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消費者看得懂配料表
2024-11-27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購買食品前先研讀一下配料表,已經是營養達人,尤其是“成分黨”們的習慣。此前,在一些社交媒體上還多了不少關于配料表的種草文。
在食品健康風潮的帶領下,消費者不僅更愿意選擇具有“清潔標簽”特征的產品,比如低糖、低脂、低鹽、低添加劑、高纖、非轉、天然等;而對于企業而言,標注清楚產品的原料從哪里來,產品的顏色從哪里來,生產線如何加工,配方如何天然科學等等,也是在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多家企業因“配料表”陷入風波
因配料表出現問題,今年多家企業“上榜”。就在不久前,良品鋪子陷入一場被打假的輿論風波中,原因就是圍繞配料表里到底有沒有紅薯粉。
今年3月,上海市消保委點名茉酸奶,質疑其芒果酸奶奶昔的配料成分。同時,該款標明“不另外加糖”飲品被檢測出含有蔗糖和麥芽糖成分。
上海市消保委發現,現場制售食品由于沒有明示的產品配料表,消費者只能通過品牌方的宣傳來了解和選擇產品。對照檢測數據中的蛋白質和乳糖含量,發現茉酸奶的芒果酸奶奶昔用的酸奶量并不多,但脂肪含量卻高得很奇怪,是蛋白質含量的3.25倍,是乳糖含量的2.77倍。
今年5月,新京報記者先后臥底麥當勞鄭州卓越農聯餐廳和麥當勞濟南大學餐廳,發現兩家餐廳均存在篡改食品保質期標簽、使用過期食材、食物過了保存期依舊售賣以及偷工減料等問題。實際上,麥當勞并非首次出現過期食材換標簽繼續使用并售賣的問題。
如果說食品的營養成分問題和篡改信息讓消費者很難發現,那么一些產品的標簽問題有時也會誤導消費者。
公開報道顯示,前不久,武漢的肖女士在山姆超市購買的69.9元/份的鹵水拼盤上,標注的分裝日期是10月20日,并提示在10月23日之前食用完畢。但她回家后發現,盒子底部還貼有一個隱藏的標簽顯示,這盒鹵水系保質期為1年的冷凍預制菜,真正生產日期是8月27日。正面標簽保質期3天,背面1年,山姆深陷預制菜“陰陽標簽”風波,并引發網友熱議。
山姆解釋正面的標簽是解凍的日期,鹵菜是解凍后分裝的。也立馬說要整改,整改方式是把盒子底下的預制菜標簽改成貼在盒子頂部。不少網友認為,山姆此做法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很容易讓人購買時錯把正面的“分裝日期”當成“生產日期”。也有網友認為,山姆此做法并沒有問題,也已經從兩個保質期上告知了顧客該產品為預制菜。
相關調查:四成消費者表示看不懂食品標簽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在今年發布《中國消費者食品標簽認知及使用狀況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超七成消費者的關注重點是含量很少的食品添加劑。與此相對應的是,八成以上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關注“無添加”“零添加”“不使用”等表述,超六成消費者認為有這樣標識的產品比同類產品更好。
報告顯示,相當一部分消費者不會合理利用標簽信息來選購食品。比如有35%的人不知道什么是“食品真實屬性名稱”,因此常出現將乳飲料當作牛奶,將固體飲料當作特殊醫學用途嬰兒奶粉等情況。近半數消費者幾乎不看營養標簽和配料表。在“從來不看”食品標簽的消費者中,選擇“我想看,但我看不懂”的消費者占43.1%,可見消費者讀懂食品標簽的能力不足限制了對食品標簽的使用。
此外,由于網購和商超的銷售場景完全不同,線上銷售食品的標簽標識展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差異性,比如有些食品包裝圖片不夠完整、清晰,配料表展示不全,物流包裝與食品外包裝合一,促銷裝組合方式靈活多變等。
有相關調查認為,消費者普遍認為食品標簽上的信息過多,希望標簽更簡潔,突出最關注的信息。同時,消費者也希望食品標簽不使用模棱兩可的誤導性語言,希望政府相關部門加強監管,打擊弄虛作假和誤導消費者的行為。
保障消費者知情權和選擇權
近年來,國家圍繞食品標簽的管理規范,出臺了很多相關文件。
2013年1月1日,國家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GB 28050-2011)實施。
2016年,國家出臺《超市生鮮食品包裝和標簽標注管理規范(征求意見稿)》。這份被稱為“史上最嚴”生鮮包裝規范里規定,不得以包裝日期代替生產日期,超市生鮮產地要具體到縣級,生產者名稱、地址都要標明。在出臺當時,規定遭到不少超市從業者質疑,商家表示,太難實現了。不同批的食品產地,生產時間都不同,而超市不少生鮮食品都是前一批、后一批混賣的。
今年6月,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食品標簽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六項強化措施”,在加強食品安全的監管的基礎上,充分保障消費者知情權和選擇權。
此次征求意見稿整體強化預包裝食品標簽標注要求,便于消費者清晰識讀。將標簽上文字、數字標注的最小高度從1.8毫米,按照包裝面積大小分別提高至1.8毫米、2毫米、2.5毫米。同時,著重強化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到期日標注要求。對包裝最大表面積大于20平方厘米的預包裝食品,在包裝的顯著位置設置獨立區域、以白底黑字等背景顏色對比明顯、高度不小于3毫米的文字或數字、按照年月日順序標注。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總工程師李宇表示,食品標簽既是企業與消費者溝通的載體,也是市場監管和社會監督的工具。目前,食品行業希望簡化對食品標簽的要求,突出重點,而不是要求羅列越來越多的內容,以便使消費者易讀、易懂。
近期,有位南京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發帖表示,自己購買蛋糕時,發現商家在外包裝盒上詳細標明了各種配料和成本,其中還包括房租成本、水電成本、平臺抽成等,引發網友熱議。
先不去管這家蛋糕店的做法是不是“營銷”還是被說是“成本太假”。這個例子也是提醒很多商家,今后怎么做才能把各項成本公布得更詳細、更具體一些,以贏得消費者的信任。
消費者在面對眾多的選擇時,顯然更樂意光顧讓他們感到安心的店鋪。就整個行業而言,詳細標明配料成本,也是一種應當予以肯定和推廣的經營模式,有利于引領行業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