿越2000年的“傳承”。
2024年3月22日,河南省澠池縣杏花文化旅游節在果園鄉李家村百年杏花林盛大開幕。杏花節以擁有2000多年種植歷史的仰韶大杏為媒,展現了華夏文明發祥地、人類遠祖起源地和“修養”文化搖籃3張“名片”,用堅定的文化自信,完美呈現了鄉村振興澠池實踐的發展之姿。
無論是四子王旗戈壁羊還是仰韶大杏,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地理標志是保護特定地區產品的特性、聲譽和其他特征的重要知識產權,被譽為國際市場的“綠色通行證”、農業結構調整的“加速器”和脫貧致富的“金鑰匙”。
黃河流域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產區和農牧業基地,曾經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暢,導致很多頗具特色的農牧產品“藏在深山人未識”,無法從產品變為商品,真正實現自身價值,達成滿足人民幸福生活的夙愿。
近年來,沿黃9省區市場監管部門以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為抓手,積極挖掘地理標志資源,因地制宜培育特色農牧產品,不斷加大保護力度,受保護產品的品質和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令越來越多的農牧產品名聲大振,讓“酒香”飄出流域的“深巷子”。
在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市場監管部門充分發揮地理標志對農業發展的帶動引領作用,大力推進“二狼山”白絨山羊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高質量發展,在良種繁育、標準養殖、品牌推廣等方面精準施策,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穩產增收的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格局。
在山東省高青縣,市場監管部門利用地理標志“保護一個產品、做強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推動一方發展”的點金之力,從一頭牛牽出一條產業鏈,圍繞高青黑牛形成一體化高效循環現代化畜牧生態,讓地理標志成為促進高青特色經濟發展的有效載體和鄉村振興的強力支撐。
在河南省三門峽市,市場監管部門注重發揮標準化示范項目的引領和帶動作用,助力靈寶蘋果成功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將特色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和質量效益提升。在2023中國區域品牌排名中,靈寶蘋果位列第10位,品牌價值達200.28億元。
…………
“針對沿黃9省區具有特色農產品富集的優勢和特點,國家知識產權局以發展地理標志產業為目標,以建設地理標志品牌為重點,深入組織實施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程,開展地理標志助力鄉村振興行動。”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盧鵬起介紹,自2021年建立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協作機制以來,沿黃9省區在地理標志保護等方面加強交流合作,分享保護經驗,匯聚起區域協同保護的磅礴合力。
截至2023年10月,沿黃9省區共有72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列入重點聯系指導名錄,鹽池灘羊、蘭州百合等42個案例入選第一批和第二批地理標志助力鄉村振興典型案例,9省區745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年產值超過1800億元,高水平建設31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帶動上下游產業高質量發展成效明顯。
“玉在櫝中求善價,釵于奩內待時飛。”立足地區自然稟賦,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既保護了生態顏值,又催生了經濟產值,激發了鄉村振興的勃勃生機。
既抓生態又抓生產
隨著調試人員一聲“檢測合格”,山西省晉中市的山西吉利新能源商用車制造基地內,一輛輛低成本、低排放的甲醇重卡緩緩駛出組裝車間。以甲醇為引領,晉中市開啟了能源轉型的新賽道。
作為煤炭大省,山西在2019年被確定為全國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為了當好能源革命的排頭兵,擺脫“煤老大”身份,山西依靠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努力提高能源供給體系質量效益。
在臨汾市,一座座抽氣“磕頭機”緩緩運行,地下煤層里的煤層氣被抽出后,通過管道送到千家萬戶,既提供了新的清潔能源,又減少了采煤甲烷排放。
在呂梁市,山西焦煤集團華晉焦煤有限責任公司沙曲一號煤礦,井下不再烏煙瘴氣,井上干凈整潔,通過數智賦能,全員工效提升20%左右。
……
2023年12月12日,市場監管總局和山西省人民政府簽署《關于共同推進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建設的合作協議》,圍繞支持山西推進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發揮山西在推進全國能源革命中的示范引領作用,立足市場監管職能和山西省實際情況,在深化標準化改革、建立現代先進測量體系、擴大認證認可檢驗檢測供給、推進質量強省建設、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指出,黃河流域最大的短板是高質量發展不充分。沿黃各省區產業倚能倚重、低質低效問題突出,以能源化工、原材料、農牧業等為主導的特征明顯,缺乏有較強競爭力的新興產業集群。
