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質量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劉漢元為中國民營經濟和新能源產業“鼓與呼”
2025-03-04 中國質量萬里行 12494次
3月3日,通威集團全國兩會媒體見面會在北京舉行。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出席見面會,并與媒體記者就建議設立十萬億股市平準基金和十萬億樓市穩定基金;支持我國“新三樣”產業鏈出海,助力人民幣國際化;加快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構建中國主導的供應鏈ESG審核標準體系等方面深入交流。
以光伏產品為代表的中國“新三樣”成為關注熱點。對此,劉漢元表示,近年來,“新三樣”成為我國出口新名片。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儲能電池配合光伏產品一起出口,成為有效推動發達國家、欠發達國家能源低碳轉型進程的主要產業支撐。在“新三樣”中,光伏產業實現能源生產方式的完整改變,新能源汽車實現交通方式的最大轉型,動力電池、儲能電池解決能源轉型過程中的不穩定問題。這三樣結合起來,有效地相互聯手、相互協同、一起出海,不僅能對中國產業進行支撐,還能有效加快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為主的新興能源轉型。這個過程中,怎樣的方式能夠使中國制造的產品出海時,更加能夠被理解、被接受,與所在國家經濟發展能夠更好協同、相輔相成,成為“新三樣”出海要思考的問題。“可以根據不同國家、地區,不同制造業產業鏈供應鏈情況,控制好節奏,既支撐中國產品繼續走出去,又能夠使具備條件的國家和地區適當把就業、制造產業發展起來,實現中國和所在區域的相互協同發展。”劉漢元說道。
對于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問題,劉漢元表示,有幸于2018年11月1日參加了第一次民營企業座談會并作為代表發言。近期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再一次強化了大家的發展信心,也再一次向全社會強調了民營經濟、民營企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貢獻和不可或缺的地位。新時期的民營經濟更有機會、更當其時,應該更加放手大力發展。在此過程中,既需要民營企業主體甩開膀子加油干,也需要社會方方面面創造寬松、良好的輿論環境,真正正確理解各種所有制經濟形式都是中國過去、現在和未來高質量發展的必須和重要組成部分。體制機制的有效,企業運行效率的高效,才能夠維持中國產業、產品、資本的國際競爭力,真正支撐國內經濟持續向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才能夠真正充滿希望。“因此,這次民營企業座談會強化了我們的信心,值得大家共同去努力,創造條件更好地落地,更好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劉漢元說道。
針對當前中國企業ESG發展,劉漢元表示,目前,歐美等發達國家的ESG標準制定、認證單位常常基于不同的國家、背景、第三方機構,在系統性、完整性、有效性、一致性上存在很多差異,使中國企業在過程中增加了成本、難度,可能還走了很多彎路。在近十多年的能源轉型過程中,中國企業的管理水平、治理能力和全社會觀念的提升,使ESG相關的要求、治理辦法在中國落地有了充分的條件。建立完善中國更加系統的、全世界能夠互認的ESG認證和標準體系,成為當下的現實需求。因此,建議由國家相關部委牽頭制定中國ESG標準體系,有效推動ESG在中國的落地和完善,使我國從全球的追趕國成為引領國、牽引國、領先國。
關于如何穩預期、促消費,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向好,劉漢元表示,當前,我國經濟面臨較大的通縮壓力,促消費、擴內需是首要任務,提高居民收入是破題關鍵,提振股市、穩住樓市是重要著力點。我們仍然需要用穩定的預期去規劃和指導大家,我國制造業和產業鏈支撐能力有足夠的物質基礎,支持人們消費能力的提升,而不會出現大量的通貨膨脹。所以我們建議通過設立十萬億股市平準基金和十萬億樓市穩定基金,給予市場明確的積極信號和信心,有的放矢向股市、樓市注入活力和流動性,有效刺激并帶動股市上漲,推動樓市“止跌回穩”,同時引導市場長期通脹預期錨定在與GDP增速匹配的合理水平,助力我國經濟適度較快增長,讓老百姓錢袋子鼓起來,能夠消費、敢于消費、樂于消費,不再持幣待購和觀望。“希望社會方方面面共同推動解決預期低落,讓整個低迷長期造成的實體經濟、虛擬經濟、證券市場、房價市場的影響盡快結束。”劉漢元說道。
據了解,自1998年九屆全國政協一次會議開始,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已連續28年參加全國兩會。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劉漢元將繼續履職盡責,建言資政,積極為中國民營經濟和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鼓與呼”。

掃碼投訴