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水泵質檢中心(浙江)順利通過市場監管總局專家組驗收
2024-09-12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日前,經過對技術能力、團隊建設、科研能力、運行狀況、影響力和權威性及地方政府支持等6個方面、22個要素的逐項核查,位于浙江溫嶺的國家水泵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浙江)(以下簡稱“質檢中心”)順利通過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專家組的現場驗收。這意味著質檢中心已具備國家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和技術保證能力,可以依據國家、行業等相關標準,以國家質檢中心的名義向社會出具檢測數據和檢驗結果。
作為國內最大的泵與電機產業集聚地,溫嶺現有泵與電機企業3700余家,去年實現產值超670億元,形成泵與電機整機以及電機、鑄件、電纜、漆包線等零部件企業協同的產業鏈體系,水泵產量占全國的40%以上,小型水泵產量占全國的70%以上,國際市場占有率已達20%。泵與電機產業集群被列入臺州市傾力培育的七大千億產業集群。去年,溫嶺農業灌溉泵更是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經過40余年的發展,溫嶺泵業產業集群日益成熟,在質量上,溫嶺泵產品監督抽查合格率已提升至92%以上。”質檢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全球競爭加劇,想要在國際市場上更具競爭力,泵業亟須轉型升級。而提升檢驗檢測綜合能力,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撐,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一環。
在此背景下,2019年5月,質檢中心獲批籌建。項目投入2.23億元,由23個專業實驗室(中心)組成,建筑規模達10556平方米。質檢中心立足溫嶺,面向浙江乃至全國,為企業提供委托檢驗、計量校準、產品分析、標準技術、型式試驗、科研成果的轉化與推廣應用等一攬子服務。
“在籌建和試運行期間,我們全面對接國際高精尖檢驗檢測技術,不斷提升檢測能力,涉及檢測標準395個、檢測對象238個、檢測參數2471項,已覆蓋95%以上的水泵產品,以及90%的水泵主要配套產品,包括電機、電容器、機械密封、插頭、電線電纜等。”該負責人說,其中“不同高度下的自吸性能試驗”以及“EMC、低噪聲、搖擺、振動”環境下水泵試驗裝置更是國內外首次使用。
除了提升檢測能力,質檢中心還聯合清華大學、江蘇大學、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等高校科研機構,整合各類專家、工程師、高層次人才,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交流。截至目前,科研項目已獲立項19個(其中已結題8個),其中省部級2個、地市級17個(主導1個);完成標準制修訂15個,包括主導國家/行業標準5個、團體標準1個,參與國家/行業標準8個、校準規范1個;累計發表論文著作19部(篇),其中參編著作2部,發表SCI/EI文章9篇、國際會議文章1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章7篇;累計獲得各類專利20件,包括發明專利1件、實用新型專利7件、外觀設計專利7件,軟件著作權5件。
“同時,我們針對小微企業‘單兵作戰’引才難、產業核心技術攻克難等問題,成立質量幫扶團隊,以‘一個特色產業+一個共性技術平臺+一批共享工程師’模式,合力攻堅企業技術難題。”該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已開展低碳節能型冷凝管道泵、高能量密度應急搶險泵、QY潛水混流泵等23個行業共性技術攻關,并通過項目合作方式為本地企業解決60多個技術難題,為相關受益企業提升了近36%的產值,撬動產值轉化近3億元。
聚焦泵與電機全產業鏈提升,截至目前,質檢中心已線上線下服務企業15800家次,其中質檢服務3650家次、計量服務4260家次、企業幫扶1280家、實驗室開放1500多家次、產學研560家次、培訓4200人次,助力溫嶺泵與電機產業集群向千億級躍遷。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