綠色低碳發展,是潮流趨勢,順之者昌。市場監管部門從供需兩端入手,助力沿黃9省區既淘汰碳排放量大的落后產能和生產工藝,落實好能耗雙控措施,又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培育新業態、綠色新常態,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落到實處。
作為西部經濟欠發達省份,寧夏也長期面臨著資源利用粗放、發展內生動力不足等問題。在國務院新聞辦5月20日舉辦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張雨浦指出,近年來,寧夏改變過去透支黃河資源換取經濟增長的粗放發展模式,3年來淘汰落后低效產能630多萬噸,倒逼經濟結構優化,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升級“雙輪驅動”,重點發展的新型材料、清潔能源等“六新”產業,葡萄酒、枸杞等“六特”產業和文化旅游、現代物流等“六優”產業,正加快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實現發展方式和發展動能的深刻變革。
近日,寧夏的“六特”產業迎來利好消息。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于批準成立國家食品相關產品及綠色包裝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等22個國家質檢中心的通知》,正式批準成立國家葡萄酒產品質檢中心(寧夏)和國家枸杞產品質檢中心(寧夏),標志著葡萄酒和枸杞兩個國家質檢中心正式落戶寧夏并投入使用。
據介紹,這兩個國家質檢中心將提供高標準的“一站式”惠企組合服務模式,解決兩個特色產業成長中的煩惱,幫助企業“減環節、減時間、減成本”,枸杞、葡萄酒產品送檢從此不再“難、慢、貴”。
“這兩個中心檢驗檢測能力已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可為有出口需求的企業提供符合國際互認的檢測報告,為寧夏特色產業‘走出去’提供國際‘通行證’。”寧夏回族自治區市場監管廳廳長馬如林表示,依托兩個國家質檢中心的檢驗檢測數據,可建立枸杞、葡萄酒兩個產業的產品數據庫,為兩個產業提供產品數據“身份證”和企業質量畫像,為全國消費終端提供質量跟蹤、質量溯源。
“政府服務能力也是一個地方的競爭能力。”張雨浦表示,欠發達地區雖然先天不足,但可以創造優勢,營商環境就是一個突破口。寧夏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高水平對外開放、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連續召開兩屆全區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暨營商環境全方位提升推進大會,聚焦企業痛點難點堵點精準發力、靶向治療,出臺多個組合式惠企政策,95.3%的事項實現網上辦,企業開辦時間壓縮到3個小時內,簡化、強化、優化成為鮮明特點,清單之外無權力,政府的手、市場的手各歸其位,民間投資占比和增速進入全國前列。
既提效能又挖潛能
一座模擬小型戴村壩、許多長得像機器人的攝像頭以及偶爾傳來的隆隆水聲……在山東省東平縣的白吉河上,一個奇怪的工程,引得周邊群眾嘖嘖稱奇。
“這是做什么的?”途經此地,幾乎所有人都有此一問。
“這是我們給黃河裝的‘水表’。”工作人員的回答也特別接地氣。
這個工程就是國家水資源計量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的主體,它的建成拉開了“小計量校準大黃河”建設的序幕,解決了我國沒有大型明渠量值溯源裝置和數學模型的困擾。
黃河以全國2%的水資源,承載了全國12%的人口、15%的耕地和14%的經濟總量,黃河流域大部分地區屬于干旱與半干旱地帶,水資源開發利用長期超過承載能力。推動用水方式由粗放向節約集約轉變,是黃河流域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但過去很長一個時期,資源無價、用水無償、交易無市,低效利用使有限的水資源很難滿足日益增長的用水需求。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水資源計量裝備作為貫徹“四水四定”國家政策的重要貿易結算工具,能否長期在線計量準確,數據能否及時上傳和分析準確,事關重大國家政策的落地。
如何積極發揮計量對黃河水資源高效集約利用的重要作用,促進水資源計量裝備產業做強做大,這是市場監管人心中沉甸甸的思考。
為實現河流、湖泊、水庫、灌區用水精準計量,國家水資源計量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多次進行野外調研,開展室內校準 試驗 ,分析總結 出構建服務 于 現代測流手段的技術標準體系和配套方法標準,牽頭制定《基于點流速測量的電磁明渠流量計校準規范》《箱涵式測控一體閘門流量計校準規范》等5項規程。
目前,該中心成功突破原有的檢測計量單一領域,將計量技術服務融入水資源計量裝備產業上中下游產品設計、研制、生產等全過程,集中力量解決實際測量控制難題,創新和完善測量裝備、測量系統、檢定校準方法、測量工藝,通過計量“穿針引線”,形成了一整條完整的產業服務鏈條,以檢測帶動產業,以產業促進行業,用創新的頂層設計和鏈式思維努力為產業發展引擎提速。
“以水而定、量水而行”,打起“水算盤”、做起“水文章”的還有寧夏。2023年,寧夏出臺《“四水四定”實施方案》,明確取水和耗水總量、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等22個主要指標,精打細算用好每一滴黃河水。
“有多少湯,泡多少饃。”張雨浦說,寧夏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實行了從“水源頭”一直到“水龍頭”的全面管控,形成了人人、事事、處處都注意節水的良好氛圍。到2023年底,寧夏全區的地級市全部建成了國家節水型城市標準;萬元GDP和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已經提前完成了“十四五”規劃目標。
滴水之力,經年可穿石,匯集則成河。對黃河水資源的精細化計量,有效扭轉了過去“水從門前過,不用也有錯”的用水理念,沿黃地區挖掘出每一滴水的潛力,迸發出守護母親河的先行之力。
既謀一域也治全域
不查容易漏掉風險隱患,查多了企業不堪其擾,如何避免多頭執法和交叉重復檢查?
全市經營主體超過50萬戶,市場監管人員卻只有3000余名,如何以3000人“管”好50萬戶?
構建監管“無事不擾”、服務“無處不在”的良好營商環境,是考驗監管智慧的一大難題。2023年以來,山西省運城市創新監管方式,強化市場監管與衛健、消防、商務、教育、農業農村等多個職能部門間的精準對接,對同一業態經營主體的監管事項進行優化整合,開展“一業一查”聯合監管改革,“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最大限度減少現場監管檢查頻率,為經營主體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的難點在于‘放開’的同時還要‘管好’。”運城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運城市實行“一業一查”聯合抽查后,抽查批次同比減少19.16%,切實減輕了企業負擔。
在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中,市場監管部門的探索,既有像山西運城這樣一域的橫向合作,也有上中下游全域的縱向協同。
《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指出,治理黃河,表象在黃河,根子在流域。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并非一地一段的事情,而是一項全流域治理工程。沿黃9省區市場監管部門積極運用計量、標準等質量技術手段,努力打破區域壁壘,同奏黃河保護“協作曲”,共同譜寫新時代的“黃河大合唱”。
2022年12月13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知識產權·計量)戰略合作會議暨黃河流域知識產權大數據中心上線啟動儀式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行。會議倡議,沿黃9省區要進一步完善溝通機制、加強會商交流,深入推進知識產權、計量改革和市場監管等更多領域交流合作,共同譜寫新時代的“黃河大合唱”。
黃河流域計量協同服務平臺的建立和全面實施,開啟了計量服務黃河國家戰略的新篇章。沿黃9省區市場監管部門在推進生態保護、促進產業發展、改善人民生活、傳承黃河文化等方面強化計量科技創新,推動計量為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撐和保障。
2023年10月26日,沿黃9省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標準化大會暨標準化協作系列活動在山西省運城市舉行。沿黃9省區共同簽署了《沿黃九。▍^)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標準化戰略協作機制框架協議》(以下簡稱《框架協議》),推動沿黃9省區基礎標準互聯互通、生態環境標準聯防聯治,共商使用標準,聯合制定標準,協同實施標準。
根據《框架協議》,沿黃9省區要建立區域標準協同機制,開創共商共建共享發展新局面;筑牢生態環境保護標準底線,支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強化新興產業和關鍵技術標準引領,推動黃河流域優勢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社會治理標準供給,支撐共建美麗幸福黃河;提高標準國際化水平,助力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同時,在重點產業、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制修訂標準過程中協調行動,持續推進黃河流域標準互認,大力實施“標準化﹢”行動,以標準促合作,以標準促開放,以標準促共享,推動黃河流域9省區經濟社會發展在更高層次上深化、融合。
環亞投資集團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評價說,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中,推進標準化建設是為了更好地規范和引導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方向。通過建立標準體系,可以明確沿黃9省區在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方面的具體要求,促進區域協同和產業融合。同時,標準化協作也有助于加強沿黃9省區之間的信息共享和經驗交流,提高整體發展水平。
大河奔涌,九曲連環。共飲一河之水的沿黃9省區,在區域協同的基礎上,在市場監管部門的有力支持下,凝聚起強大的工作合力,匯聚起蓬勃的發展動能,正在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變為現實,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采訪調研組成員:李本軍、孫圓、孫中杰、何可
本文主筆:何可
。ㄖ煳倪_、秦海峰、賈潤梅對本文亦有貢獻)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